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在新加坡全島50個私人住宅的170個單位非法提供短期住宿,四家公司和兩名公司高層被市區重建局起訴。

📍 涉案概況分為兩起主要案件:
🏢 International Service Apartments 案(3月25日開庭) 涉案人員與公司:
公司:International Service Apartments
被告高層:
朴賢芬(38歲,中國籍)——副執行長,面對 8項控狀
劉德明(59歲,中國香港籍,新加坡永久居民)—董事,10項控狀
李明芳(60歲,馬來西亞籍,新加坡永久居民)—董事,10項控狀
公司本身:面對 9項控狀
控罪詳情:
控狀總數:共 37項
違規時間:2017年至2024年
違規地點:包括聯邦道、史德林路、杜佛坡等多個地區
違規行為:未經批准提供少於三個月的短期住宿,賺取租金

🏘️ 多公司聯合非法短租案(7月1日公布) 涉案公司與人員:
📌 案件(7月1日開審)
公司:
MR Singapore Pte Ltd
Metro Relocations Pte Ltd
Cleaning Centre Pte Ltd(前稱 Metro Relocations (Robin) Pte Ltd)
涉案人員:
蔡雲達(44歲,公司董事,Chua Yun Da / James Chua Jr)——90項控狀
單位:22個私宅項目共 90個單位
📌 案件(6月17日開審)
公司:ST Hospitality Pte Ltd
涉案人員:
吳慶鴻(47歲,前首席營運官,Joshua Goh Keng Hong)——80項控狀
單位:28個私宅項目共 80個單位

控狀總數:
兩起案件合計:340項控狀
每項控狀最高可判罰款 20萬元
📜 法律與政策背景
根據《規劃法令》,私宅的最短出租期為3個月。
目的在於:
保持社區的居住性質與穩定性
防止頻繁換租帶來的安全與噪音等問題
⚖️ 市建局(URA)立場
高度重視非法短租問題
將持續執法打擊違例者
鼓勵公眾舉報可疑短租行為(通過官網反饋,資料保密)
💰 潛在處罰
每項控狀最高罰款:20萬新元
若所有控狀成立,涉案公司與人員或將面臨巨額罰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