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目前有6所公立大學,分別是:
· 新加坡理工大學
· 南洋理工大學
· 新加坡管理大學
· 新加坡國立大學
· 新加坡科技與設計大學
· 新躍社科大學

01
新加坡理工大學
SINGAPOR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新加坡理工大學,原新加坡科技學院Singapor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SIT),成立於2009年,主要是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大學聯合辦學,以理工學院畢業生為招生對象。於2014年轉型成為新加坡第五所公立大學,並更名為新加坡理工大學。

新加坡理工大學主要側重應用型學科,2014年首次推出三個全日制本科學位課程,包括基礎設施保全工程、資訊通訊工程和會計學,共計招生200人。這三個專業課程各有一個業界諮詢委員會,以確保課程內容符合業界需求。學生除了在課堂學習,也需在產業界完成8個月至1年的實習計劃,時間比一般的實習長,過程也更規範。

課程設置
現有7000名在校生,42個本科學位課程,分別集中在工程專業、化學工程和食品科技專業、資訊科技專業、健康與社會科學專業、設計與專科專業。
學費
34,500新幣/年

02
南洋理工大學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南洋理工大學(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簡稱南大(NTU),為國際科技大學聯盟(Global Alliance of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簡稱G7聯盟)發起成員、AACSB認證成員、國際事務專業學院協會(APSIA)成員,是新加坡一所科研密集型大學,其納米材料、生物材料、功能性陶瓷和高分子材料等許多領域的研究在國際上享有盛名。同時南大也是一所工科和商科並重的綜合性大學。

1981年,新加坡政府在南洋大學校址上成立南洋理工學院,為新加坡經濟培育工程專才;1991年,南洋理工學院進行了重組,將國立教育學院納入旗下,更名為南洋理工大學,與快速發展的教育事業齊驅並進。

根據2019年5月學校官網信息,南洋理工大學建有雲南園、衛星2個校區,其中雲南園校區占地200公頃;全校有員工8,383人,各類本科生和研究生共約33,000人。

(上圖為NTU校區有名建築「The Hive」,因外形酷似蒸籠,有「小籠包」的暱稱。該建築主要功能是為學生提供自習和交流的空間。)
03
新加坡管理大學
SINGAPORE MANAGEMENT UNIVERSITY
新加坡管理大學(簡稱新大)創建於2000年1月12日,是新加坡政府立足於21世紀的人才需求、精心打造的國際一流商科和社會科學類高等學府。其目標是開展具有主導性的學術研究並培養具有全方位才能、創意和商業頭腦的領導者,並以此履行其為知識型經濟傳播知識的使命。

新大為莘莘學子精心營造一個互動性強、以科技為載體以及小班制教學的學習氛圍,這無疑成為新大獨樹一幟的辦學特色。
目前,新大的學生總數超過8,000人,他們分布於六所學院:李光前商學院、會計學院、經濟學院、社會科學學院、資訊系統學院以及法律學院。新大提供一系列商業與其他領域的本科、碩士及博士學位課程。以開拓嚴謹、成果豐富的跨學科研究為重點的新大,通過其強大的學術研究團隊與國外的傑出研究工作者、商業及公共部門夥伴的合作,深入分析探討多項具有全球化影響力的亞洲課題。

新大也為在職的專業人士提供各種量身定製的課程,以配合新加坡經濟發展的現實需求。此外,新大積極開展與世界各頂尖高等學府的合作,如卡內基梅隆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沃頓商學院、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等,使該校得以在學術研究方面不斷強化創新。設施新穎齊全的新大坐落於新加坡的市中心,優越的地理位置使新大和周邊的商業文教社群建立了密切的關係。
教學方法
新大所有課程都以講座方式呈現,實行小班制教學,每班12-40人,以促進師生交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這種教學方法能有效地加強學生的溝通能力與表達能力,同時也能夠鍛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新大互動交流式的教學模式,旨在培養學生「大膽、自信、能言善道」的開拓性思維,以及「新潮、超酷和有趣」的發散性思維。
學校榮譽
新大在國際權威的大學或專業排行榜上占據重要一席,位居亞洲頂尖學府之列。
新大經濟學院在一項最新發布的全球百大經濟學院排行榜中,較去年的名次上升19位,排名第65,躍升為亞洲第二名的經濟學院。排名前三名的是哈佛大學、芝加哥大學和紐約大學。
在UT Dallas公布的全球商學院排名中,新大商學院在亞洲排名第三,全球名列第52(2007-2011年)。
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公布的全球金融學排名中,新大排名亞洲第二,全球名列第25位(2011年)。
新大會計專業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會計評論》上發表論文數位居亞洲第一,世界排名第10(2009年)。
新大金融碩士財富管理課程,被金融時報評為全球同類課程第二位(2013年)。
在2014QS大學學科排行榜中,新大會計與金融類專業排名世界第76位。
在2015QS大學學科排行榜中,新大會計與金融類專業排名世界第50位。
學費
24,400新幣/年 - 26,950新幣/年
04
新加坡國立大學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簡稱國大(NUS),是新加坡首屈一指的世界級頂尖大學,為東亞AACSB認證成員、東亞EQUIS認證成員、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成員、Universitas 21大學聯盟成員、環太平洋大學協會成員,在工程、生命科學及生物醫學、社會科學及自然科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享譽全球。

新加坡國立大學前身為1905年成立的海峽殖民地與馬來西亞聯邦政府醫學院。1912年,該校更名為愛德華七世醫科學校。1928年,萊佛士學院成立。1949年,愛德華七世醫學院與萊佛士學院合併為馬來亞大學。1955年,新加坡華人社團組織創立了南洋大學。1962年,馬來亞大學位於新加坡的校區獨立為新加坡大學。1980年,新加坡大學和南洋大學合併,校名定為新加坡國立大學。
根據2019年5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建有肯特崗、武吉知馬和歐南園3個校區;設有17所學院,包括一所音樂學院;有教職工3400人,在校學生40900人。

辦學模式
國大採用英美式的通才教育,學生第一年被分到各個所屬學院接收公共課基礎教育,第二年後才根據自身愛好和特長劃分專業;採用了英式的5分制和榮譽學位制,根據學生的綜合累積分(CPA)授予不同等級的本科學位。
除了工科、醫科等少數專業外,本科階段學制一般為三年(成績優異的可以加讀一年已獲得榮譽學位),本科學位分為一等榮譽、二等甲級榮譽、二等乙級榮譽、三等榮譽、及格等。學校鼓勵學生在本科三年級參加實習或交換生計劃,為以後就業或深造打下基礎。

研究生和博士生通常有兩個導師,一個在所屬院系,一個在相關的研究所深知私人企業就職。
除了學習和科研外,學校還鼓勵學生參加各種課外活動,例如社團、義工、興趣小組等。在新加坡,優秀的榮譽學位通常與更高的就業起薪掛鉤,課外活動積分(CCA Point)的高地,與課業表現同為僱主招聘時的參考因素。

學院及課程
國大共設有17所學院,包括一所音樂學院;另有9所海外學院,分布於中國上海及北京、德國慕尼黑、以色列、瑞典斯德哥爾摩、瑞士洛桑、美國矽谷及紐約等全球多個主要創業中心。
學費
約15,000-27,000新幣/年
05
新加坡科技與設計大學
SINGAPOR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
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Singapor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簡稱SUTD或「新科大」),是繼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後設立的第四所公立大學。
新科大是世界上第一所集設計創新與工程的大學,同時與世界頂尖名校麻省理工大學、中國浙江大學合作,使大學成為東西方科技融匯的樞紐。
從本科二年級開始到畢業,學生們不但要修讀所有的專業課程,還會有36周的「空檔期」,用以參與實習、交流計劃。另外,從大二開始,每年的一月份校方會安排學生進入「自由活動期」或參與「實習預備計劃」。在「自由活動期」允許學生選修專科以外的課程,而「實習預備計劃」讓學生和來自業界的導師直接交流,協助學生們做好踏入職場的各項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