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买房,外国人,PR,公民应该如何规划

2020年03月03日   •   9063次阅读

对于大部分国内来新加坡的普通人来说,买房不仅仅是钱的事,还要考虑各种政策限制,比如政府的补贴条件等,才能做到利益最大化。

外国人篇:

刚刚来到新加坡,大家都是外国人,一般来说都是老老实实租房住。但如果有需求,比如结婚生子了,那也是要硬上一套房子的。外国人在新加坡只能买公寓,目前的价格便宜的40平米的一卧公寓大概60万,其中首付25%,要15万。再算上不到3%的买家印花税和20%的额外印花税absd,大概13万,再考虑可能的一些其他花费,比如超出银行估价的cash over valuation部分也需要现金支付的话,要求现金在30万以上。相对来说,贷款额度大概是工资的120倍(具体根据利率会有变化),贷75%的尾款,也就是45万的话只需要3750的月薪,反而不是太大问题。

购房后按现在的政策,第一年内卖出卖家印花税是12%,以此类推每年减4%,三年后卖出没有税。

从外国人的角度看,公寓用于自住是不错的,但是由于高额的税率,如果想投资风险不小。

如果外国人以后转成了PR,额外印花税可以降到5%,大大降低了现金压力,但是这中间的等待成本要三到五年甚至更久。

PR篇:

如果没有夫妻双方PR都满三年的话,那也只能买公寓,但是额外印花税只有5%,相对来说划算很多。

如果夫妻双方PR都满三年了,可以考虑买二手政府组屋,目前的二手四房组屋大概90-100平米,价钱在40-60万新币左右,蔡厝港三巴旺海军部等位置较为便宜,大巴窑碧山等地价格贵很多。十年内的新组屋相对于旧组屋在市场上更受青睐,相对也有一定溢价。

需要注意购买政府房,无论组屋还是EC,贷款额是工资的60倍左右,比公寓贷款的额度少一半。

特别要注意的是,如果打算之后转公民申请BTO或者拿政府补贴的话,需要卖出公寓30个月后才有资格。

所以目前主流两种购房策略:

1. 拿到PR后马上买入公寓,在拿到公民之后卖掉公寓,这之间大概三年时间正好没有卖家印花税,然后去买二手组屋,没有政府补贴。二手组屋住满五年后,申请BTO组屋/新EC或者拿政府补贴买二手组屋。因为BTO 组屋目前的家庭月收入上限是14000新币,申请新EC的上限是16000新币,所以要考虑这段时间内的工资涨幅水平。

2. 拿到PR之后继续租房等公民,拿到公民之后,一般选择直接买二手组屋,可以拿到至少4-5万的政府补贴。也可以看是否有马上可以建成的新组屋/EC的剩余单位,即sale of balance。因为国人在拿到公民之后普遍年龄已经不小,所以一般不会再继续租房等三年新组屋或EC建成。

一般来说,政府补贴的额度没有BTO拿到房住满五年卖出后赚的多。

拿政府经贴或者BTO之后,还有一次机会再BTO,但是要交resale levy给政府,相当于偿还之前的补贴,目前四房要交4万新币。

部分人也会考虑PR之后直接买公寓,然后不再考虑组屋,从价值上来说,公寓的升值速度可能超过组屋的升值和补贴之和。

注意拿补贴和购买新组屋目前都有家庭收入14000的上限限制,购买新EC的上限是16000。

公民篇:

从外国人拿到公民,如果年龄还小,可以考虑按照本地人的路线走,即申请新组屋或者EC,在居住五年后考虑卖出。

如果不想耽误时间,也可以直接买二手组屋,这也是部分本地人的选择之一。

对于大部分国人来说,拿到公民身份的时候,都有了一定积蓄,可以考虑夫妻二人中一个人挂名组屋,作为唯一的owner,另外一人是occupier。这样的情况直接的影响是贷款额度的减少,只有owner一方可以申请贷款。但是之后occupier一方可以单独出来买公寓,没有absd或只有PR的absd。

如果直接购买公寓,可以考虑夫妻持比分配为99:1,方便以后可以将一方份额全转到另一方名下,这样第二套房规避absd。

总的来说,对于来新加坡定居的国人来说,通过合理的规划,可以在购房上节省大笔的开支,在政府框架内利益最大化。

新加坡总理刚坐稳大位,先来中国待5天,李显龙早已安排好一切
2025年06月25日   •   2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开头的电话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万次阅读
洗手池洗拖把、菜里惊现青虫、托盘酸臭难闻、老鼠横行……你敢在这样的新加坡食阁吃饭吗?
2025年06月25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毫无个性,冷漠!旅游后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万次阅读
83岁蔡澜安葬新加坡!来看看他笔下的海南鸡饭和咖喱鱼头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看看七年内,新加坡地铁是否通到你家门口?
2025年06月29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电信公司狂推“无国界”数据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从中产到破产,只隔着一个新加坡?”——新移民中产家庭生存实录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1万次阅读
新柔地铁要来了!中马跨境火车正式进入退役倒计时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撕掉"最贵"标签!新加坡的平价生存法则
2025年06月28日   •   1万次阅读
他,毕业于清华、北大、牛津、南洋理工!却在新加坡送外卖!现已回国,加入了美团
2025年06月26日   •   1万次阅读
全岛Money changer汇总!新币兑换这13种货币最划算!兑人民币5.56~
2025年06月25日   •   9576次阅读
前夫抢人!她从杭州追到新加坡,只为夺回6岁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234次阅读
新加坡5大数字银行!存款消费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8892次阅读
新加坡华人正在消失?为啥70%华人选印度人做官,文化舆论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037次阅读
你真的适合在新加坡生活吗?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7011次阅读
全网最全对比!新加坡公民 & PR政府福利差异,一篇看懂值百万
2025年06月26日   •   5985次阅读
新加坡 vs 中国 vs 大马 2025生活成本全对比
2025年06月25日   •   5643次阅读
新加坡银行转账手续费大科普
2025年06月30日   •   4617次阅读
新加坡中介的潜规则你知道吗?如何破局?
2025年06月25日   •   4446次阅读
餐馆不提供免费自来水原因五花八门 有哪些是你能接受的?
2025年06月25日   •   4275次阅读
看惯了珍珠坊熟悉的黄绿色外墙 你喜欢它红艳艳的新装吗?
2025年07月01日   •   3933次阅读
李光耀的遗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如何分开的?
2025年07月01日   •   3420次阅读
蔡澜走了,但他藏在云吞面里“活过”的答案,还在人间冒着热气
2025年06月29日   •   342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