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乾不淨吃了沒病」真有其事! 專家:玩泥巴的孩子不容易生病

2024年11月08日   •   7524次閱讀

如果你在沙灘上觀察,你可能看過西方寶寶在玩沙子時有時會偷吃一口沙,身旁的父母不會太在意,甚至只是一笑而過,讓寶寶自己把沙子吐出來。

相較之下,一些亞洲國家的父母可能會更加保護孩子,絕對不會讓寶寶有機會把沙送到嘴邊,有的甚至會擔心他們弄髒衣服,或者擔心沙灘上的衛生問題,而不讓他們玩泥沙。

玩泥沙和泥巴,究竟對孩子好不好?

有科學證據表明,接觸泥土中的微生物實際上其實有助於兒童增強免疫系統,甚至可能降低他們患過敏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風險。

泥漿不僅僅是土壤和水的混合物,這是一個充滿微生物群的複雜生態系統。一克土壤可以容納多達100億個微生物,可能有數千種類的微生物。

接觸微生物對兒童免疫系統的發育有很多好處。例如,土壤中常見的脆弱擬桿菌(Bacteroides fragilis)。

脆弱擬桿菌能彌補人體本身DNA的不足,可以釋放消炎物質,幫助免疫系統保持平衡以及有助於免疫系統發揮功能。

微生物可以「教育」人體免疫系統

泥土中的多樣化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等)在我們的健康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對於兒童的免疫系統發育非常關鍵。

在兒童時期,免疫系統的適應力特彆強。當孩子在泥土中玩耍時,他們會接觸到大量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提供了免疫系統的「訓練」,幫助它更準確地識別哪些是需要抵抗的潛在威脅,哪些是無害的物質。譬如,對花粉或食物顆粒等無害物質要「置之不理」。

通過與這些微生物接觸,免疫系統能夠更好地建立耐受性,並預防過度的免疫反應。

相反,如果孩子從小生活在過度清潔的環境中,接觸微生物的機會就會減少,可能會導致免疫系統缺乏訓練,缺乏這樣的訓練可能會使免疫系統變得更弱。

這也是為什麼如今越來越多的專家強調,讓孩子多接觸自然環境(如泥土、植物和動物)對於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在韓國,Ajumma和Ahjussi(韓語:大嬸大叔的意思)也愛這種接觸微生物的方式。

紅螞蟻剛從釜山回國,遊玩當地的市民公園,裡頭的沙坑和紅泥區域除了有小孩子在玩沙,還有不少老人家光著腳在沙上走路。

後來問了當地人,原來這是一種很受歡迎的鍛鍊方式,因為沙子和泥土的柔軟質地可以起到天然的足底按摩作用,幫助刺激腳部的神經末梢,增強血液循環,同時減輕關節壓力。

這種「接地氣」療法也讓許多老年人覺得更加貼近自然,同時也是一種天然的「微生物近距離接觸」。

城市孩子少接觸微生物,免疫系統沒「訓練」機會?

幼兒園Blue Lion Preschool的孩子在學校里玩泥巴。(海峽時報)

根據衛生假設,隨著社會變得更加城市化和衛生化,我們的免疫系統被剝奪了正常發育所需的微生物挑戰。

這可能會導致免疫系統變得過度敏感,將花粉或灰塵等無害物質誤認為是危險的入侵者,從而引發過度的免疫反應。這種過度敏感性會導致各種過敏症狀,比如哮喘、濕疹或花粉熱。

在新加坡,就有約五分之一的兒童和十分之一的成年人患有濕疹。

在衛生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例如很少接觸動物或大自然的城市)患哮喘和食物過敏等疾病的可能性高出 50%。

研究甚至表明,在微生物暴露水平高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比如農場或有寵物的家庭,患過敏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能性更小。

英國約克聖約翰大學的副教授以及免疫學家Samuel J White和該校負責創新和知識交流的副校長Philippe B Wilson在The Conversation上發表了一篇文章。

他們指出,這種現象的一個解釋是「衛生假設」。該假設認為,在一個非常清潔、消毒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接觸微生物的機會較少,因此免疫系統缺乏足夠的「訓練」。這樣一來,免疫系統在遇到無害物質時,可能會產生過度反應,導致過敏和炎症。

微生物暴露還幫助兒童發展調節性T細胞,這些是控制免疫系統如何應對外來入侵者的白細胞。T細胞還可以防止自身免疫反應。

另外,缺乏微生物接觸,特別是在兒童早期,也可能增加患普通感冒和其他兒童疾病的可能性,因為免疫系統沒有得到適當的訓練來處理日常病原體。

而且,如果沒有定期的接觸微生物,免疫系統可能會攻擊自身免疫系統,這可能會導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展,如1型糖尿病或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

多發性硬化症是一種免疫系統疾病,引發中樞神經系統慢性發炎,進而影響身體功能。

玩泥巴的其他好處

孩子在烏敏島玩泥沙,接近大自然。(聯合晚報)

玩泥巴不僅僅是一項髒亂的戶外活動,它提供了感官體驗,比如嗅覺和觸摸不同的質感,這些都能刺激了大腦的發育,增強情緒堅韌性。

感官活動(如玩泥巴)可以減輕兒童的壓力,這是維持免疫系統良好運作的另一個關鍵因素。

研究還表明,母牛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vaccae)是一種常見於土壤中的細菌,可以減少炎症,甚至改善情緒。它通過影響血清素(一種關鍵的神經遞質)的釋放來做到這一點。

在動物研究中,接觸母牛分枝桿菌導致壓力和焦慮症狀減輕。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類似的影響也可能發生在人類身上。

此外,在戶外玩耍本身就是一種體育活動,通過促進更好的血液循環和刺激免疫細胞的產生,進一步支持免疫健康。

有些家長可能會擔心在泥里玩耍的衛生風險,專家建議說,可以選擇乾淨的區域玩泥巴,確保孩子在不太可能被動物糞便或有害化學物質污染的地方玩耍。而且不能只玩一次,要定期反覆玩泥巴,才能有效地接觸有益微生物,建立一個更強大的免疫系統。

專家也強調說,玩泥巴後,一定要洗手降低感染風險,這有助於防止有害細菌進入身體,但同時又能保持與微生物的健康接觸。

有孩子或孫子的你,聽完專家的意見後,會考慮讓孩子多玩泥巴和沙子嗎?

新加坡總理剛坐穩大位,先來中國待5天,李顯龍早已安排好一切
2025年06月25日   •   2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開頭的電話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萬次閱讀
洗手池洗拖把、菜里驚現青蟲、托盤酸臭難聞、老鼠橫行……你敢在這樣的新加坡食閣吃飯嗎?
2025年06月25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毫無個性,冷漠!旅遊後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萬次閱讀
83歲蔡瀾安葬新加坡!來看看他筆下的海南雞飯和咖喱魚頭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看看七年內,新加坡地鐵是否通到你家門口?
2025年06月29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電信公司狂推「無國界」數據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新柔地鐵要來了!中馬跨境火車正式進入退役倒計時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撕掉"最貴"標籤!新加坡的平價生存法則
2025年06月28日   •   1萬次閱讀
他,畢業於清華、北大、牛津、南洋理工!卻在新加坡送外賣!現已回國,加入了美團
2025年06月26日   •   1萬次閱讀
全島Money changer匯總!新幣兌換這13種貨幣最划算!兌人民幣5.56~
2025年06月25日   •   9576次閱讀
前夫搶人!她從杭州追到新加坡,只為奪回6歲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063次閱讀
新加坡5大數字銀行!存款消費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8892次閱讀
「從中產到破產,只隔著一個新加坡?」——新移民中產家庭生存實錄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8721次閱讀
新加坡華人正在消失?為啥70%華人選印度人做官,文化輿論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037次閱讀
全網最全對比!新加坡公民 & PR政府福利差異,一篇看懂值百萬
2025年06月26日   •   5985次閱讀
新加坡 vs 中國 vs 大馬 2025生活成本全對比
2025年06月25日   •   5643次閱讀
你真的適合在新加坡生活嗎?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5472次閱讀
新加坡銀行轉帳手續費大科普
2025年06月30日   •   4617次閱讀
新加坡中介的潛規則你知道嗎?如何破局?
2025年06月25日   •   4446次閱讀
餐館不提供免費自來水原因五花八門 有哪些是你能接受的?
2025年06月25日   •   4275次閱讀
蔡瀾走了,但他藏在雲吞麵里「活過」的答案,還在人間冒著熱氣
2025年06月29日   •   3420次閱讀
忙碌、焦慮、失眠?在新加坡偷偷崩潰的成年人都在干這事……
2025年06月30日   •   3249次閱讀
看慣了珍珠坊熟悉的黃綠色外牆 你喜歡它紅艷艷的新裝嗎?
2025年07月01日   •   3078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