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我辭掉國內的工作,帶著孩子來到新加坡,成為了新加坡陪讀媽媽中的一員,孩子順利入讀澳洲國際學校一年級。
三年後,孩子完全融入了新加坡學校,我完成了碩士,即將開始自己的博士學習。
我的第一學歷很普通,得益於了解得信息比較多,也提早進行了規劃。受新加坡留學網的邀請,分享一下我的陪讀媽媽升學經歷。
↓↓↓
剛來新加坡陪讀的那段時間,我的生活重心完全放在孩子身上,接送、輔導、安排課外活動,忙得腳不沾地。可是,一年後,我發現孩子的生活和學習都步入了正軌——他交到了新朋友,適應了國際學校的節奏,甚至學會了獨立完成作業。我的陪讀生活也因此發生了轉變。
01 我該為自己做點什麼?
說實話,當孩子不再需要我時時刻刻盯著時,內心突然空了下來。一天至少有4-5個小時的空餘時間,看書、做飯、逛街,生活平靜卻少了點「意義」。正是在這個階段,我認識了陪讀圈裡的另一個媽媽。
她是國內專科畢業,來新加坡後,不僅陪讀,還開始了自己的碩士學業,成功申請到一所世界排名前200的大學。陪讀媽媽如果邊陪讀邊讀碩士的話,只用支付學費,沒有額外生活費支出,還能兼顧得上孩子。
她讓我頓時有了目標:「與其浪費這些空餘時間,不如利用起來也去讀個碩士,為自己,也為孩子做些有意義的事。」
02 新加坡碩士申請
我是國內普通本科畢業,其實一直有讀碩士的想法。大四考研失敗,後來很快結婚生子,國內考研競爭越來越激烈,加上家庭和工作的牽絆,一直沒有機會。如果能在新加坡讀碩士,世界排名比國內學校好,還不用參加入學考試。
經過調研和與中介溝通,我選擇了新加坡本地學校和英國大學合作的碩士項目,因為它學費不算高、課程靈活,對英文要求也不高,非常適合像我這樣的陪讀媽媽。
上課期間,我發現自己不僅充實了生活,還重拾了學習的樂趣。更重要的是,孩子看到我在上課學習後,也變得更加自律。他會主動問我:「媽媽,你的作業寫完了嗎?」身教大於言傳,我覺得在學習和成長中給孩子樹立榜樣,比單純說教更有用。
03 從碩士到博士,成長不停步
碩士畢業後,我的學習之路並沒有停止。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我申請了新加坡的教育學博士項目,沒想到居然順利拿到錄取通知書!未來3-4年,我將繼續深造,目標是在孩子小學畢業時候完成博士學位。
在這條陪讀路上,我不僅陪伴了孩子的成長,也完成了自己的蛻變。等到孩子不再需要我全天陪讀時,我已經為自己積累了高學歷和更多競爭力,無論是重返職場還是開啟新事業,都能更加從容。
給陪讀媽媽們的一些建議
陪讀不只是犧牲,更可以是自我提升的絕佳機會。在新加坡,陪讀媽媽其實有多種碩士選擇,無論是追求學術的高含金量,還是選擇畢業難度較低的項目,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徑。
而且,從2023年11月15日起,只要是長期訪問准證、家屬准證的持有者,在新加坡就讀全日制課程時,無需獲得學生准證或同意書。也就是說陪讀媽媽現在持有的陪讀准證就可以直接申請新加坡的學校了。
而且陪讀媽媽一般都有工作經驗,一些MBA課程和教育類課程一般都會要求有工作經驗!所以其實比起應屆生申請學校實際上有更多的優勢。
*文中圖片為示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