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的时候,带孩子去了一趟新加坡。孩子年龄大了,我计划每年带她去国外玩一玩,她自己选的新加坡。她在幼儿园的时候学过一首歌叫《咖喱咖喱》,里面有一句“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咖喱肉骨茶印尼九层塔”。然后,她就一直对新加坡这个国家很感兴趣。其实,现实和梦想的还是不太一样,到了新加坡的第一顿饭就给她点肉骨茶,是辣的她吃不了。
新加坡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国家。我记得咱们国家改革开放,放开出国旅游的时候,最早就是新马泰。新加坡其实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国家:城市国家,袖珍国家,非常的小。我查了一下新加坡是700多平方公里,天津市西青区就500多平方公里,那就是说新加坡这个国家比西青区都大不了多少。小有小的缺点,小也有小的优点。相对来说人口要是不多,社会构成比较简单,那么进行社会改造改革,执行起来的难度可能也会小一点儿。如果能赶上一个好的领导人,那么它发展起来的阻力肯定比一个很大的国家要小得多,发展的速度可能也是比较快的。新加坡也就是有一个非常好的领导人——李光耀,所以现在发展那么快。
我对新加坡最感兴趣的地方就是新加坡呀是这个世界上除了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外,华人建造的唯一一个国家,而且这个国家建设的非常成功,在全世界范围都受到了尊重。在这里,我想说一下我的一个小发现,是一个非常不严谨的“理论”:纵观世界范围,无论从各个角度范围来说,都是北方地区发展的比南方好。首先,北半球比南半球发展的好,北半球的发达国家多;欧洲范围北欧比南欧发展的好;美洲也是,北美洲比南美洲、拉丁美洲发展的好;亚洲其实也差不多,发展最好是东北亚。我们可以“简单粗暴”理解一下就是天气越热,人就越懒,劳动生产率就会偏低。热带地区物产比较丰富,不容易饿死,所以人民奋斗的动力可能就少一些。我这次在新加坡听到一个故事:马来西亚有一年干旱,粮食收成不太好,所以人们就只能通过吃香蕉渡过难关。
这个北方比南方好规律其实被我们华人打破了。我们国家南方发展的比北方发展好,比如深圳,珠三角,长三角。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新加坡,它几乎坐落在赤道上,热带地区几乎就没有什么发达国家,只有我们华人创造了新加坡,能够成为一个经济发展这么好的国家。我觉得这跟我们华人的智慧有关系,聪明、勤奋,然后儒家思想给人一种很积极的入世态度。

新加坡最早东吴有一个文献里面有记载,十八十九世纪的时候,新加坡是属于马来柔佛王国的一部分,后来英国人莱佛士抵达新加坡与柔佛苏丹签订了一个协议开埠。19世纪20年代的时候,新加坡逐渐就沦为殖民地,成为英国在远东非常重要的一个政治经济军事的一个中心。莱佛士是新加坡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对新加坡的开发,包括法制的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新加坡有今天有他很大功劳,另外一个更有功劳得就是李光耀先生。
新加坡是怎么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到人均GDP世界名列前茅的国家?新加坡建国之前,基本上就是靠转口贸易,自己没有什么自主权。后来,和其他的发展中国家一样的寻求民族工业化的道路,对于进口商品征收关税,保护自己的民族产业。随着1965年新加坡脱离了马来西亚自己建国,周边关系非常的差,所以新加坡的支柱转口贸易受到重创。新加坡又开始转向出口型经济,就是世界工厂做贴牌儿生产。在这个时候,新加坡打开了国门,取消了进口关税,也没有外汇管制。新加坡就走上了一条非常自由开放的经济道路。
到了70年代之后,有了一定的原始积累,新加坡开始转向资金密集型产业,比较突出的就是电子产业;90年代之后,新加坡又开始转向知识密集型的产业,比如说生物、金融、教育、医疗,各种服务业也是非常发达。大家可以看出来,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是多变而准确。李光耀和新加坡的领导者们有非常好的预见性和决策能力。他总是能够选择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新加坡往往总是走在每个时代的前面。李光耀治国的标准,就是只要对新加坡好,新加坡人民好就可以,其他都不重要,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和新加坡的外交关系那么复杂。

聊了一些枯燥的上层建筑的东西,聊一聊一些小的感受吧。新加坡的气候是典型的热带气候,没有四季,只有雨季和旱季。我在新加坡的时候,导游跟我们说,新加坡其实就是两个季节:一个室内一个室外,室内空调给的特别足,室外就是湿热闷热,就这样的两个季节。
我一个朋友他是天津人,后来全家移民到新加坡。他有一个特别感性的认识,我特别有感触。他说到了新加坡以后,他记不住事情。因为在天津的时候,四季分明。我们回想起某些事情的时候,有一个自然环境的背景。比如说干什么事,那天穿的什么衣服,短袖长袖,戴没戴帽子,刮风还是下雨还是下雪?树上有没有落叶?是冬天还是秋天?有这样一个季节载体。可是到了新加坡,一年四季都是一样的天气,穿一样衣服,所以他总是记不起来某些事什么时候发生的。我觉得这个感受还是蛮细腻的。
我们刚出机场的时候,我就问她:“新加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她就说到处都是绿色。新加坡绿化也是非常的著名,城市绿化率非常高的,是一个花园城市。它的绿化可能是相当于国策来执行的。新加坡建国伊始,李光耀就亲自倡导植树,你在新加坡能看到很多照片,就是李光耀亲自栽树的照片。之前,我对新加坡绿化也没什么期待,因为我觉得毕竟是热带国家,气候适宜动植物生长,绿化做得好,也不是新鲜事儿。到了新加坡感觉还是不一样的,你能看到很多在其它热带国家看不到的美丽植物。后来我才知道新加坡一直以来,致力于把各地漂亮优质的植物种子带到新加坡,把它改良成新加坡本土那种生长植物。所以说很多人家的优点不是天然而来的,也是通过人家不懈努力而得到的。新加坡绿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立体绿化做的特别好。放眼望去很多高楼大厦外面都长出植物来。虽然身在水泥玻璃打造这个城市,但是还能拥有一份绿色,这种感觉我觉得还是挺好的。新加坡的景点主要就是有很多的花园,游乐场包括环球影城,动物园,植物园。
我觉得比较有趣的是新加坡的多元文化。它虽然很小,但是除了华人,还有大量的马来人,印度人,南亚人,还有很多白人……你可以体会到不同的文化和饮食;你可以看到清真寺,也可以看到很多印度教寺庙,我这次印象挺深的就是印度教寺庙特别吓人。我真被吓著了,进去以后就全方位视觉、听觉还有嗅觉都受到很大冲击。
最后简单聊一下新加坡人,我就说一下我的一次打车经历。我在新加坡打计程车,计程车司机是一个50多岁的男性华人,看起来受过比较好的教育,比较有涵养。于是,我就跟他随便聊天,聊聊政治经济呀,社会呀……我就随口说,你看这个世界其实还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比较强,后发展的现代化国家和地区基本上都是华人国家和儒家文化圈的国家,直追这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我看来,是儒家文化的一种生命力。结果,他很有礼貌提出异议,他说:“我不认为中国人华人聪明,包括日本韩国人,我不认为亚洲人聪明。”我说:“为什么?”他说:“你看我们现代社会里的东西,亚洲人还是一直在模仿西方。比如说政治理念啊,法律啊,经济啊,教育各方面的东西,这些东西其实还是白人发明……”他非常崇尚英国人和美国人。“我们亚洲人虽然发展很好,但实际上还是小聪明比较多。还是去模仿白人的比较高大上的这些东西……”这个观点我肯定是见过很多,但是我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直接说出来这样的观点,我还有一点小小的吃惊。我觉得这个问题呢,肯定不是那么简单的能够判断是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他说话的这个价值观可能就表现了一个新加坡人从不同角度看待世界。我觉得有一定道理。我们当然不要妄自菲薄,但是也要知道我们还需要努力去创造一些新的东西来,更适应我们国家我们民族自己的特点,能在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大概是这样。
——by 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