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鐘琴(左一)表示對醫療題材很有興趣,通過主持許多錯誤知識也被糾正。(新明日報圖)
(新加坡訊)鐘琴時隔10多年再與李國煌搭檔,主持新傳媒保健談話類節目《醫聊大小事》第二季,主持班底還有李騰,她直言兩位搭檔一個風趣、一個沉穩,每次錄製有他們「罩著」,非常踏實且安心。
《新明日報》報道,鐘琴表示自己對醫療題材很有興趣。
「年紀越大越會關心身體健康,年輕時都不理會的,我也很好動,從學校時期就開始運動了,到這把年紀更加關注身體上各種毛病。」
隔10年再與李國煌合作
詢問與李國煌及李騰合作得如何?鐘琴笑言,兩人是她很喜歡的搭檔。
「我和國煌很久以前有合作過,那時一起駕車去馬來西亞各個地方,一邊駕車一邊拍攝不同地點風貌與美食,不過是至少10年前的事了。」
「國煌比較搞笑,和他一起就比較幽默,李騰很穩,漏了什麼問題就會馬上補上,我主持《醫》的同時又可以長知識,是我主持那麼多年來覺得舒服也很喜歡的節目。」
鐘琴也透露,她其實很怕錄製棚內節目,因會感覺拘謹。
「有一個設定模式,又比較嚴肅,不可以有差錯,所以我很喜歡外景,在外面跑比較自由,可以大聲笑。」
「不過《醫》不一樣,不管外面颳風下雨大太陽,我們就是很舒服的坐在裡面,大家一起聊天,又有中醫、西醫上來一起討論,雖然有設定一些問題,但間中還是可以加入我們的想法、疑問或經歷,主持人與嘉賓都可自由發揮,整體氣氛很輕鬆。」
錯誤觀念被糾正
鐘琴還搞笑表示,參與節目後增加了很多「奇怪的知識」。
「我第一次知道腸易激綜合徵(IBS),每次突然瀉肚子、便秘,有時候也不一定是腸胃問題,而是IBS,我就覺得『哇,原來有這樣的病症』,有些人每次投訴吃辣會突然跑廁所,這也是IBS。」
她還分享,最近節目中提到,若一個人時常運動會變得聰明。
「他們就問我有沒有變聰明,因為與其他人比起來,我運動量比較大,這些都挺有趣。」
鐘琴還表示,通過主持節目,有些錯誤觀念現在被糾正了。
「比如開發什麼右腦左腦,當你在做那些練習時,其實兩邊大腦都是一起在用,不可能只用一邊。」

鐘琴每周至少有兩天會做力量訓練。(新明日報圖) 每周積極運動
鐘琴很注重健康,她透露去年手骨折後,兩個月沒有運動。
「醫生說我肌肉全部消失了,我就開始做力量訓練,現在每周至少有兩天做力量訓練,一天是打桌球,其他三到四天是跑步,即使我很累,但也會慢跑4至5公里,感覺跑步是放空、冥想,跑步後人比較精神、醒目,做完運動感覺非常好。」
她也提醒大家,人一定要多動。
「很多人不了解肌肉對身體的好處,當你有足夠的肌肉,新陳代謝會提高,若你希望老了可以走路,現在就要一直不停的走。」
鐘琴今年剛在紅星大獎喜提視後,對於之後的工作安排,她透露這周會參加一個試鏡,若成功了年底會進組拍戲。
「若沒有就繼續做綜藝,我不是二三十歲的人,已經年過半百,還能有幾個女主角的角色,我也不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