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擁擠人死後何去何從?新加坡掘數千座墓建高速,多數無人認領

2019年01月04日   •   4萬次閱讀

據《南華早報》1月3日報道,新加坡將拆除武吉布朗公墓(Bukit Brown cemetery),挖掘4000多座墳墓以修建新的八車道高速公路。隨後,一場不同尋常並且聲勢浩大的運動迅速展開,以拯救這座現代城市僅存的最後的歷史文物之一。

這處墓地里大約有10萬座墳墓,其中包括數百名早期中國移民。它被城市花園和高樓大廈包圍著,被認為是日本占領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遺蹟。雖然這個墓地在近50年前就關閉了,但是後人仍然會去這裡祭奠他們的祖先。在不久的將來,人們再也不能到此處祭拜他們的祖先了,因為政府計劃在2030年之前拆除武吉布朗公墓。

Darren Koh說:「這是一個活生生的博物館啊!現如今許多墓地被拆除,我們失去了很多歷史遺產,所以我們被迫採取行動,拯救武吉布朗。」

新加坡約有560萬人口,面積相當於紐約市的五分之三,人口預計到2030年將增至690萬。這個島國長期以來一直在填海造地,並計劃將更多的交通、公用事業和存儲設施轉移到地下,騰出空間用於住房、辦公室和綠化。它還為房屋和高速公路的建設拆除了幾十個墓地。

「在土地稀缺的新加坡,規劃長期土地使用常常需要我們做出艱難的決定,」新加坡城市再發展局(URA)和土地運輸管理局(LTA)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官員們表示,自1991年以來,武吉布朗公墓一直被指定用於住宅用途,儘管政府致力於「保留和保護我們的自然和歷史遺產,但我們也需要平衡它與住房等其它需求」。

中國人傳統上認為,死人必須下葬,沒有合適的下葬,人的靈魂不會得到安息,而是會像「餓鬼」一樣四處遊蕩。但從香港、台灣到中國大陸,在越來越擁擠的城市裡,這種埋葬方式已經發生了變化。

傳統的墓地被火化所取代,骨灰龕被用來存放骨灰。就在哥倫拜利亞變得擁擠不堪的時候,市政府鼓勵人們將骨灰撒在海里、林地或公園裡。

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地理學家Lily Kong曾在2012年的一篇關於埋葬儀式的論文中寫道:「墓地是一種浪費空間的表現,要擺脫墓地埋葬的做法,需要重大的文化轉變。在許多方面,可以說這種轉變已經發生了。」

1998年,新加坡宣布了一個為期15年的埋葬期,在此之後,屍體會被挖出來,火化或埋葬在小塊土地上。

香港雖然連骨灰龕場的空間都快用完了,但還是有6年的埋葬期。台灣也有類似的限制,長期以來一直鼓勵火葬和生態葬禮。

2014年,中國有關部門表示,他們的目標是到2020年底火化率接近100%。他們還鼓勵人們在網上悼念逝者,在網上,家人可以為逝者建立一個網站,並提供虛擬的鮮花、香和酒,包括在每年一度的清明節期間。家家戶戶都在這一天掃墓,帶來食物和飲料,燒香和紙錢,讓祖先來世過得舒舒服服。

在武吉布朗公墓4153個墳墓被掘出後,新加坡人在社交媒體上集會,數百人聚集在墓地。這座墓地點綴著墓碑,墓碑上的中文碑文在熱帶雨林和茂密的灌木叢中逐漸消失。它被列入世界古蹟觀察(World Monuments Watch)的名錄。

聯合國文化權利特別報告員寫信給政府,要求政府保護武吉布朗公墓非凡的自然、文化和歷史遺產。但無濟於事。這些墳墓還是被挖掘出來了,新的洛尼高速公路的第一段於10月底通車。

「我們不應該總是在遺產和發展之間做出選擇,」克萊爾·利奧(Claire Leow)說。她也是武吉布朗公墓慈善機構的志願者,她提到了一些已經消失的老中心和其它地標建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火化;因此,我們更有理由把武吉布朗作為所有人的公共空間來保護。」

新加坡的很多地方都建在古老的墓地上,包括該市主要的購物中心烏節路(Orchard Road)。

比達達里公墓清理了10萬多座基督的墳墓,用於修建新住宅區。而喬亞楚康公墓——新加坡最大也是唯一的活躍墓地,將清理8萬多座墳墓,用於擴建空軍基地。

在武吉布朗公墓遺體被挖掘出來火化。骨灰被放在骨灰瓮里,骨灰瓮被放在骨灰龕里。但當局首先徵詢了家族成員和歷史學家的意見,同意以這樣一種方式留下它們。

「如果沒有文獻和研究,就很難評估受到威脅的遺產價值,做出明智的決定,」領導這項工作的東南亞研究所(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研究員Hui Yew-Foong說。「如果政府確實決定拆除墓地,但至少要為子孫後代留下一個良好的記錄。」

利奧表示,超過三分之二的挖掘出的墳墓沒有認領,因為死者的親屬已經去世或被遺忘。其中一座墳墓在被確認之前,被遺忘了60年,沒有留下任何標記。

40歲的新加坡人Norman Cho在一篇關於武吉布朗的博客文章中寫道:「最後,我可以給我祖父的墳墓起個名字。」正是這些時刻給了利奧希望。

她說:「墓地不應該被看作是對空間的浪費,而是我們歷史和文化的一部分。失去它們,我們就失去了一點點自我。」

新幣兌人民幣又新高!中國超過日本,成為新加坡人首選出國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剛剛,新加坡人又能再領300新幣補貼!
2025年07月02日   •   3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鐘出國,中國製造
2025年07月02日   •   3萬次閱讀
「從中產到破產,只隔著一個新加坡?」——新移民中產家庭生存實錄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3萬次閱讀
事關准證、匯款、出入境!7月,這些大事將影響全島604萬人
2025年07月03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毫無個性,冷漠!旅遊後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萬次閱讀
83歲蔡瀾安葬新加坡!來看看他筆下的海南雞飯和咖喱魚頭
2025年06月30日   •   2萬次閱讀
看看七年內,新加坡地鐵是否通到你家門口?
2025年06月29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電信公司狂推「無國界」數據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這麼小,抵抗有什麼用?擋得住嗎?
2025年07月04日   •   1萬次閱讀
新柔地鐵要來了!中馬跨境火車正式進入退役倒計時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你真的適合在新加坡生活嗎?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1萬次閱讀
看慣了珍珠坊熟悉的黃綠色外牆 你喜歡它紅艷艷的新裝嗎?
2025年07月01日   •   9747次閱讀
新加坡巴士上丟東西怎麼找回來?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7月03日   •   9576次閱讀
前夫搶人!她從杭州追到新加坡,只為奪回6歲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576次閱讀
黃循財喊你領錢了,這些人最高可領800元
2025年07月03日   •   9063次閱讀
新加坡華人正在消失?為啥70%華人選印度人做官,文化輿論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721次閱讀
新加坡前內閣部長將出任南洋理工大學高級顧問
2025年07月04日   •   7011次閱讀
從清北到牛津再到南洋理工博士,在新加坡送外賣的背後真相
2025年07月02日   •   7011次閱讀
在新加坡購買彩票指南!手把手教你
2025年07月02日   •   7011次閱讀
新加坡組屋區要開通無人巴士了!中國造,靠譜嗎?司機怎麼辦?
2025年07月03日   •   6669次閱讀
最新!新加坡儲蓄券VS國庫券VS定存!哪種方式收益最高?
2025年07月03日   •   6327次閱讀
新加坡人300新幣補貼!申請和使用完整流程一文看懂
2025年07月05日   •   6327次閱讀
李光耀的遺憾: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如何分開的?
2025年07月01日   •   5985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