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流傳一個「滿足一個條件,秒批新加坡身份」的視頻。
視頻里稱,只要拿出100萬新幣流動資金,以存款形式用公司名頭來管理,只用滿足這一個條件,最快48小時獲得EP身份!

視頻中還稱「甚至來不來新加坡生活都無所謂,跟上億的家族辦公室身份是同款,就連牌照、年審、金管局的流程全省了」。
先給大家科普一下,EP是新加坡就業准證(Employment Pass),持有者是擁有技能和能力為高端勞動力市場做出貢獻的專業人士。這只是一個工作簽證,離新加坡身份,如新加坡永久居民(PR)可能還有一些距離。
真實案例分享
27小時拿到EP
但這個視頻在「新加坡眼」的留學群里也引起了不少討論,一些網友對「48小時獲批」表示懷疑。
施詠晴老師說48小時內獲得EP不算快,她處理過的申請者在27小時內就獲得准證。

施詠晴老師
思翔國際教育創始人,新加坡WDA(勞發局)的授證講員(ACTA),《新加坡兒童報》副社長,國際青少年領袖協會(新加坡)顧問團主席。畢業於輔導心理學專業。
施老師說主要是看學歷和工作能力。她舉個成功例子,申請者的條件好包括國立大學本科畢業以及在職公司的員工全是新加坡人。這些條件確實幫助這位申請者加分不少,以致他在申請准證的27小時內就獲得EP,但也強調這是個案。

再來,如果是自雇或以出冊公司申請EP,基本上3天內可以獲批。拿到EP後,還是要招聘本地人。政府實施這個政策是為了給新加坡人更多的就業機會。
反之,拿了EP但沒有實際工作的,限定7天內要自己取消EP,否則移民局處理就是終身再拿不到EP。

EP只是一個準證,申請其實不難,但拿了EP就要認真工作,不然也會有不好的影響,而且每兩年要RENEW,是否申請也要考慮好。
EP獲批到底需要多久時間?
自從EP申請實行了打分制,很多人稱工作準證申請更難了,審批的時間也要幾個月。

關於審批時間,「新加坡眼」諮詢了「新橋國際」(New Bridge Group)的總經理James Hou。他說一般處理時間需要3至10天,EP申請最快是3天獲批。官方沒有相關信息披露,所有申請都是獨立審核。

總經理James Hou
新橋國際(New Bridge Group) 總部位於新加坡,已成立20年。新加坡ACRA註冊並認證,留學、就業、移民等相關經驗豐富。
所以申請EP獲批時間不是固定的,它取決於很多因素。申請者準備的申請資料是否齊全、審批機構效率、以及是否被抽中補交材料或需要和相關部門進行額外審查等。
申請者把申請資料交給僱主,僱主在「myMOM」門戶網站上提交申請。 一般來說,新加坡人力部需要大概3個星期或更長時間來處理EP申請。如果准證獲批,申請者會被僱主通知,並收到批准信(in-principle approval letter,簡稱為IPA Letter)。

總的來說,只要申請材料完整,審批的時間就會很快。如果申請者資料沒準備齊全,人力部則需要補充材料才會變慢。
EP申請門檻再升級
從2025年1月起,EP月薪門檻將從原本的每月5000新元上調600新元,至5600新元。金融服務業月薪門檻也將會更高,從原本的每月5500新元,上調700新元,至6200新元。
工資要求根據申請人的年齡而定。目前工資要求為最低為每月5000新元(23歲),最高為10500新元(45歲以上)。

此措施將會在2025年起生效,更新准證者則須從2026年起滿足收入門檻條件。
新加坡政府將調高就業准證申請者的收入門檻,目標是讓就業准證持有者的素質與本地前三分之一的專業人士、經理、執行員與技師(簡稱PMET)的素質相當。
除了收入門檻,去年九月,新加坡政府還實施了EP打分制,申請者可以通過獎勵標準獲得額外積分來彌補所需要的分數。
外籍申請者須在月薪、學歷、企業員工多元化及支持聘用本地人等的數項評估中,取得至少40分,才能申請新EP。

作為要拿EP的外國人確實更難了!多為PMET的就業准證申請者,年齡越大收入門檻越高,例如年齡在40多歲的申請者,收入要求可達1萬零700新幣。
同時也發布了各行業薪資對照表反應了不同行業,年齡的薪資水平,可給申請這一個參考。
新加坡一直以來推崇的就是希望在這裡不要變成某一國的人為主體。經常關注新加坡眼的讀者也會知道,這是新加坡公共政策治理一以貫之的連續性,畢竟在這裡連買政府組屋,都要控制種族比例,避免造成聚集。
新加坡人力部公布的這些標準,讓求職者和有意招聘外國人的本地公司都可以更好調整用人制度和比例,同時也在一定程度緩解了畢業生和高齡求職者的焦慮。
KS丨編輯
HQ丨編審
網路整理資料丨來源
網路整理資料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