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求職者很Atas 給足薪水加5天制 還是請不到人

2020年10月08日   •   10萬次閱讀

(新加坡8日訊)冠病疫情衝擊就業市場,新加坡人力部開始追蹤每個月的失業率,雖然每月居民失業率仍低於過去經濟危機時的峰值,但有上升跡象。

人力部昨天發布的第八份就業情況報告透露,今年8月的居民失業率為4.5%,比7月高0.4個百分點。這意味著每1000名正在就業的居民中,有45人失業。

據《聯合早報》報導,新加坡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和財政部長王瑞傑走訪業界並接受媒體訪問時說,新加坡乃至全球正經歷深度的周期性衝擊,本地勞動市場不僅有結構性失業,也有摩擦性失業(frictional unemployment)的問題。

pixabay檔案照

摩擦性失業是指人們換工作時的待業情況,求職者為了追求更好的待遇而自願暫時處於無業狀態。

王瑞傑說,他目前在為明年的財政預算案做準備,政府將在下來幾個月進一步探討如何處理就業相關的問題。

根據就業情況報告,截至8月,「新心相連」就業與培訓計劃提供了11萬7500個就業與培訓機會,超出原本的10萬目標,但礙於技能不符合要求,目前只有3萬3000人配對成功,配對率為28%。

人力部長楊莉明昨天同王瑞傑和貿工部長陳振聲走訪建築公司三和集團。她在記者會上說:「配對成功的案例要增加,需要僱主和求職者的大力支持及合作。」

她呼籲僱主考慮經驗不完全吻合的求職者,也鼓勵求職者考慮較不熟悉的工作或領域。

摺疊式腳踏車公司Mighty Velo共同創辦人袁佩清(50歲)最近決定聘請兩名新加坡籍中途轉業者擔任數碼行銷員,儘管答應對方要求的薪水和5天工作制,卻仍遭拒絕。

她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這兩人都嫌她的公司是「賣腳踏車的」,其中一人還表明首選是要到數碼行銷公司上班。「作為一家想保持新加坡核心的企業,這很沮喪。有時我也不知道在新加坡求職者眼裡,什麼才夠好。」

技能不符合要求的問題影響各行各業。專業服務業雖然有約9000個就業與培訓機會,但只有1400多人配對成功。

同樣地,製造業有6300多個就業與培訓機會,只有730多人配對成功。這些就業與培訓機會多數適合專業人士、經理、執行員與技師(PMET)。

楊莉明已不止一次說明,PMET的配對要花較多時間,欲速則不達。

固定工作配對成功案例最多的是餐飲業,共有1640人找到工作,如餐館經理、業務發展經理和烘焙師。

失業率原本每3個月發布一次。為了及時觀察就業情況變化,人力部上個月在第二季勞動市場報告中首次發布每月失業率,7月的居民失業率比6月高0.3個百分點。

楊莉明說:「目前還不能預測未來幾個月失業率是否會更快上升,還是大致不變……我們會很密切地觀察。」

2009年9月全球金融危機時,居民失業率為4.9%。2003年9月沙斯疫情期間,居民失業率則高達6.2%。

今年8月的整體失業率為3.4%,比全球金融危機時略高0.1個百分點。

整體失業率包含外國人,由於外來人力受政府管控,外國人一旦失業就不能留在新加坡,因此整體失業率會比居民失業率來得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