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加坡做住家私教,住2000平別墅,每年去不同國家遊學」

2025年02月12日   •   1萬次閱讀

拿著不菲的薪金,住聖淘沙在2000平米的豪宅里,配備健身房、影音室、泳池,親密接觸新加坡頂尖教育資源,每年帶孩子多次去不同國家遊學,有3個保姆、司機、廚師配合工作……

富豪家庭私人教師這個職業,似乎是一腳踏進精英圈的「最佳捷徑」。

△聖淘沙別墅示意圖

但Debbie用她的故事告訴我們,這份工作的背後,藏著許多人看不見的汗水、熬煉和深刻的職業哲學。讓我們走近Debbie,聽她講述這份職業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疫情把我推上了這條路

Debbie並不是一開始就走「豪宅私人教師」這條獨特職業路線的。她之前是典型的職場達人,英語專業八級,211MBA碩士,在知名的國際早教機構一路晉升到培訓師、店長、多店督導,職業發展很穩定,前景可期。

但2022年疫情來了,教育培訓行業日漸下行,她不得不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職業方向。這時,一位新加坡的家長通過朋友聯繫到她,提供了一份充滿挑戰但待遇優渥的工作——住家家庭教師,打開了她職業發展的另一扇大門。

△聖淘沙生活環境示意圖

從日常小事中滲透教育

剛到學生家裡的那天,儘管Debbie心裡有準備,她還是被豪宅驚訝到了。2000平米的別墅,花園草坪大得能踢球,有私家游泳池、按摩房和影音室,連孩子都有專門的兒童書房。更何況,別墅坐落在聖淘沙島,走幾步就能去椰林海灘散步。

工作內容溝通起來很順利——2個需要她帶的學生,都是自己之前做早教熟悉的7歲以前的幼兒,看上去乖巧聽話。父母常常在國外出差,並不過多干涉Debbie的工作。

一開始Debbie覺得自己簡直是來到了度假天堂,但實際開始上手「工作」,她很快就意識到現實並不輕鬆。這地方對自己來說,不是來度假的。哪怕是住在一個堪比高檔度假村的地方。

Debbie的日常時間表緊湊而有序。清晨6點40,她會叫醒姐姐,督促洗漱、用餐;7點20目送她上學,然後自己前往健身房晨跑或散步。8點40,她開車送弟弟上學。而後是她寶貴的個人時間,她會去圖書館讀書,和朋友外出,這個時間段,她是Debbie自己,而不是私人家教老師Debbie。

下午3點開始,Debbie開始正式進入一天的工作。

15:00 接弟弟放學,根據事先做好的「在家學習計劃」陪弟弟畫畫、做手工、音樂律動、烘焙,給他讀書、上中文課,另外還有每周一次的游泳課、機器人編程課以及圖書館閱讀。

18:00-18:30 晚餐時間,督促好姐弟倆的就餐習慣和餐桌禮儀

18:30-20:50 安排飯後散步等休閒活動,給姐弟倆講睡前故事,陪姐姐聊天談心,直到她入睡。

21:20-22:20 這段時間是Debbie獨自工作的時間,需要整理孩子們帶回的的Journal事項,回復學校郵件,查看家校互動網站上的更新,以及和補習中心溝通。準備好第二天上學所需物品之後,再把當天孩子的情況更新到工作日記、跟遠在國外的家長溝通一下,一天的工作才正式結束。

家庭教師需要一雙慧眼

Debbie笑著說,富豪家庭教師,聽著很高級的工作,其實非常瑣碎,要把實際上落在生活里的每一件小事把控好。

這一切看似有條不紊,但每一個細節都考驗著家庭教師的敏銳觀察力與靈活應對能力。要想要工作有「進展」,需要觀察孩子對每一項活動的反應,根據反饋隨時調整學習方案,同時也總結出孩子的天賦在哪裡,再鼓勵他們去做初步的嘗試,體驗成功的滋味後建立自信心,再做進一步挑戰。

弟弟對數字特別敏感,Debbie發現他用積木搭橋時,會數得特別快,甚至自己總結出了一些規律。於是,她給他設計了數學接龍和邏輯推理遊戲,還安排了機器人編程課,進一步深入拓展他對數字的興趣。

姐姐總是對音樂感興趣。Debbie就鼓勵她試試鋼琴,不到幾個月時間,姐姐就能自信地彈出一首完整的曲子,而且享受練琴的樂趣。

「當孩子因為自己的天賦被認可變得更自信,我覺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Debbie說。

沉浸式學習的力量

在新加坡這個注重雙語教育的國際化都市,語言是Debbie的教學核心之一。一開始,弟弟的英語水平幾乎是從零開始,姐姐的單詞儲備也不多,Debbie就把整個家變成「語言遊樂場」。

她創造了沉浸式的語言環境——無論是在遊戲中還是日常對話里,英文都是主要語言。家中的學習房貼滿了卡通英文標識,散步時他們一路唱英文歌。

她還積極安排playdate,邀請英文母語的小朋友到家裡一起玩。通過真實的交流,姐弟倆的口語能力蹭蹭地往上漲。

跟家長溝通過程中,Debbie發現他們對中文也相當重視。在新加坡,許多就讀國際學校的孩子中文能力較弱,因此她刻意在日常中保持部分中文對話,為孩子們還原中文生活語言環境。這種雙語教育模式,使得兩個孩子不僅在英文表達上如魚得水,在中文學習上也有顯著進步。

旅行中見世界,見自我

除了日常的學習,Debbie還在家長的支持下,帶著姐弟倆去了很多地方。日本、香港、杜拜、泰國……這些旅程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見聞,也讓他們在真實的世界中學會與他人和環境互動。

讓她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獨自帶著三歲9個月的弟弟從新加坡到香港,再北上廣州和福建旅行。 當時小狀況不斷:處在紙尿褲截斷期的弟弟在飛行途中尿了褲子,到福建武夷山的第二天又突然發熱,但這些問題都在Debbie沉穩處理中一一化解,並未影響他們享受這次旅行。

那些出行前只在睡前故事裡讀到的中國風景,此刻都一一化為親身體驗。弟弟登上了「小蠻腰」,坐上特別的平轉摩天輪,參觀了李小龍故居,觀看粵劇表演,遊覽祖國的青山綠水。

旅途中,弟弟主動討論下一個目的地、距離、交通工具及行程安排,和Debbie交流當天的感受,像朋友一樣一路互相照應。

雖然有刻意引導,但Debbie還是驚訝於不到4歲的弟弟的成長:「他小小的腦袋已經開始在丈量這個世界了,小小的身體里流淌出來的能量也溫暖了我。」

△北京和西安之行,姐姐試著做了扎染

教育和成長的意義,往往藏在這些不起眼的小細節里。

作為一個家庭教師,Debbie對「帶著任務的旅行」——遊學,有著自己的認知。她認為旅行的核心不僅在於景點,而在於「關係」——與城市、陌生人、家人以及自己的關係。這種關係的認知在每次旅行中被不斷深化。

在她帶著孩子們在地圖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時,當她讓姐弟倆自己與當地人簡單交流時,當她們一起體驗當地傳統手工藝品製作時,不同文化、從細節中感受世界的廣度和多樣性,自然而然地深深刻在了姐弟倆的腦海中。

Debbie還總結了自己的「遊學安排的理論基礎」——孩子對自己與世界的「關係」的認知,就是在一次又一次與世界真實碰撞中塑造出來的,也是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識不可缺少的部分。

△日本之旅,帶姐姐體驗了摺紙藝術,觀看了藝術展

除了

KPI專項任務

Debbie的另一個重要任務,是幫孩子們申請新加坡頂尖國際學校。這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申請開放日的半年前,她就開始密切關注學校官網,收集孩子們的日常素材,比如弟弟玩樂高的邏輯能力,姐姐鋼琴演奏時的專注力,甚至用視頻和照片剪輯成一段生動的「自我介紹短片」。她還設計了模擬面試場景,幫助孩子在語言表達和社交能力上都自信滿滿。

儘管過程繁瑣且壓力大,但她用這樣分階段完成任務的策略,最終幫助兩個孩子順利被心儀的學校錄取。

強大的內心力量

作為一名住家教師,Debbie也有著自己的職業挑戰。她既需要融入家庭,成為孩子們最信任的朋友,又需要在家庭與私人空間之間找到平衡。「住家的情況很難有明確的私人時間和空間去做徹底的放鬆,有時候也會感到自己被邊緣化。」

就像她自己說的那樣,「富豪家庭的私人教師並不那麼悠閒美好,想要把這份工作做好,需要強大的心力做支撐。你需要深入到家庭里,在模糊的邊界中找定位,在多方的關係中找到平衡,然後引導孩子們去覺知和成長。」

住在僱主家裡,家庭教師的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幾乎不存在。孩子晚上哭了找她,早上賴床不起來也是她負責。同時,還得處理好和家長、保姆、司機的協作。「比如保姆負責生活起居,但孩子更依賴我,這時候怎麼分工,就得靠默契和溝通。」

為了不被壓力擊垮,Debbie給自己定了一些「放鬆規則」:每天散步、冥想,周末抽時間和朋友小聚,甚至短途旅行。「讓我自己『充滿電』,才能更好地陪伴孩子。」

當被問及未來的職業規劃時,Debbie坦言這份工作雖然帶給她許多成長,但其割裂感也讓她難以長期堅持下去。她感慨道:「認識的私人教師中,很少有人能在一個家庭工作超過一年。即便暫時遊刃有餘,也未必會選擇長期留下。」

尾聲:一段特別的緣分

「孩子們對我的信任,是支撐我堅持下來的最大動力。」 任何人的相遇本就是很奇妙的緣分,更不用說是日夜參與到彼此的生命中一千多天的際遇。Debbie感恩這份機緣,感恩家長對她的信任,也以曾經托舉過孩子們的成長為榮。

1/2
下一頁
「從中產到破產,只隔著一個新加坡?」——新移民中產家庭生存實錄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2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開頭的電話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毫無個性,冷漠!旅遊後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剛剛,新加坡人又能再領300新幣補貼!
2025年07月02日   •   2萬次閱讀
83歲蔡瀾安葬新加坡!來看看他筆下的海南雞飯和咖喱魚頭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鐘出國,中國製造
2025年07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看看七年內,新加坡地鐵是否通到你家門口?
2025年06月29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電信公司狂推「無國界」數據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他,畢業於清華、北大、牛津、南洋理工!卻在新加坡送外賣!現已回國,加入了美團
2025年06月26日   •   1萬次閱讀
撕掉"最貴"標籤!新加坡的平價生存法則
2025年06月28日   •   1萬次閱讀
新柔地鐵要來了!中馬跨境火車正式進入退役倒計時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你真的適合在新加坡生活嗎?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9576次閱讀
看慣了珍珠坊熟悉的黃綠色外牆 你喜歡它紅艷艷的新裝嗎?
2025年07月01日   •   9405次閱讀
新加坡5大數字銀行!存款消費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9405次閱讀
前夫搶人!她從杭州追到新加坡,只為奪回6歲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234次閱讀
新加坡華人正在消失?為啥70%華人選印度人做官,文化輿論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208次閱讀
全網最全對比!新加坡公民 & PR政府福利差異,一篇看懂值百萬
2025年06月26日   •   5985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又新高!中國超過日本,成為新加坡人首選出國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5472次閱讀
李光耀的遺憾: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如何分開的?
2025年07月01日   •   5301次閱讀
新加坡銀行轉帳手續費大科普
2025年06月30日   •   4788次閱讀
榜鵝海岸巴士轉換站啟用,舊站即將翻新,增風扇長椅
2025年07月01日   •   4104次閱讀
蔡瀾助理回應遺產分配:少去八卦別人隱私!新加坡財富傳承的三重密碼
2025年07月01日   •   3762次閱讀
忙碌、焦慮、失眠?在新加坡偷偷崩潰的成年人都在干這事……
2025年06月30日   •   3591次閱讀
蔡瀾走了,但他藏在雲吞麵里「活過」的答案,還在人間冒著熱氣
2025年06月29日   •   3591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