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大選快到了 首投族發出什麼訊號?

2024年10月30日   •   2萬次閱讀

第一次投票的年輕新加坡選民在來屆大選會如何投票?(海峽時報)

作者 倉吉

《聯合早報》日前採訪了10名年齡介於20歲至25歲的新加坡首投族,了解他們對來屆大選的期待與看法。

其中只有兩人最在乎民生課題,尤其是青年現階段關注的住房和生活費問題。其他人更關注政黨與候選人的價值觀、他們的參選目標、對新加坡的願景,以及社會正義。

從受訪的年輕人談話來看,第四代領導人的接棒可能是決定首投族投票意向的最大因素。

信任」也是年輕人的訴求

如24歲的寧怡然(可持續發展分析師)希望第四代領導人會履行他們的承諾,讓新加坡人參與他們深切關心的決策。

與此同時,她希望他們實現這一承諾時,更加信任年輕選民能夠具建設性地表達關切,且能夠真誠地行事。「來臨的選舉是第四代領導人向新加坡人展示這種信任的良好機會。」

「人民的信任」是政治領導層一貫強調的,其實「信任」也是年輕人的訴求,他們希望政府也同樣對年輕人有同樣的信任,信任不是單向的交通。

受訪年輕選民希望第四代領導人會履行他們的承諾,讓新加坡人參與他們深切關心的決策。(海峽時報)

20歲的應屆大學生鄭喆謙理解國務資政李顯龍的擔憂:如果選舉差距縮小,4G政府可能會更容易受到短利益主義左右。

所謂的「短利益主義」,是「民粹主義」的另一種表述,年輕人能認同政治領導人的這一層擔憂很不容易。

過去不少選民樂意見到國會裡出現更多的反對黨議員,這一種選民情緒在每一屆大選中都存在過,一旦情緒影響了選民的理性思考,選舉就可能冒出意想不到的結果:

出現一個弱勢政府,或是新的執政黨上台。

反對黨明知自己沒有上台執政的資源和實力,因此,就會傾向於在選舉中作出各種討好選民的承諾。作為建國以來唯一的執政黨在競選中也不能獅子開大口,亂髮空頭支票。但萬一選情告急,執政黨以短期利益博取選票也不可能避免。

23歲的新加坡大學生祖努蘭認為投票年齡應該由21歲降低至18歲,讓服役青年也能通過選票表達年輕人的心聲。

不少國家的投票年齡在18歲,鄰國馬來西亞也已經在2019年作出改變。相信新加坡政府一直都在考慮這個可能性,也在觀望其他國家的情況。

有年輕選民認為,應該把投票年齡降低到18歲,讓國民服役人員也能投票。(海峽時報)

由於資訊科技的發達,新一代人在玩手機和迷電玩的時代下長大,他們比上一代更輕易地坐上科技快車,視野也更廣,「三觀」(世界觀、生活觀和價值觀)也不一樣,但這是否意味著他們對政治的看法更加成熟呢?

目前還沒有任何社會調查證明18歲的選民在政治上「早熟」,更能認真看待他們手中的神聖一票。

「投黨不投人」的投票心理

21歲王欣芸(新加坡醫科生)說,一個人候選人的個人價值觀和行為在獲得議席之前不容易跟他所代表的政黨區分,因此她更放心地根據政黨投票。

「投黨不投人」的投票心理在選舉中相當普遍,尤其當面對的是政治素人時,選民可能更相信他所代表的政黨。但新人若是在選舉群眾大會上表現出眾,能說善道,讓人耳目一新,也很可能讓選民對他或她「一見傾心。」

上屆大選,由部長級候選人率領的行動黨競選團隊在盛港集選區意外失利,選民「貪新鮮」的心理是個主要因素。

工人黨團隊在2020年的全國大選中獲得52.13%的選票,擊敗人民行動黨團隊。(海峽時報)

22歲的陳慧詩(理工學院學生)認為,在快速發展時代,新趨勢和新一代更為獨特,在就業機會、住房和心理健康支持等領域,政府仍有改善的空間。

在選民眼中,無論政府如何積極改革求變,總還有進一步改善的空間。選民不希望見到政府自大自滿,跨年齡層選民可以在這一點上找到共識。

這次接受《聯合早報》調查的10位已達20歲的年輕人的看法顯得成熟,從另一個角度印證21歲是心智成熟的年齡,有著科學性與合理性。

首投族的考慮能夠跨越民生課題,代表著他們的眼界和訴求不完全集中在眼前和個人利益,這是一項積極訊號,朝野政黨都收到了嗎?

「從中產到破產,只隔著一個新加坡?」——新移民中產家庭生存實錄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開頭的電話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萬次閱讀
剛剛,新加坡人又能再領300新幣補貼!
2025年07月02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毫無個性,冷漠!旅遊後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鐘出國,中國製造
2025年07月02日   •   2萬次閱讀
83歲蔡瀾安葬新加坡!來看看他筆下的海南雞飯和咖喱魚頭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看看七年內,新加坡地鐵是否通到你家門口?
2025年06月29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電信公司狂推「無國界」數據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他,畢業於清華、北大、牛津、南洋理工!卻在新加坡送外賣!現已回國,加入了美團
2025年06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撕掉"最貴"標籤!新加坡的平價生存法則
2025年06月28日   •   1萬次閱讀
新柔地鐵要來了!中馬跨境火車正式進入退役倒計時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你真的適合在新加坡生活嗎?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9576次閱讀
新加坡5大數字銀行!存款消費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9576次閱讀
看慣了珍珠坊熟悉的黃綠色外牆 你喜歡它紅艷艷的新裝嗎?
2025年07月01日   •   9405次閱讀
前夫搶人!她從杭州追到新加坡,只為奪回6歲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405次閱讀
新加坡華人正在消失?為啥70%華人選印度人做官,文化輿論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208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又新高!中國超過日本,成為新加坡人首選出國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7011次閱讀
全網最全對比!新加坡公民 & PR政府福利差異,一篇看懂值百萬
2025年06月26日   •   5985次閱讀
李光耀的遺憾: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如何分開的?
2025年07月01日   •   5301次閱讀
新加坡銀行轉帳手續費大科普
2025年06月30日   •   4788次閱讀
榜鵝海岸巴士轉換站啟用,舊站即將翻新,增風扇長椅
2025年07月01日   •   4104次閱讀
蔡瀾助理回應遺產分配:少去八卦別人隱私!新加坡財富傳承的三重密碼
2025年07月01日   •   3762次閱讀
蔡瀾走了,但他藏在雲吞麵里「活過」的答案,還在人間冒著熱氣
2025年06月29日   •   3591次閱讀
忙碌、焦慮、失眠?在新加坡偷偷崩潰的成年人都在干這事……
2025年06月30日   •   3591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