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旅游:花园城市一瞥(图)

2020年08月14日   •   8550次阅读

世界上,如果说一个国家是一座城市大花园的话,那么新加坡作为一个国家,应该是最为名副其实的了。2006年3月10至16日,记者前往新加坡与马来西亚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采风活动,而首站新加坡之旅,即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鱼尾狮像(摄影:冯赣勇)

新加坡虽然是个很美丽的花园城市,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没有什么显赫的名胜古迹。然而,由于新加坡融合了多种族和文化的区域。其丰富的历史及多元文化背景,造就了各式风格的建筑物、地标、教堂、庙宇等;如最为人熟知、也已成为新加坡象征的鱼尾狮公园即是其中一例。

花园城市新加坡(摄影:冯赣勇)

而莱佛士酒店,是著名鸡尾酒“新加坡司令”(Singapore Sling)的发明地,也是各国名人作家与影星如麦可杰克森等来到新加坡的住宿首选。除此之外,各式博物馆、回教文化的清真寺、色彩鲜明的佛教庙宇等都显现了新加坡从过去到现代的历史传承。这一切构成了新加坡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是一个充满诱人魅力的国度。

新加坡庙宇留影(摄影:晓陈)

新加坡是位于马来半岛南端的一个城市型岛国。由57个小岛组成,这个国土面积为六百九十多万平方公里;人口四百多万的城市国家,原意为狮城。据马来史籍记载,公元1150年左右,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王国王子乘船到达此岛,看见一头黑兽,当地人告知为狮子,遂有“狮城”之称。

新加坡街景(摄影:冯赣勇)

新加坡是梵语“狮城”之谐音,由于当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响较深,喜欢用梵语作为地名。而狮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征,故以此作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据说新加坡国的由来,还有着一段神奇的传说故事。

绿色新加坡(摄影:冯赣勇)

相传室利佛逝王国的王子随父出巡宾丹岛,王子与宾丹岛的公主结为百年之好,并且成了宾丹岛的国王,一天,他乘船出海巡游,不料狂风恶浪将船打翻,王子就靠着过硬的游泳本领与风浪搏击,正当他筋疲力尽的关头,巧遇一只也与风浪搏击的狮头鱼身怪物,他们相伴相依,终于战胜恶浪,游到新加坡岛上,保全了性命。于是,他在这个岛上建立起了自己的王国。后来人们便把这只像狮子一样勇敢,又像美人鱼一样漂亮的怪物称为鱼尾狮,并作为新加坡的象征加以敬仰供奉,在马来语中“新加”是“狮子”的意思、“坡”是“城”的意思。

樟宜国际机场(摄影:冯赣勇)

2006年3月11日上午,记者走出新加坡被称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之一的樟宜国际机场,首先感受到的是炎热湿润的气候。接着,车窗外的一幕幕景色,随即映入人们的眼帘。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数不胜数的花园、草坪分布街头。花香草绿,空气清新,城市处处透着生命的绿色和文明的骄傲。这一切都使人感到身处于这个美丽、整洁绿色的花园都市中的那种舒适。

花芭山公园(摄影:冯赣勇)

记者最先来到的是著名的花芭山风景区。花芭山又称“凤凰山”,是新加坡的“最高峰”。从山顶上放眼望去,一面是蔚蓝色的大海,海上矗立著众多高耸入云的烟囱景观格外引人注目,那是新加坡的炼油岛;另一面是林立错落有致的高楼大厦构成的市区景观。从这里可以俯瞰世界贸易中心邮轮码头、新加坡货柜码头以及圣淘沙全岛的美景。

远眺炼油厂(摄影:冯赣勇)

在新加坡共有三个著名的鱼尾狮雕像分布在这座城市的各处,而在花芭山上的这座白色鱼尾狮雕像,据说是人们唯一能够可以用手触摸到的。

山上看城市风貌(摄影:冯赣勇)

在这里,有一组由狮子城、十四世纪新加坡殖民地时代、1800年代末期至1900年代初期、日本占领期、独立自治、交通发展、电信服务、艺术发展、工商业发展、新旧交替的建筑业、今日的新加坡地图等组成的十六副铜制壁画,壁画中的那一组组栩栩如生的图像和文字,记载了新加坡从公元十三世纪起至今的发展历程。

狮子城壁画(摄影:冯赣勇)

新加坡市中心伊丽莎白公园周边附近是游客观光最为集中的地方,因为这里聚集了许多新加坡的著名景观。像政府广场、国会大厦、最高法院、圣安德烈教堂、维多利亚纪念堂、歌剧院与科学馆、平民战争纪念碑等等。

酒店与教堂(摄影:冯赣勇)

其中被称为滨海艺术中心的科学馆与歌剧院的建筑设计最有特色。其外形分别是榴梿与菠萝。这里周边有许多外形类似伞状大树的热带亚热带植物,据说是因为这种树每逢雨天就会张开树叶,像一顶雨伞而得名。

滨海艺术中心(摄影:冯赣勇)

从这里可以看到新加坡最高的威斯顿• 劳动保护坦福酒店。从绿色如茵的草坪上望去,这座拔地而起,高耸入云,蔚为壮观的白色圆形建筑格外引人注目。

最高的酒店(摄影:冯赣勇)

在宽阔的草地上,一场激烈的足球比赛激战正酣,学生们一个个奔跑带球的身影引起不少路人的观看。穿过草地的一边既是新加坡最老的政府大楼,现在是新加坡国会所在地。这座楼前有一只铜铸大象,是1871年暹罗国王的赠品。

国会大厦旧址(摄影:冯赣勇)

国会大厦前方,过一条小马路是一座雄伟的绿色圆顶花风岩建筑物,其风格也是殖民地时期典型的欧式设计,这就是新加坡高等法院旧址。

高等法院旧址(摄影:冯赣勇)

走到滨海的新加坡河畔的桥下穿过,然后从滨海艺术中心前登桥前行,笔直的步道好像望不到头,其实,鱼尾狮公园就在桥头之畔。从桥上远望喷水的鱼尾狮雕像异常壮观。

平民战争纪念碑(摄影:冯赣勇)

新加坡象征的鱼尾狮公园,其实是一座很小的公园,在公园伸向滨海湾的一角有一座高8米、纯白的鱼尾狮。该鱼尾狮可以说有两种形象,白天的形象和夜晚的形象。白天,以往来于新加坡港的船只及蓝天白云为背景的是一座威武的雄鱼尾狮;夜晚,在黑夜、灯火之中则是一座泛著青白色的神秘而美丽的雌鱼尾狮。

滨海艺术中心留影(摄影:冯赣勇)

记者看到,由于鱼尾狮公园刚好处于海湾与金融区的建筑群之间,所以在这里拍照留念的人们络绎不绝。这个被记者看到的鱼尾狮塑像由于身处海畔,果然人们是摸不到她的一座塑像。

安德逊铁桥(摄影:冯赣勇)

圣淘沙岛是记者新加坡采风行的第二大站。可惜来这里的时候已近黄昏。但是圣淘沙岛的秀丽景色却依然有着挡不住的魅力。就是这座相对独立的圣淘沙岛,据最近从电视新闻上获悉,也是此次特朗普与金正恩会晤的最为热点的候选地之一。

伊丽莎白公园留影(摄影:晓陈)

“圣淘沙”三个字听起来颇有一点诗意,其来源于马来语SENTOSA的音译,其意为“和平与安宁”。圣淘沙岛位于新加坡本岛以南,与本岛相距仅1华里。历史上,这个小岛叫做“布拉康玛提岛 ”(PULAU BLAKANG MATI)。这也是马来语,意为“死亡之门”。

圣淘沙岛留影(摄影:王珏)

岛上原只有一个渔村。后来,英国殖民军把这个小岛用来做马来半岛南端的海防要塞,直到1967年英国撤离新加坡。英国当年建筑的炮台,今天已是供游人们参观的景点。

从圣淘沙岛看港湾(摄影:冯赣勇)

圣淘沙岛有许多景点,像新加坡蜡像馆、奇石博物馆、海事博物馆、海底世界、蝴蝶昆虫博物馆、珊瑚馆、音乐喷泉等等。其中,著名的珊瑚馆是就地取材,表现海岛特色的杰作。它用石头建成,依傍在山坡崖壁之间,进入馆内犹如进入洞窟一般,馆外空地上圆柱形的珊瑚塔,表层被镶上万千珊瑚,好像整座高塔全部由珊瑚礁砌成,令人惊叹。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