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新加坡企業家洪振群的經歷堪稱跌宕起伏,比電視劇還精彩。他英文不好,中三輟學,卻憑藉自己的努力從擺地攤起家,和家人共同創立了營收過千萬新元的雙魚集團。在事業如日中天之際,卻被自己創立的集團掃地出門,還被連累而破產。不過,他很快就東山再起,創立CK百貨,進軍房地產,組建CK集團,現已擁逾20產業和大樓,現在就來看看他的傳奇的故事。本篇是繼《把街邊叫賣的方式引進到店鋪,在新加坡的分店越開越多》後的第三章。
1986年,雙魚大手筆以3萬1000元的月租,擊敗其他競標者,向建屋局標得牛車水史密斯街店鋪,是邁向巔峰的開端。
樂齡長輩喜聚牛車水,而價廉物美的日用品,正是全國大叔大障所是捧的。毗鄰著名的牛車水熟食中心,其卓越的地理位置,加上寬敞的店面,牛車水店進一步鞏固了雙魚零售領域的優勢。
自86年起,並連續好多年,是雙魚牛車水生意最旺的黃金年代。當時由我帶頭,率領大妹淑君、三弟振銘、四弟振鵬、五弟振祥,分工合作、目標一致、積極打拚。經過幾年時間,雙魚已發展成一種潮流品牌、一種消費文化。

雙魚牛車水旗艦店
四弟在我出國期間,代替我到牛車水主持大局。此時的大哥,名義上是指揮官,我直接向他報告,但實際上他已退居幕後,最小的弟弟振祥則負責管帳。大哥只在周末到牛車水,客串當名收銀員。幾個小時的「表演」,讓他過過收錢的癮而已。 一名售貨員在旁協助他,負責報價與包貨,大哥負責收錢和找錢。收銀台設在店的中間,兩邊都可以排隊。長長的人龍,從一開門就未曾間歇;兩部收銀機,從早到晚,一直叮叮噹噹響個不停。不到兩個小時,就得把滿滿的鈔票,倒入一個大桶中。
不只是新加坡人
外國旅客也來光顧
雙魚牛車水的主要客戶群,除了全新加坡的顧客,每晚8時多開始,還有來自馬來西亞的旅遊大巴,一部接一部停靠在對面馬路,從歐南園、一直排到現已拆除的珠光大廈,再向前排到珍珠大廈外。
這些旅遊大巴,每晚占滿了附近的車道,全是專程越過長堤,接載馬來西亞客到訪雙魚。這些馬來西亞客,不是到牛車水購物,而是專程到雙魚來購物的。
雙魚前後有兩個大門。生意最好時,大門必須開一個、關一個,以便管控店裡顧客的數量。10至15分鐘門再打開,等人流再次進入,兩邊的門再關10至15分鐘再開。否則,店面很快就被顧客擠得水泄不通,寸步難移,連走路都難,又如何購物呢?
收銀機前,多數時刻是一條長長的隊伍。收銀員為減低對人龍的「恐懼」,有效方式是:低著頭不要看,無論人龍有多長,一味埋頭收錢就好。
從上午9時開門營業,一直到晚上11時,尖峰時段經常有2、30人在排隊。收銀員每天工作超過13個小時,如機器人般手腳俐落,速度超快。
晚上11時是關店時間,但因顧客太多,經常被迫展延關門。周末更火爆,一波接一波的購物人潮,一直做到凌晨12點半。疲憊不堪的員工,必須下達逐客令,阻止客人再湧入,否則連家也回不了。

店內人太多,員工只好在大門口整理貨物
生意火爆
連公共電話也能賺錢
雙魚牛車水店,一天可做10萬元的生意,仿佛是只會下「金蛋」的母雞。80年代的雙魚,收到的現款,全倒入一個紅色膠桶內。店裡只有兩個收銀機,就在店的中央,經常不到2個小時,錢就爆滿。弟弟的例行工作是,拿著一個紅桶,到櫃檯前把花花綠綠的鈔票倒入桶中。
牛車水雙魚店,每天從早上開放到深夜,老闆信任員工,像自家人一樣,不會一直監視。事實上,在當時那個沒有閉路電視、環境擁擠嘈雜的年代,收到的錢,是很容易不翼而飛的;如果沒有一批忠心耿耿、公正無私、互相信任、沒有猜疑的團隊,根本無法有效
沒有手機的年代,投放一角錢的公共電話,是小市民聯繫的主要工具。雙魚的兩個入門處,各放一台橙色公共電話。經常有人排隊打電話,每三、四個小時,電話錢箱就被裝滿,負責人必須開鎖把銀角取出,公眾才能繼續投幣使用。
經常會有人跑進店裡說:外面的電話不能打了!我得提醒工作人員,拿鎖匙開箱取錢。兩個「躺」店門口的公共電話,每天竟有兩百多元的銀角入帳,「無端端」 雙魚每個月帶入7、8千元的一筆可觀收入。

牛車水許多商家,也有裝置橙色公共電話,但奇怪的是,路人偏偏喜歡到雙魚兩個大門前打電話,難道人們都想沾點旺氣?搞到有人嘀咕說:「連一角錢也要賺。」
收到的現金太多
數錢數到手軟
雙魚每天收到整十個分行的現金,數目多到數錢人內心也懼伯;有的人數到手酸,有的手指抽筋,有的算到手指僵硬,需要看醫生;有的甚至手指破皮,真的一點也沒有誇張。
當年沒有電子支付,全憑現金交易,每晚點算堆積如山的鈔票和銀角,是件苦差。單雙魚牛車水,每天有約10萬元現金進帳,80年代的雙魚的經營方式轟動全新加坡。
每逢周末和公共假期,生意量大增,錢的「味道」更是充斥整間屋子。
鈔票表面布滿細菌,大夥都心知肚明,但當點算時,那會計較那麼多?面對花花綠綠的鈔票,開心都來不及了!這是取得成功後的滿足感。
在80年代,或許大家早已習慣用手數錢,並沒有想到要買部數鈔機代勞。直到後期小弟因數錢過勞,導致手指受傷了,才買數鈔機協助。當時兄弟姐妹數錢不只速度快,數鈔的過程,也充滿了樂趣。我們把點算完的鈔票,全部交給最小的弟弟,再由他遞交大哥保管。
單在1986年到93年,雙魚全島各地的零售店,每年的盈餘總和高達干萬新元。在35年前,一間三房式組屋的價格,才賣3萬3000元,可以想像當時的幣值有多大。雙魚的成功,讓洪家兄弟和妹妹,深感驕傲與自豪。家庭團結就是力量,我們的辛勤努力,並沒有白費。
本文節選自洪振群自傳《笑看風雲行善路》。

這本自傳是洪振群對過去經歷的回顧,也是一個時代變遷的縮影。汗水與淚水的相互交織,打造了他積極向上,堅韌不拔的精神。洪振群正是憑藉著這樣的正向心理,讓他走出了破產的陰霾,在40歲那年創立了CK百貨,成功東山再起。本書細緻且生動地描述了洪振群從少年時期的過往經歷,到今天成為成功企業家的精彩故事。
CY丨編輯
HQ丨編審
笑看風雲行善路丨來源
洪振群丨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