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在Gen AI事件中申訴成功的學生之後,另一名捲入此事的南洋理工大學學生聲稱,儘管他們坦誠地表示AI在背景研究中的使用有限,但他們的上訴仍被駁回。
該學生聲稱,他們因誠實而受到懲罰,因為學校將關注點從虛假引用指控轉移到了AI的使用上。
事件回顧
近期,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一門「健康與政治」課程爆出生成式AI(GenAI)學術爭議。
早在6月22日,NTU就聲明,三名學生因論文中被發現出現虛假數據、假文獻及無效連結,經調查後直接判零分。
這場風波中,確實也有人成功洗脫嫌疑:另一名學生在6月24日發文稱,經過校方聽證會後已被判定並未使用GenAI,不算違規。不過她的成績仍在複審中。
相比之下,另一位同樣在此事件中被調查的學生卻沒這麼幸運——甚至因為「太誠實」而付出了沉重代價。

NTU校內一景 來源:TOC
坦白用AI調查背景,被判違規
6月26日,這名申訴失敗的學生在Reddit髮長文爆料。他透露,在6月25日的聽證會上,自己正式被告知申訴失敗,維持零分。
令人震驚的是,他並未用ChatGPT代寫論文,而只是在選題階段,用ChatGPT問了五個很普通的大方向問題,相當於Google檢索背景。
他強調:「ChatGPT的回答一個字都沒用在我的3000字論文里,每個字都是我自己寫的。」
他表示,當調查剛開始時,指導老師Sabrina Luk就問他是否用過AI。他選擇坦誠回答,說自己在確定選題前有用ChatGPT查過資料。此後,校方也拿到了他的完整聊天記錄與論文,確認兩者內容毫無交集。
校方堅持判零分:AI禁令上限不明
然而,在聽證會上,另一位老師Chia Wai Mun卻表示:即便只是研究階段,也不能用AI,因為作業指示中寫著「不得在論文生成過程中使用AI」。
該學生質疑:「從未要求我們簽署學術誠信聲明去明確禁止AI,只有模糊的一句。這句話到底是只禁止寫作階段,還是連早期查找方向都不行?」
在他看來,多數同學都不會把那句話解讀為連背景搜索都禁用。
誠實應對反被懲罰
學生更透露,自己在聽證會上追問:「如果其他同學也做了同樣的事,是不是都會被罰?」
老師的回答竟然是:「我不是在責怪所有人,我只責怪你。」
他悲憤地寫道:「所以我得到的結論就是——在NTU,誠實不是最好的政策。我因為坦白而被處罰,而不是因為我真的有失誠信。」
網民質疑校方態度
這則爆料在網絡上引發熱議,大量網友認為校方過度反應。
有人質疑:「Google現在都內置AI總結了,照這樣說,用Google搜論文資料也應該被零分吧?」

網友質疑該如何區分Google與AI的區別 來源:Reddit
另一位人士則批評稱,他們認為這種對技術工具的態度過於謹慎。
他們為什麼這麼害怕科技?要寫一篇條理清晰、研究透徹、經過深思熟慮的文章,光靠ChatGPT是不夠的。他們真的認為AI能寫出優秀、準確、邏輯清晰、富有洞察力的文章嗎?

網友認為AI難以寫出能與人類比肩的優秀文章 來源:Reddit
一些用戶猜測,南洋理工大學可能更希望學生完全依賴傳統方法,然而,這種期望被認為與當今的學術現實脫節。

網友認為,NTU傾向於讓學生使用實體書 來源:Reddit
另一位網友表示失望,因為 NTU 似乎更注重嚴格的規則執行,而忽視了教育目的。
他們還補充說,南洋理工大學所推行的政策似乎與學生進入職場後的預期目標背道而馳。

網友評論 來源:Redd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