新加坡星洲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成立於1987年1月4日,是經新加坡文化管理局管理部門批准,由政府文物經營系統組建成立,從事綜合文物藝術品拍賣的專業公司。為全民所有制企業,註冊資本1億新幣。公司擁有眾多善於此業經營管理的專業技術人員,常設有國家級鑑定專家組成的拍賣品審鑒機構。2019年1月14號精品拍賣會。

星洲國際常年舉行拍賣會,分別在香港、台北、新加坡、杜拜、德國舉行,提供藏家一個國際化、多元化的藝術品交易平台。公司從成立之初就以「先買家,後賣家」的理念,每年斥資巨資,與各大財閥、高級俱樂部確立合作關係。打造了國內一線買家客戶群。再根據買家的需求徵集。星洲國際拍賣行主要買家:羅斯柴爾德家族;胡潤百富榜買家;新加坡控股;江浙房地產老闆;溫州商會,溫州企業家聯合會;粵港澳賽車俱樂部,新加坡金沙俱樂部,中信銀行私人銀行俱樂部買家、紐約藝術品收藏家等!
星洲國際拍賣精品賞析
0441 1966年糧票6張一組(一市斤2張、叄市斤2張,伍市斤2張) (一組)


此組1966年全國通用糧票共計6張,含一市斤2張、叄市斤2張,伍市斤2張,為河南趙女士所有,保存多年,設計印製精美,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因而不少集「糧」者不失時機地四處尋覓。因年代久遠,存世不多,是集藏界可遇不可求的糧票珍品。該1966年原裝全國通用糧票,又是在中國文革前期發行,投資價值是無限的,經過多年消耗,價值日益體現,再加上意義特殊,具有爆發的潛能。現在收藏糧票,其實是為國家收藏將來的「文物」,具有歷史意義。1966年全國糧票全新絕品已經非常少見,這也是其價格飛漲的重要原因。
0768 1966年全國通用版空心水印糧票一組(伍市斤兩張)


糧票是20世紀50年代至85年代中國在特定經濟時期發放的一種購糧憑證。 中國最早實行的票證種類是糧票、食用油票、布票等。糧票作為一種實際的有價證券,在中國使用達40多年,隨著社會的發展,糧票已不便流通,而後被紙幣所取代。1966年版的全國通用糧票也存在著有水印和無水印兩種版別。伍市斤這枚因水印圖案不同又衍生成大小實心五角星和空心五角星加麥穗兩種版別。此組糧票共計2張,為1966年版全國糧票,票值伍市斤,左上角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部」,緊挨下方為「全國通用糧票」,其中每張都有五角星水印,背面為糧票的使用說明。此組糧票保存完整,無折損,印製精細,票片圖案清晰可見。具有非常高的收藏價值和市場價值。
1228 孫像鎳幣三枚1組(半圓、十分、伍分) (一組)


中華民國孫中山像錢幣在民國時期極大便利的當時人們的生活,有著極好的流通市場。其品種繁多,每一個版本的孫像錢幣都有著各自的韻味與歷史價值,值得錢幣愛好者細細神品。
這組藏品是中華民國孫像五分,十分,半圓鎳幣,是民國時期鎳質輔幣,真幣,雖然是小幣值的藏品,但在如今的收藏市場上其價值不可小覷。藏品品相完整,包漿自然,字體、邊齒清晰,磨損較小,硬幣材質是鎳的。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這組錢幣是存世量稀少的一種,藏品保存較好,其色澤自然,不論是文字還是圖案,都顯得自然細膩,深淺合適。孫中山頭像更是栩栩如生,散發出一股王者的風範和歷史沉澱的氣息。這種民國紀念幣已經數年沒有出世,如今這種鎳幣珍品舉世難尋出幾枚,價值實在難以言喻。
1458 1990年50元錯版人民幣(水印倒置) (一件)


這張第四套50元錯版幣上的水印就印反了,完全倒置,這在錯版幣行列里還是很少見的。在收藏錯版幣的過程中,因為錯版幣在市面上流通的幾率是非常小,數量也是非常稀少,所以他們不可能頻繁出現在大眾面前,在收藏圈內,錯版幣的價值難以準確評估,所以,在未來升值空間也比較大。人民幣是國家銀行發行的法定貨幣,其權威性是所有藏品中最高的,不容置疑,而且除紀念鈔之外,人民幣紙鈔都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人們對紙鈔的真偽相當直觀,絕難造假。紙鈔的發行是具有時代特色的,社會經濟的發展必然會推陳出新,隨著科技的提高,錯版幣也將越來越少,必定會一直受到人的追捧,所以有著超乎想像的升值空!
1464 孫中山開國紀念幣(上六星) (一枚)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是1911年12月29 日經辛亥革命後,光復的17省代表在南京推選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民國成立時鼓鑄的紀念幣。本幣為孫中山頭像。 此幣俗稱「孫小頭」、為江蘇周女士所有。觀此銀幣正面中央珠圈內鐫孫中山便裝五分臉側面肖像,珠圈外上端鐫隸書「中華民國」四個字,下端鐫隸書「開國紀念幣」五個字,珠圈外左右兩端各鐫一個呈對稱的五瓣梅花枝。銀幣背面珠圈內中央鐫豎寫隸書「壹圓」二字,托以嘉禾圖,左右各一枝,每枝一穗三葉,同民國元年的開國紀念幣相似,但是珠圈外的英文設計則完全不同。珠圈外上環鐫英文MEMENTO(紀念),兩側偏上各鐫一個六花星,精美異常,近年來由受藏家喜愛!
1877 「直」字版大清銅幣 (一枚)


此枚古幣為河南員先生所有,重量:7.53g 直徑:2.8cm。文字清晰,包漿醇厚自然,經老師鑑定,講該藏品為清代時期的大清銅幣,品相良好,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市面上很是少見。此錢幣正面珠圈內直讀「大清銅幣」四字,在這四字中間凸起處有一「直」字,珠圈外上環滿文,左右分列「戶部」二字,註明由此幣的發行部門;下環幣值「當制錢十文」字樣。錢幣背面中央為蟠龍圖案,神龍威武,遒勁有力,皇族尊貴氣息一覽無餘,上環「光緒年造」字樣,左右下環英文,表現出了當時的國際政治。大清銅幣直字版是古錢幣中備受藏家重視的部分,歷來都受到很多藏家的追捧,不同版別的大清銅幣都有獨特的韻味,值得藏家深品。它見證了我國從封建社會演化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前史過程,是我國近代錢銀史和錢幣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這十分高的保藏價值和前史 。
1916 中華民國十文雙旗幣 (一枚)


此枚錢幣系陝西席老師祖代傳下來的,保存完好,包漿自然肥厚,重量:6.23g 直徑:28.63mm。幣正面圖案中央為「十九星鐵血旗」和「五色國旗」交叉而立,上方為「 中華民國 」4字,下面為記值:開國紀念幣 ;背面圖案為稻穗組成的嘉禾紋,中央豎寫「十文」2字。此枚銅幣現存世量極少,具有很高的收藏和投資價值。藏品雖經歷了無窮歲月,但紋路依然清晰可見,上面的銹跡也見證了其歷史的積澱,具有非常明顯的歷史過渡性特徵,有著難以言喻的收藏價值。此枚銅幣保存完好,錢文、輪廓 的清晰程度好,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2206 「蘇維埃」簽字版袁大頭 (一枚)


此枚錢幣系河南張先生祖代傳下來的,蘇維埃版袁大頭的出現,是在1931年,國民黨反動派對蘇區進行軍事圍剿和經濟封鎖,紅色政權對敵鬥爭環境十分惡劣,為了適應對敵鬥爭形勢的需要,紅軍便在從打土豪繳獲來的民國三年『袁大頭』舊銀元上,在袁世凱頭像右側打上了『蘇維埃』的戳記,為我所用,以示區別,用來發展革命根據地經濟,保障紅軍供給和紅色政權建設。而國民黨曾將不少蓋有『蘇維埃』的銀元回爐袁大頭是中國近千種近代銀幣中流傳最廣、影響大的銀元品種,也是近代中國幣制變革中的一個重要角色,在貨幣收藏界被稱為銀元之寶。它代表了中國近代的貨幣文化,反映了我國近代歷史、經濟、金融的興衰和滄桑,具有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和文物價值,特別是蘇維埃版的袁大頭,其存世量稀少,是收藏家們所喜愛的銀元之一。
在此提前預祝各位藏友藏品大賣,如您有以上藏品需要出手拍賣,請關注中原古玩藝術品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