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金融科技迅猛发展的浪潮中,新加坡正积极探索Web3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旨在推动金融创新,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新加坡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领导地位,也展现了其在金融科技创新方面的前瞻性思维。

图源:FACEBOOK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在今年8月宣布成立专门的审查小组,旨在为加强新加坡股票市场的发展提出策略建议。在全球范围内,美国和香港在股票市场的Web3开发上处于领先地位,但新加坡凭借其丰富的Web3技术和人才资源,有望提出更为先进的策略和措施。
新加坡公布多项区块链计划
在区块链支付创新方面,新加坡交易所正在推进多个重大项目。守护者计划(Project Guardian)和乌敏岛项目(Project Ubin)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们深入研究了基于区块链的同步支付(PvP)和交付支付(PvD)系统。
守护者计划专注于资产代币化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应用,探索利用智能合约实现PvP结算。而乌敏岛项目则聚焦于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的研究和应用,探讨如何利用分布式账本技术来清算和结算支付和证券。

图源:FACEBOOK
在创新投资工具方面,新加坡社会科学大学的研究报告提出了基于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的信托基金模式。这种模式结合了传统金融的稳定性和加密货币的创新性,允许投资者通过持有代币直接参与基金的管理和决策,从而提高透明度和参与度。MAS表示将密切关注这一领域的发展,确保在鼓励创新的同时,投资者的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Web3驱动绿色金融发展
Web3技术通过提高透明度、简化碳信用交易、绿色债券代币化以及创新激励机制等方式,有助于促进绿色金融的进步。新交所已经开始探索将Web3技术应用于绿色金融,例如研究利用区块链技术创建更高效、更透明的碳信用交易平台。

图源:FACEBOOK
MAS采取了一系列策略来监管Web3技术:
通过监管沙盒机制,允许金融科技公司在受控环境中测试创新产品;
实施风险导向监管,根据不同Web3应用的风险水平采取相应措施;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跨境监管挑战;
投资监管科技和培训,确保监管能力与技术发展同步。
新交所的Web3金融创新举措在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多家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认为,这些举措为新加坡金融业的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MAS的胡姬花项目下提出的 purpose-bound currency 想法,也引起了国际组织的关注。

图源:CNA
研究团队也提醒,必须谨慎对待Web3技术所带来的法律、监管和技术挑战,特别是在去中心化系统中,如何确保责任划分和争议解决,仍需更多的研究和讨论。
通过守护者计划、乌敏岛项目等积累的经验,将为未来的政策制定和行业标准设定提供重要参考;DAO信托基金和Web3绿色金融等创新概念的探索,也可能为全球金融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方向。新加坡的这些努力不仅将推动自身金融科技的发展,也将为全球金融创新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