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國際數學與科學趨勢研究(TIMSS)揭曉了2023年度的研究成果。
結果顯示,新加坡小學四年級和中學二年級的數學與科學評估均領先全球,展現其學生卓越的數理能力。
TIMSS 2023
TIMSS是評估全球四、八年級學生數學與科學成就的項目。2023年,59國及6基準實體參與四年級評估,涉及12016校359098生;44國及3基準實體參與八年級評估,涵蓋8786校297262生。新加坡有6530名四年級和4772名八年級學生被選為樣本參與。
小學四年級數學、小學四年級科學、中學二年級數學、中學二年級科學,新加坡在所有這些類別中都位列第一。
那麼,這一排名的依據是什麼?新加坡學生又是如何取得如此佳績的呢?
與2019年比,新加坡小學四年級學生科學進步,數學略降但仍遠超國際水平。
新加坡學生應用和推理能力強,擅長用數學物理概念解決複雜問題,且對環境知識有深刻理解,特別是在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
與四年前相比,新加坡學生對數學和科學更有信心,認同自己數理成績優異的中二學生比例從25%升至30%。
01 新加坡的數學教育
新加坡數學確實有著一套非常成熟且備受讚譽的教學結構。
新加坡數學教學注重基礎概念理解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
在新加坡,學生在TIMSS和PISA等國際權威數學能力測評中始終名列前茅。
現在全球有超過40多個國家把新加坡數學作為教材。
在中國,新加坡數學同樣受到歡迎。
中國數學在計算和技巧上表現出色,但在理解概念和培養思維上有待加強。
新加坡數學融合了中西特色,既保持與中國數學相近的難度進度,又接軌英美數學思維與英語表達。
02 新加坡的科學教育
在新加坡,幼兒園的孩子們就已經通過參觀、繪本、活動等生動形象的方式普及了科學的最基礎知識。
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孩子就會以正式的學科方式進行體系化學習。
新加坡的高綠化率便於孩子們接觸自然學習科學,學校會安排學生親身體驗養蟲種菜。
03 課程特色
01 全面的探索
新加坡小學科學課程大綱按照「知識,理解和應用、技能與過程、道德與態度」三個領域確定課程內容。
02 注重實驗學習
課程的大約20%的時間和分數是專門用來進行實驗的。這個比例與國際文憑(IB)考試相當,並超過了通常只在這方面投入10%到15%的高級課程(AP)。
03 強調開放式問題
這些開放式問題有助於學生在更年輕時掌握高級科學技能,如數據分析、建模、預測,以及實驗設計與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