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COVID-19」警告升級,已確診72起的新加坡該有大動作了吧!
新冠病毒的傳染力有多驚人,應該不需要再描述吧!
新加坡也是深受其害,看著每天都在增加的病例...說心裡不慌那是假的...
雖說有消息稱疫情將會在兩個月後結束,但是,世衛組織卻表示新冠病毒不容小覷。
並稱它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威脅,可能比恐怖主義還嚴重!
有傳染病學家指出,就算疫情過去了,病毒也很可能不會消失!
其威脅堪比恐怖主義...
根據ABC的報道,世界衛生組織警告稱,新冠狀病毒對世界是一個 「非常嚴重的威脅」!

(圖:來源自網絡)
當地時間2月12日,世衛組織在瑞士日內瓦舉辦首次抗擊新冠疫情大會時,發出了嚴峻警告。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全世界必須「清醒地將這個病毒對手視為頭號公敵」!
「病毒蔓延比任何恐怖主義行動所造成的後果都要大,這是事實。如果全世界無法及時覺醒並,並且及時重視起這次疫情,那麼我認為我們可能會因此得到教訓!」
會議當天,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約400名科學家參加了為期兩天的會議,他們審查討論了新冠病毒的傳播方式以及針對感染的疫苗。
世衛組織在大會上,確定了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疾病的英文名稱:COVID-19
「疾病的正式定名為Covid-19,拼寫方式是COVID橫槓19. 我們必須找到一個不涉及地理位置、動物、個人或人群的名稱,而且這個名稱也很一目了然,和疾病有關。」

(圖:來源自網絡)
目前,99%的病例都在中國,WHO也已經向中國派遣了一支醫療專家的團隊進行考察,以調查這種病毒。
確診病例每天的上升都是以千來計,而且疫情已經傳遍了25個國家和地區...
譚德賽為此呼籲,「現在最重要的是停止爆發並挽救生命。所有人都要團結起來!」
鍾南山院士之前曾表示,疫情的爆發和傳播可能會在四月份進入尾聲。
然而,有傳染病學家卻表示,這個病毒或將永不消失!
...
香港大學教授鬍子祺及其他研究人員,在英國《柳葉刀》雜誌上的一篇研究報告稱,由於潛伏期病例大量輸出,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主要城市不可避免地存在自主暴發的可能性。

(圖:來源自網絡)
因此,新冠病毒可能不會消失。
美國傳染病學專家阿梅什·阿達爾賈稱:「談論這個問題並非為時過早。我們知道,呼吸道病毒特別難以控制,因此我認為此次疫情讓新冠病毒成為流行性病毒的可能性非常大。」
如果新冠病毒沒能被控制,那麼將出現兩種可能的情況。
情況1:成為另一種不被在意的冠狀病毒
新冠病毒或將加入目前在人類當中流行的四種冠狀病毒(229E、OC43、NL63和HKU1)之中。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史蒂芬·莫爾斯說: 「我覺得它會成為第五種流行性冠狀病毒,人們不會太在意這類病毒。」
有分析認為,新冠病毒留下的可能性「非常高」。
明尼蘇達大學傳染病專家麥可·奧斯特霍姆說:「我們或將看見新型冠狀病毒成為另一種導致肺炎的季節性病原體。它更像是一場感冒,唯一能與之相提並論的病原體就是流感病毒。」
情況2:像流感病毒一樣在冬季反覆出現
炎熱和潮濕的季節不是流感病毒和冠狀病毒的高發期,因此,天氣轉暖加上國際社會為遏制新冠疫情擴散所做的努力,可能將使感染人數出現大幅下降。
但這並不意味著新冠病毒從此就消失了,它可能會像流感一樣每年都捲土重來。
莫爾斯教授稱:「新冠病毒可能會先讓我們經歷一場傳染病人,然後再根據自身表現,成為季節性回歸的呼吸道疾病。」
如果真的出現了第2種情況,那麼,確定新冠病毒的毒性就顯得尤為重要。
SARS病毒的致死率達到10%,而中東呼吸綜合徵病毒達到37%;流感病毒的致死率一般低於0.1%。
新冠病毒目前估計的致死率為2%,但要計算出準確數字還為時過早。
最後,無論最終發生的是上述哪種情況,新冠病毒對人類社會造成的影響將是非常深遠的...
在這樣的時刻,也更需要所有的人攜起手來,共同抗擊疫情!
...

(圖:來源自網絡)
2月15日,新加坡新增確診新冠肺炎 5例,累計72例確診。
昨天1人治癒出院,累計18例,六人仍在加護病房。
...
新加坡現在的動作有什麼變化?
會更嚴格嗎?
2月18日起,新加坡將重啟公共衛生防範診所(PHPCs)計劃。在新加坡全島900家特別指定的診所看病,只需要支付$5-$10看診費。

(圖:來源自網絡)
同時,新加坡人力部在加強對準證持有者的入境申請審查的同時也對獲准從中國返回新加坡的員工休14天缺席假的情況進行檢查。
從現在開始人力部會對從中國返回新加坡的外籍員工,進行強制性的監察。
所有從中國返回的員工必須休缺席假14天,不得返回公司,而很多正在履行缺席假的人收到人力部關於報備自己具體位置的信息。
所有收到信息的人都需要在1個小時內報備自己的當前位置。

(圖:來源自網絡)
人力部也再次強調,缺席假期間,不可以去公司,最好也不要外出。如果被人力部抽查到違反規定,將會被吊銷工作準證並永久禁止在新加坡工作。
...
之後的新加坡將會越來越嚴...
看看這些報道...



(圖:來源自聯合早報)
畢竟病毒不會馬上給拍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