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要取得良好的發展,擁有受過優良教育的民眾和訓練有素的員工並不足夠,因此學生在學校里除了學習知識,也須培養正確的價值觀。「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
李顯龍總理近日在出席宏茂橋德義區教育儲蓄獎勵金頒獎禮致辭時指出,新加坡人得對周遭的世界有更好的了解,培養國民與社群意識,並具備克服困難的韌性與毅力,以便捍衛自己,在這個世界上上立足昌盛。

圖片來源:Facebook@leehsienloong
————「這不只取決於學生在學校里學到的知識,還有必不可少的價值觀,例如關心同學和同胞、願意為共同利益貢獻,以及為新加坡感到自豪。」
要取得良好發展
不能只靠學校里學到的知識
時代向前發展的一大動力就是跳脫框架的思維方式。如今,各國都致力於在教育上進行革新,讓學生能夠順應當前的發展趨勢,最終成為各行各業的掌舵人。
新加坡每年在教育上的投入是其他各國望塵莫及的,政府和國民的關注讓新加坡教育始終走在探索的最前沿。
在所有幫助孩子發展成長的方式中,體驗式學習或戶外教育是新加坡中小學教育中最出彩的一種。
讓學習走出課堂, 新加坡重點發展的戶外教育!

戶外教育 聯繫的方式越來越多,人們之間的距離卻越來越遠,這是很多人當前的社交網絡下面臨的現狀。而戶外教育就是解決這一情況的良藥。
戶外教育不僅促進學生的身體發育,而且還關注個人,社會和自我意識的發展,幫助學生與社會,他人以及自然建立聯繫。
事實上,新加坡中小學都會有自己各具特色和主題的戶外教育活動。
案例1 製作橙子煎蛋
新加坡瑪麗蒙女校(Marymount Convent School)就有它的戶外教育計劃(OEP),該計劃旨在幫助學生提高社交能力,同時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獨立性。

Marymount Convent School
學校OEP課程的亮點是讓學生在成長的冒險中學會堅持和勇氣,因為她們需要面對的是挑戰和障礙,例如自己製作筏子協同合作划過游泳池,在懸索上以60公里的時速「飛起來」。
冒險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機會,讓他們開始了解基本的生存技能,開始承擔起對自我,他人以及環境的責任和感情,並開始在一系列的活動中建立起自己的領導能力。
案例2 以60公里時速滑行
學習根據地圖尋找道路,學習生存技能,烹飪,攀岩和其他多樣的體驗,這些經歷不會在課堂環境中出現。

她們一起行動,面對困難一起努力,互相鼓勵,砥礪前行,這些點點滴滴的經歷都會成為她們未來最珍貴的回憶和財富。
最重要的是,在這些戶外教育活動中,孩子們能夠走出教室,站在陽光下茁壯成長,他們會將戶外教育中的收穫帶回到現實生活中,慢慢成長為一個獨立有想法、堅強勇敢、善良有責任心的孩子。
案例3 測試自己設計和建造的船
對於孩子在戶外活動中的轉變(自我管理和責任心),父母也注意到了。
學校學生索菲亞表示:「從營後回來的日子,媽媽說我變得更加獨立,飯後主動打掃,沒有提醒我做作業。我和朋友們一次又一次地在戶外露營,我們甚至忘記了玩手機。」
案例4 價值觀建設
不僅如此,新加坡小學也會通過各種課外體驗活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圖片來源:The Straits Times
在新加坡聚英小學(Juying Primary School)的籃球場邊上的籬笆上可以看到一片片飛舞的「蝴蝶」!這些蝴蝶是學校為了宣傳推廣環保理念,號召學生、老師、工作人員和家長們一起用回收的飲料包裝一起剪出來的。
這個浸潤著孩子們、學校教職工和家長們汗水的作品也刷新了新加坡紀錄大全(Singapore Book of Records)的記錄,成為新加坡最大的飲料包裝製成的「蝴蝶」展示品。
在這些離開教室的日子裡,孩子們真切的在生活中汲取養分,用實踐讓成長茁壯。

圖片來源:National Youth Council
他們一起行動,面對困難一起努力,
互相鼓勵,砥礪前行,這些點點滴滴的經歷,
都會成為孩子們未來最珍貴的回憶和財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