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讯)新加坡持有执照的水管工虽能赚到高达五位数的薪水,但受访业者指出行业仍面临人手不足和老龄化两大挑战,当务之急是吸引年轻人为水管业注入新血。
陈吉祥(40岁)从南洋理工学院毕业后半工半读上私人大学,并一直学习工科。
他接受《新明日报》访问时说,8年前一次偶然的契机,正在寻觅新工作的他加入现在的公司,转行成为水管工。
他从开始担任项目工程师,到三年后升级成为公司的项目经理至今。
陈吉祥也是新加坡卫生水喉协会管委会最年轻的成员。他说,入行2年后,他就在公司的支持下学习并考取执照。

陈吉祥。
“有执照的水管工升职空间大,需要做的‘脏活累活’也比较少,更多在扮演视察和示范的角色。”
但考取执照需要接受三个机构长达六至九个月的培训。
新加坡人在津贴的助力下得花约1000元,但外籍工人则需约4000元。这对聘请他们的公司而言,是不小的开销,所以陈吉祥估计,新国有约一半的外籍水管工都不持执照。
“独立单位的装修和建造项目不需要水管工有执照,很多也没有这个需求,因此业主聘请的水管工有超过90%没执照。”
他透露,有执照的水管工要价和薪资都是“无照”者的两倍多。
“前者每月能赚6000至8000元,1万2000元也有所听闻。”
水管业一度为夕阳产业
即便如此,水管业依旧人力短缺,且一度成为夕阳产业。
陈吉祥说,由于聘请外籍员工需要交更高的税,不少公司为了控制成本,只能少招人。
“毕竟这一行很大程度上依靠外劳。”
此外,新加坡水管工的平均年龄在50至60岁之间,面临老龄化趋势;陈吉祥说:“我的同事有70多岁还在做。”
出于对工作环境和薪水的担心,很多年轻人都不考虑加入水管业。
不过,当局联手协会加大马力通过社媒等方式吸引年轻人入行,陈吉祥已看到更多年轻面孔。
在协会负责管理培训课程的他发现,上课的水管工中,年轻人比率从去年的10%增至目前30%左右。

陈吉祥挑选水管材料,并准备送到工地安装。
水管工需求翻逾2倍
冠病疫情期间对水管工需求翻两倍多,最忙一天跑五六座大厦维修清理管道。
陈吉祥忆述,第一次感受到工作的意义和满足感,是冠病初期被列为“必要服务员工”。
阻断措施期间,很多没有执照的装修公司都属于“不必要”,因此得暂停运作。
“购物中心和大厦的水管维修和水缸清洗,都只能交由持照水管工做。我们的生意暴增两倍多,最忙一天跑五六座大厦,工作超过12个小时。”
加上当时客工宿舍疫情严重,能随他出勤的工人只有两成,年长的同事感染冠病的风险又更高,像他一样的年轻水管工就挑起维护各建筑中水管的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