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越来越受中国高净值家庭的青睐,而且没有之一。每年递交新加坡绿卡/永久居民/PR申请的人也越来越多,绿卡也一年比一年难拿。之前详细给大家介绍过新加坡绿卡难拿的原因(原文连结:《新加坡的绿卡为什么这么难拿?》),所谓付出与收益对等,那么到底有了新加坡绿卡,可以在新加坡享受什么福利呢?
01 稀缺的双语教育资源
自1965年独立以来,新加坡政府始终把教育视为立国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对教育的财政支出仅次于国防支出。根据今年8月总理公布的财政预算报告的数据,教育部的支出高达132亿新币(660亿人民币),国家对每个学生的投入高达132万人民币。

数据来源:2019年新加坡财政预算报告
在新加坡所有政府部门里,只有教育部有两位部长,分管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新加坡基础教育的成绩在各种国际机构的评估中也是公认的全球第一。越来越多的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家庭,选择尽早规划孩子在新加坡的身份和未来,决定在学前、中小学阶段把孩子送来新加坡读书,就是为了把握孩子语言发展的黄金期,并享受优质的双语教育资源!
每个中国学生的父母都想把孩子送进新加坡政府学校,主要是新加坡政府学校对华文的重视程度比国际学校高很多,同时入读新加坡政府学校,对新加坡公民和绿卡来说,是质优价廉的国民福利。因此新加坡政府学校在录取小一新生时,会先保障有公民和绿卡身份的学生的学额;超过7岁的外国学生想入读新加坡政府学校,必须通过全英文的AEIS考试。历史数据显示,没有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经历的孩子,即使经过1-3年的英语培训,AEIS的通过率也不足20%。难度主要是理解全英文的试卷有障碍,目前已在中国就读国际学校的考生通过AEIS考试的希望比较大。
除了让孩子更有保障地入读小一或按照年龄直接插班政府学校外,持有新加坡绿卡身份,在学费上为家庭的节余也不可小觑。新加坡政府学校的学费与国际学校差距大,大约是国际学校学费的1/7~1/5,新加坡教育部网站(www.moe.gov.sg)的数据显示,绿卡/公民身份的学生从小学培养到大学,与外国学生的学费差额高达70-80万人民币左右,如果是有两个孩子的家庭呢?有三个孩子的中国高净值家庭也不在少数。


02 购房福利
安居乐业是每一个家庭的追求,在新加坡“居者有其屋”的政策已深入人心。组屋从来不是低质廉价的代名词,近十年新加坡建屋局(HDB)新建的组屋无论是居民区的配套设施,还是室内设计,足以与私人房地产开发商建的普通公寓相媲美。买同样尺寸的组屋价格是公寓价格的1/5-1/3,特别是年轻夫妇工作3-4年后,就能结婚申请买新加坡建屋局(HDB)开发的新组屋。因此越来越多的新加坡年轻人响应政府的育儿大计,主要是新加坡的各项民生政策都是在替老百姓谋福利,老百姓自然也响应和支持国家的号召。

数据来源:新加坡建屋局(HDB)www.hdb.gov.sg
新加坡政府的组屋不仅解决了本地居民的基本住房问题,周围的配套设施也很人性化,不然怎么会有80%以上的新加坡人都愿意住在组屋区呢?例如:有盖走廊连接每栋居民楼、停车场、地铁站、超市和巴士站,又遮阳又挡雨。不管天气如何突变,老百姓的出行都极为方便;还有充足的绿化,户外游乐和休闲设施,居民的满意率高达91.6%。

组屋之间的有盖走廊

组屋楼下的幼儿园

组屋区楼下的巴士站

组屋楼下的游乐场

组屋楼下的健身设施

停车场除了有电梯,还有斜坡方便轮椅或大件物品的推车

组屋楼下的休憩亭
外国人在新加坡可以购买私人公寓,并且需要支付23%的印花税,如果预算是1千万人民币的公寓,光是印花税就有二百多万人民币了。

数据来源:新加坡建屋局(HDB)www.hdb.gov.sg
03 医疗福利
新加坡的医疗制度一向以高效著称,再加上发达的医疗设施及医疗水准,每年前往新加坡求医甚至体检的中国人有40多万。根据WHO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最新发布的“世界健康报告”《World Health Report》,新加坡医疗体系全球排名第三,是世界最有效的医疗系统之一。

数据来源:世界卫生组织(www.who.int)
此外,新加坡公民和绿卡的医疗福利包括由新加坡政府倡导的“保健储蓄计划”,该计划的款项,可用于支付公立或私立医院的收费。目前规定的限额是:住院费每日400新元,手术费固定限额从150新元至5000新元不等,可以基本满足新加坡老人的长期护理部分的需求。

资料来源:新加坡卫生部 (MOH) www.moh.gov.sg
持有新加坡绿卡在专科诊所看病可享受政府30%的津贴,住院可享受最多60%的津贴;儿童在注册疫苗时也可享受津贴,如卡介疫苗,永久居民在国立保健集团注射次疫苗的费用为17.5元,而外国人注射卡介疫苗要1000元。今年7月底李显龙总理公布的最新医疗福利政策是:新加坡政府预计将在明年底(2020年)之前为永久居民提供更多疫苗津贴,成人免疫计划下的所有七种疫苗都获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