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加坡最低收入的全職就業居民逐步提升,這不僅體現了國家政策的有效性,也反映出社會各界對低薪者的關懷與支持。讓我們一同深入了解這些努力背後的故事。
從2013年的1,200新元到去年的1,800新元,全職就業居民中最低收入10%者的名義總月收入增幅達50%。這是一個顯著的提升,體現了新加坡在幫助低收入群體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新加坡在提高低收入群體方面採用了不少措施,這些措施包括漸進式薪金模式(Progressive Wage Model)、本地薪金門檻(Local Qualifying Salary)和漸進式薪金標誌(Progressive Wage Mark,簡稱PW Mark)等。
今年7月起,本地薪金門檻從1,400新元上調至1,600新元。這意味著,對於那些收入處於最低10%的低薪者,如果他們的收入低於1,600新元,薪金將被調高到至少1,600新元。在勞動力市場緊縮的背景下,即使沒有直接受惠於這些政策的員工,其薪金也將有所提升。
根據陳詩龍的說法,收入在1,800新元或以下的全職就業居民中,約有一半的人受益於漸進式薪金模式。具體來說,每10名低薪者中,約5人享受到了這項政策帶來的福利。而本地薪金門檻則惠及每10人中的約3人。
除了上述政策,新加坡政府還通過就業入息補助計劃(Workfare Income Supplement)為低薪員工提供額外的支持。在這個計劃下,年齡在30歲及以上的員工每年可獲得最多4,200新元的補助金。從明年起,這一最高補助金額將增加到4,900新元。隨著年齡的增長,雇員可領取的補助金也會相應增加。
新加坡在改善最低收入者生活水平方面取得的成績離不開政府的支持、企業的合作和社會的關注。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新加坡正朝著一個更加包容和富有同情心的社會邁進。
新加坡最低收入工資的變化是根據一系列政策、市場變化和政府措施推動的,這些變化旨在提高低收入群體的生活水平。以下是新加坡最低收入工資在最近十年來的一些主要變化和發展趨勢:
名義月收入的增長
根據新加坡人力部的數據,全職就業居民中最低收入10%者的名義總月收入從2013年的約1,200新元增加到2022年的約1,800新元,增幅為50%。這種增長反映了整體經濟的提升以及對低收入群體的政策支持。
漸進式薪金模式
漸進式薪金模式(Progressive Wage Model,PWM)**在新加坡的實施對於提高特定行業的低薪工人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PWM最初是在清潔業推出的,隨後擴展到保安和景觀美化行業,最近又涵蓋了食品服務業和零售業等更多領域。PWM要求僱主為工人提供技能培訓,並隨著技能的提升增加薪金。
本地薪金門檻
本地薪金門檻(Local Qualifying Salary,LQS)**的設立是為了確保僱主在享受僱傭外籍勞工優惠時,必須支付本地員工至少相當於規定門檻的工資。2023年,本地薪金門檻已從1,400新元提高到1,600新元。
就業入息補助計劃
就業入息補助計劃(Workfare Income Supplement,WIS)**為低薪員工提供額外的財政支持。這個計劃對年齡在30歲及以上的低薪工人提供現金和公積金的補助,以提高他們的收入水平和退休儲蓄。
漸進式薪金標誌
漸進式薪金標誌(Progressive Wage Mark,PW Mark)**是政府為鼓勵更多企業採用漸進式薪金模式而設立的。獲得PW Mark的企業被認可為支付公平薪資並提供員工培訓機會的企業。
市場影響與政策調整
隨著新加坡經濟的發展和外部市場因素的影響,如全球供應鏈問題和通貨膨脹壓力,政府持續對最低收入群體進行政策調整,以確保這些員工的實際收入和生活質量不會被通脹等因素侵蝕。
新加坡在過去十年中通過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成功地提升了最低收入群體的生活水平。這些努力不僅幫助提高了工資水平,也增強了這些員工的技能和職業發展機會。未來,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新加坡預計將繼續優化和擴展這些政策,以確保所有公民都能分享國家發展的成果。
新加坡的最低收入群體得到了實質性的收入提升,這一進步離不開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未來,我們期待新加坡繼續完善相關政策,為低收入群體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推動社會的共同進步與發展。
這些舉措不僅為新加坡的低薪者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幫助,也彰顯了國家對社會公平與正義的追求。新加坡在提升最低收入群體生活水平的道路上,正邁出堅定而有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