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播主展示玉鐲。(新明日報圖)
(新加坡訊)直播平台商家稱是緬甸玉,新加坡一名婦女一口氣買下7個玉鐲,共花費2300元,豈料拿去鑑定後發現是經過注膠處理的假翡翠,戴久後還有礙健康,氣得她報警。
《新明日報》報道,謝美君(48歲)5月19日通過直播平台,看到一個售賣玉鐲的帳號,直播主稱自己在緬甸低價售賣上好玉鐲。
「賣家說賣的是上好的緬甸玉,還出示鑑定證書,視頻里貨品的樣子也不錯,我信以為真,共付了2300元購買7隻玉鐲。」
她想買幾個自己佩戴,也送給親友,甚至還可以轉賣。
謝美君說,7隻玉鐲的售價分別是100元到688元。
「其中一隻500元的玉鐲到貨後,我馬上送給一家鑑定公司檢驗,花費了70元。」
「不料檢驗結果卻說玉鐲是經過染色、注膠處理的假翡翠,戴在人體上甚至有礙健康。」

鑑定書指玉鐲經過染色注膠處理。(新明日報圖)
她說,如今7隻玉鐲無法佩戴或送人,更沒辦法賣出,眼看2300元付諸東流。
「我後來有問商家,對方竟指鑑定公司檢驗有問題,還質疑我不懂貨。」
謝美君向相關平台投訴該商家後,發現對方換了帳戶,開新的直播間繼續賣玉鐲。
她多次私訊在直播間有意下單的人,告知玉鐲是假貨,但對方不理睬,仍一味下單。
「我想那些都是『托』(從旁誘人上當的人),在直播中炒熱氣氛,吸引不知情的顧客下單。」
「我已不指望拿回退款了,但希望警惕他人。」
警方證實接獲報案。
《新明日報》嘗試聯絡該網絡賣家,但截稿前尚未收到回復。
專家:別輕信能以低價買到好翡翠
一家珠寶學院創辦人曾春光說,品相好的翡翠玉鐲往往價格較高,直播中出現的玉鐲價格太低,已經不可信。
「消費者要知道,玉貨市場中的物美價廉是不太可能的。」
他也提到,直播間能靠燈光效果將玉鐲呈現得十分完美,因此不能單憑直播畫面鑑別玉石真假。
「我們建議消費者如果要上網買玉鐲,也要去正規的購物平台,這些平台往往有退貨、退款的保障。向平台申訴,平台會找有聲譽的鑑定公司鑑定後仲裁,消費者有機會獲得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