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开眼界!听说新加坡每家都的镇宅之物,你家有吗

2019年11月11日   •   3万次阅读

还记得小时候,我们被藤条伺候的日子么?

那些年爸爸妈妈的武器,包括藤条,扫把,苍蝇拍,鸡毛掸子,衣架,拖鞋等等......

最厉害的武器是手边有啥就拿啥!

画外音: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01

在我的家乡广东,说起“藤条炆猪肉”,小孩都害怕的瑟瑟发抖,它可不是美味佳肴,而是用藤条用力的打到皮肤上,几分钟后红印凸起来。

它也是一句很文雅的调侃语,你再不听话就请你吃"藤条炆猪肉"。

粤语翻译为:

你仲唔听话就整翻餐“藤条焖猪肉”俾你叹吓。

北方相当的意思就是:

你丫的再皮,小心抽你。其实意思是基本一样的。

鞭刑

全世界都知晓新加坡是一个有鞭刑的国家,鞭刑是用宽板藤条打,而且身上会留下一辈子消不掉的疤痕。

02

但当我来到新加坡后才知道藤条随处可以买到!

甚至被誉为新加坡人家里的镇宅之宝

我的好朋友几乎人人家里有它,看上去很有威慑力。

不仅如此,就连狮城辣妈教育群里的妈妈们也是藤条追捧者。

有辣妈还把藤条当手信带回国送人。

更有升级版藤条(戒尺):+刻字版弟子规!

03

每一个孩子生下来,都不是人们眼中的坏孩子,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孩子成为有用之才,而一些却成为”熊孩子“。

教师

教师手中无“戒尺”,家长不愿用“藤条”,孩子在成长中无人修剪,无人纠正,怎么能不枝杈乱长,成为废柴。

家长

新加坡华人家庭秉持“黄金棍下出好人”的传统教育方法,也是一个不成文的教育方法,没有挨过打的童年不叫童年。

很多家长都反应,在快速促成孩子懂事和成长方面,藤条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违反家规的时候,如图所示:

发成绩单的时候

磨磨唧唧的时候

对大人撒谎的时候

我的好朋友也说她家的熊孩子都是男女混合双打长大的,以前一直听专家的话,8岁前从来没有打过,做错事都是以说服教育以德服人。

后来无论她说啥,孩子都当耳边风,走到哪都惹出祸端,最后暴脾气真忍无可忍,洪荒之力狠狠收拾了孩子一顿,吓得她老公赶紧把孩子拉开,直怨她太暴力了,后来有段时间她老公一个人在家带孩子,才第一天就给她打电话:媳妇,你快回来吧,这孩子不打不行,但是我真的下不去手啊!从此夫妻二人走上了男女混合双打的道路

但她还说打也不是随便打孩子,过头了就是虐待儿童,打只用藤条打手心,很痛但是不会打伤。

04

藤条

尽管有些家长的观点认为只是痛并没有伤害,只是想吓唬孩子,只是家规。

但另外一些家长对藤条的质疑从来没有停止过。

质疑1

是否在倡导“奴性教育”

用藤条这样的方式体罚孩子,让孩子懂的服从,培养出来的可能是奴性思想。

质疑2

如此家教,孩子怎能快乐?

孩子害怕被打,因为害怕,所以做事情畏手畏脚,孩子在这样严格的家教下不可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质疑3

要关注孩子的内心

很多孩子成绩优异,看起来光鲜亮丽,但他们的内心也许比较压抑,痛苦。每年得忧郁症甚至是自杀的孩子不少来自名校。

不过也有另外的声音。周杰伦自曝童年练琴辛酸史,妈妈拿藤条在旁督促~

05

新加坡的政府学校也有藤条教育,辣妈粉丝群的妈妈也说学校老师上课拿着藤条规范上课纪律!

根据教育法令教育(学校)第88条规定,学校一律不得对女同学进行体罚。男学生方面,体罚也应控制在轻轻鞭打掌心,或隔着衣物鞭打臀部。同一条例中也列明,学校不得向男学生施与其他形式的体罚。

但是

但是还是很多家长对此颇有争议,有些家长认为该打就该打吧,从小规范行为避面长歪,而有些家长认为这样的制度对孩子的身体和自尊心伤害太大了。

就连在社交媒体上,藤条也是家长们热议的焦点。

坊间流传,校方可鞭打犯了以下严重过错的男生:

06

学校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执行“藤条教育”。

比如说第一次警告,第二次以其他的方式处罚他,如罚站或放学后留下。第三次告知家长,在执行“藤条教育”前,学校会非常慎重,会通知家长并参考家长的意见,如果家长不同意,是不可以进行的,但必须提出合理的处罚意见,据新加坡的老师介绍,其实在新加坡接受这种惩罚教育的学生少之又少,多数中小学一学年内仅有几个会接受这种严厉的处罚。

此外,新加坡学校对不良学生还有一种惩罚---“警告性停学”,停学时间长短看学生过错的程度,从3天到1个月不等。

07

不知道家长有没有想过,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孩子的个性也是不同的,赏识教育也罢,惩罚教育,各有其长短。最重要的是不能过了火,别让爱心成为溺爱,也别让藤条变成暴力。

你小时候也尝过“藤条炆猪肉”么?

欢迎粉丝在评论区留言

走心好评我们将送出

镇宅之宝——藤条

纯属娱乐,不是教唆打孩子哈~

新币兑人民币又新高!中国超过日本,成为新加坡人首选出国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5万次阅读
刚刚,新加坡人又能再领300新币补贴!
2025年07月02日   •   3万次阅读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钟出国,中国制造
2025年07月02日   •   3万次阅读
“从中产到破产,只隔着一个新加坡?”——新移民中产家庭生存实录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2万次阅读
事关准证、汇款、出入境!7月,这些大事将影响全岛604万人
2025年07月03日   •   2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开头的电话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毫无个性,冷漠!旅游后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万次阅读
83岁蔡澜安葬新加坡!来看看他笔下的海南鸡饭和咖喱鱼头
2025年06月30日   •   2万次阅读
看看七年内,新加坡地铁是否通到你家门口?
2025年06月29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电信公司狂推“无国界”数据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撕掉"最贵"标签!新加坡的平价生存法则
2025年06月28日   •   1万次阅读
新柔地铁要来了!中马跨境火车正式进入退役倒计时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你真的适合在新加坡生活吗?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1万次阅读
看惯了珍珠坊熟悉的黄绿色外墙 你喜欢它红艳艳的新装吗?
2025年07月01日   •   9747次阅读
新加坡5大数字银行!存款消费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9576次阅读
前夫抢人!她从杭州追到新加坡,只为夺回6岁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576次阅读
黄循财喊你领钱了,这些人最高可领800元
2025年07月03日   •   8379次阅读
新加坡华人正在消失?为啥70%华人选印度人做官,文化舆论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379次阅读
新加坡这么小,抵抗有什么用?挡得住吗?
2025年07月04日   •   7353次阅读
新加坡巴士上丢东西怎么找回来?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7月03日   •   7182次阅读
从清北到牛津再到南洋理工博士,在新加坡送外卖的背后真相
2025年07月02日   •   6840次阅读
在新加坡购买彩票指南!手把手教你
2025年07月02日   •   6498次阅读
新加坡组屋区要开通无人巴士了!中国造,靠谱吗?司机怎么办?
2025年07月03日   •   6498次阅读
最新!新加坡储蓄券VS国库券VS定存!哪种方式收益最高?
2025年07月03日   •   6156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