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弘揚和傳承中國歷史悠久燦爛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增加新加坡人民對中國豐富多彩文化的深入了解,由中國文化中心、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文體旅遊廣電局和新加坡Philosojoy公司主辦的「見即願滿——唐卡藝術精品展」於2019年10月6日揭幕。
展覽會共展出唐卡精品80餘幅,其中50餘幅來自青海熱貢地區,由兩代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夏吾才郎及更登達吉繪製。此外,還有來自不丹、西藏的畫師作品20餘幅。展覽會為期25天,將於10月31日結束。

肖江華主任致辭
中國文化中心主任肖江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更登達吉、中國台灣仁真千寶仁波切、西藏林拉熱畫師、不丹kinzang chojay畫師、印度的OT仁波切、美國Helena女士、Philosojoy創辦人劉奧娜女士,以及新加坡善濟醫社卓順發主席、戲曲學院林方華主席、大慈善家黃馬家蘭、華樂團董事局副主席吳學光先生、獅城書法篆刻會陳美娟副會長等250餘名嘉賓出席開幕式並參觀展覽。開幕式上,工藝美術大師更登達吉向嘉賓們介紹了青海唐卡的歷史、現狀、傳承和發展。

講座現場
開幕式當天,共有來自社會各界的500餘名來賓參觀展覽。

觀展盛況
中國文化中心主任肖江華致辭時說:
「見即願滿——唐卡藝術精品展」是中國文化中心舉辦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重點項目。
在過去70年里,中國在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民生改善、民主法治、生態環保、開放合作等各個領域都取得了輝煌成就。展望未來,中國將繼續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砥礪前行。希望通過此次高質量的文化交流展覽,能為不斷發展的中新兩國友好關係添磚加瓦,增光添彩。多年來,在中國政府的大力倡導和切實保護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包括唐卡在內的大量珍貴文化遺產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和傳承,體現了國家對於各少數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的重視,對維繫人類文化交流及文明多樣性起著重要作用。此次展出的作品極具藝術價值,多數為第一次公開展出。
2009年,以唐卡為核心的「熱貢藝術」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已故大師夏吾才郎創作的十八羅漢底稿和成品更是第一次面世。據了解,如此之多來自不同地區、不同畫派、不同畫師的唐卡作品在一個展覽中集中展示,還是第一次。

更登達吉現場作畫
唐卡是藏民族傳統繪畫藝術中的一種獨特表現形式,以艷麗的色彩、獨特的顏料配方、簡潔清晰的人物造型,以及濃厚宗教色彩和與青藏高原自然風光融為一體的風格備受各界喜愛。其題材內容廣泛,以釋迦牟尼、菩薩、護法神、歷代名僧及佛經故事為主,此外還涉及歷史、政治、經濟、文化、民間傳說、世俗生活、建築、醫學、天文、歷算等領域,被譽為藏民族文化的「百科全書」。唐卡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其製作過程複雜以及用料考究,其畫面精細,顏料全部為天然礦物、植物原料製成。近年來,唐卡成為眾多收藏者的新寵,老唐卡存世量極少。
此次展示的唐卡大多出自當代唐卡藝術巨匠夏吾才郎和更登達吉之手。夏吾才郎(1922-2003)是當代藏族唐卡藝術中最為重要的畫師之一,早在1988年就被評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成為藏族歷史上首位獲此殊榮的藝術家。其繪畫經歷豐富,曾在1942年跟隨張大千赴敦煌臨摹壁畫達兩年之久,並於20世紀50年代遊歷印度、尼泊爾等地,形成了在傳統唐卡繪畫基礎上,將印度、西藏、敦煌的繪畫藝術風格融為一體,廣泛吸取各地佛教繪畫藝術流派的養份,不斷進取,博採眾長,推陳出新,從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藝術風格。
更登達吉,系夏吾才郎長子,自幼跟隨父親學畫唐卡,技藝高超又注重對唐卡的傳承與推廣。從藝四十餘年來,已帶徒40餘名,為熱貢唐卡的傳承培養了大批後備力量。更登達吉於2006年、2007年先後被評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成就了「一門兩代」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傳奇。

來源:經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