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淘沙鱼尾狮塔 The Sentosa Merlion
作为新加坡的标志,鱼尾狮是圣淘沙上最著名的景点,你可以攀上37米高的鱼尾狮顶,欣赏圣淘沙和新加坡南部口岸的全景。
地址:42 Imbiah Rd Sentosa Island Singapore 099701
到达方式:乘坐圣淘沙捷运,在英比奥(Imbiah)下车,按指示标识步行10分钟即可
时光之翼 Wings of Time
时光之翼是世界上唯一设在海边的夜间户外汇演,水幕立体投影、激光特效、火焰和乐曲创造出时空跳跃的魔幻世界。相比于之前的“海之颂”,时光之翼的舞台增大了30%,视觉内容增加了40%,故事也由本土内容变得更加国际化。
地址:Siloso Beach Sentosa Island Singapore 099538
到达方式:乘坐圣淘沙捷运,在海滩站(Beach)下车,按指示标识步行5分钟即可
其他景点
夜间动物园 Night Safari
世界上少有的夜间动物园,可以乘坐小火车游览,整个车程大约45分钟,有英语解说;也可以步行游览。每晚19:30、20:30、21:30及周五、周六或公共节日前夜的22:30都有精彩的动物表演。
地址:80 Mandai Lake Road Singapore729826
到达方式:搭乘地铁红线,至宏茂桥(Ang Mo Kio)站下车,换公交(在Berth 1 处排队上车)138路至终点站;Singapore Attractions Express Service的车也能到达。
新加坡植物园 Botanic Garden
新加坡植物园以研究和收集热带植物、园艺花卉而著称。这间植物园将园林、景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当地人喜欢在园内散步、野餐、跑步,甚至拍摄婚纱照。里面还有国立兰花园,维多利亚式建筑的胡姬亭,种植著12000多株名贵兰花,其中包括新加坡国花——卓锦万代兰。喜欢大自然和植物的旅行者不妨去看看。
地址:1 Cluny Road,Singapore,259569
到达方式:地铁黄线、蓝线,植物园(Botanic Garden)
小印度 Little India
在新加坡也能体验地道的印度文化,小印度的路边、小巷和后街散布著许多古旧商店,有香料店、餐厅、背包旅馆、艺廊、纱丽店以及贩卖宝莱坞音像制品的音像店。拉玛卡里雅曼兴都庙(Sri Veeramakaliamman Temple)也是小印度不可错过的景点之一,这座兴都庙专门供奉卡里(Kali)女神。
来到小印度一定要体验一下印度纹身(Henna),你可以随意找个小店,让店员用Henna树做成的颜料在身上纹上具有印度特色的花纹,可以保留一个星期。
小印度的主要街道为实笼岗路(Serangoon Road)及其路内的小巷,如甘贝尔巷(Campbell Lane)、南洛街(Dunlop Street)和欣登路(Hindoo Road)。
之前曾经发生过暴乱,不过印度的暴乱是积聚很久的社会问题,目前是安全的。作者推荐去这里看看,小印度是一个很有民族特色的地方,建筑、食物、商铺都很有异域风情。
到达方式:地铁紫线,小印度站(Little India)
甘榜格南 Kampong Glam
马来文化区,拥有美轮美奂的建筑、异国情调的装饰品和可口精致的美食,是一个非常值得一游的民族聚集区。景点有马来传统文化馆(Malay Heritage Centre)、苏丹回教堂(Sultan Mosque)、哈贾法蒂玛回教堂(Hajjah Fatimah Mosque)、哈芝巷(Haji Lane)等等。甘榜格南的主要街道为苏丹门(Sultan Gate)、阿拉伯街(Arab Street)、巴索拉街(Bussorah Street)、马士吉街(Muscat Street)。
到达方式:地铁绿线、蓝线,武吉士站(Bugis)
克拉码头 Clarke Quay
位于新加坡河沿岸,是餐厅、酒吧和舞厅聚集区,也是体验新加坡夜生活的最佳地点,喜欢喝一杯的朋友们一定要去走一圈。如果你的心脏够强,还可以尝试一下入口处的两个G-MAX Reverse Bungee(逆转蹦极跳)。
地址:3E River Valley Rd Singapore 179024
到达方式:地铁紫线,克拉码头站(Clarke Quay)
花柏山 Mount Faber
是俯瞰新加坡最好的地方,能欣赏到新加坡城区、圣淘沙岛、南部海域的景色。在山顶(Faber Point)漫步,沿途除了呼吸树林草木的清新空气,还能在路边壁画上了解新加坡的历史。如果足够细心,还能发现绿荫中一座洁白的鱼尾狮微型雕塑。
地址:Mount Faber Road Singapore 099201
到达方式:地铁黄线、紫线,港湾站(HarbourFront)
登布西山 Dempsey Hill
登布西山是殖民时期英国军营的所在地,如今已成功地被改造为最时尚的休闲场所。这里距离乌节路不远,但宁静优雅、与喧嚣隔离,能够享受到一分安宁,悠然自得。登布西山有世界各地的风味餐厅、酒吧,让人大快朵颐;也有美术画廊、现代美术馆(MOCA@Loewen),被艺术氛围熏陶著;还有服饰店、精品超市、古董家具店铺,潮人们总是蜂拥而至。
地址:8 Dempsey Rd Singapore 249679
到达方式:从乌节路坐公交7路、106路、123路、174路,在CSC Dempsey Clubhse下车,步行8分钟即可
新加坡|体验
热卖会
新加坡热卖会 Great Singapore Sale
新加坡热卖会通常于每年5月下旬开始,无论是黄金购物地段还是小区购物广场,几乎处处都有高达70%以上的诱人折扣。这时候,无论是新加坡品牌,或是国际精品,都会纷纷打折,是一年一度的狂购盛会。
地址:乌节路各大商场 到达方式:地铁红线,乌节站(Orchard)
F1赛车比赛
F1新加坡站 Formula 1 Singapore Grand Prix
每年9月在新加坡举行的F1是在夜晚举行的比赛,可以同时欣赏到世界上最快的赛车比赛和新加坡美丽的夜景。
地址:滨海湾和政府大厦
到达方式:地铁绿线、红线,政府大厦站(Cityhall);地铁黄线,滨海艺术中心站(Esplanade)、宝门廊站(Promenade)
新加坡|餐饮
新加坡,多元化的一个岛国。如果要问这里的传统菜系是什么,那可真是难倒我了,就好像这里的官方语言有四种一样中餐、西餐、马来菜和印度菜几乎哪里都找得到,每一种菜系都有坚定的拥护者。可以不夸张地说一句,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找不到的。
你可以去甘榜格南(Kampong Glam)这个新加坡马来文化的聚集地体验一把马来餐饮文化,到小印度(Little India)领略一下独特的印度风情,或者去如切(Joo Chiat)和加东(Katong)感受一下土生华人的文化印记,牛车水(Chinatown)自然是必去之地,由名字就知道这里有着浓重的中式餐饮文化,克拉码头(Clarke Quay)则是泡吧小酌的好去处。
新加坡菜
确切地说,新加坡没有自己的菜系,都是融合了这里和那里的风味之后的结晶。其中潮州、福建、海南还有土生华人的菜系造就了这里的新加坡本地菜。
辣椒螃蟹

新加坡人最引以为傲的美食。新加坡人甚至有一个对辣椒螃蟹和黑胡椒螃蟹的昵称:绝代双“椒”……来到新加坡如果没有尝过辣椒螃蟹那就不算真正来过。辣椒螃蟹的最大特色,就是酱汁以辣椒和番茄酱为主,香辣中带着微甜,滋味可口,红色鲜香的酱汁也让人胃口大开,还带有香蒜与米醋的香味,最后再加入勾芡与蛋花,搭配炸馒头,蘸上浓香酱汁,回味无穷。
海南鸡饭
海南鸡饭,典型新加坡当地美食之一。鸡肉嫩而不肥有弹性,配上用特有的香料和鸡汤烹制的鲜香口感的泰国香米,吃的时候按照自己喜好加上酱油膏,新鲜辣椒酱和姜酱,可以使整个料理口感提升。
肉骨茶

肉骨茶是用猪骨和一些常用的药材配以其他香料一起熬制而成的汤,一般分为偏药材味和偏胡椒味。药材味的肉骨茶口味浓烈,颜色较深。胡椒味的则汤色清淡。肉骨茶搭配米饭,佐以排骨、咸菜、豆卜、油条,任何时候都是美味。在吃完整餐以后,来上一杯茶,就可以为肉骨茶的一餐划上完美的句号。
娘惹菜
娘惹菜是当地土生华人最喜爱的菜肴,香味和口感都让人难以忘怀。它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完全秉承传统,完全无视改良。这造就了这道正宗的土生华人美食。这个菜系综合了中餐、马来菜和印尼菜的风味,常用的配料由柠檬香草、辣椒、酸枳酱、虾酱和椰子汁等草本香料和调料混合,可以烹制出许多种类的蒸菜、炖菜和咖喱菜。
马来菜
马来菜以其香味四溢而出名,烹制过程中会使用多种调料和香料,包括柠檬叶、柠檬香草、葱、蒜、生姜、咖喱叶、姜黄、虾酱、辣椒等等。许多菜肴还加入了椰子汁,可以调和辛辣的咖喱饭菜,所以香而不辣。
椰浆饭 Nasi Lemak

传统的马来式椰浆饭食材包括江鱼仔、花生、炸鱼、黄瓜和鸡蛋。而中式的就相对丰富,可以加入其他的配菜,比如炸鸡、香肠、鱼饼、咖喱蔬菜等。点餐的时候可以按照当天口味来DIY,懒得动脑的点标准餐就好。椰浆饭的饭不同于一般白饭,是加入了椰浆以及其他香料烹煮而成,有清淡椰香口感。一餐像样的椰浆饭除了菜和饭绝对少不了辣椒酱,提升口感。有些忠于传统的店家会把椰浆饭很好地包裹在香蕉叶中售卖,使其加入更多的自然芬香。不论是作为早餐还是一天中的其他餐点,椰浆饭都是不错的选择。
沙爹 Satay

新加坡最著名的马来菜之一。将鲜嫩多汁的肉类(通常为鸡肉、牛肉或者羊肉)提前腌制好切成立方形状串于竹签上,在炭火上烘烤即成,类似于羊肉串,但Size缩水很多。沙爹通常至少10串起卖,配以沙爹酱,和切碎的洋葱、黄瓜还有马来饭团一起吃,口味偏甜。
叻沙 Laksa

叻沙分为椰浆叻沙(Laksa Lemak)和亚叁叻沙(Assam Laksa)两种。椰浆叻沙味道富有椰汁奶香,亚叁叻沙相对汤头比较轻透,甜中带酸,味道更为丰富。叻沙是由面条、鱼饼、虾肉、蚶以及豆芽与辣椰汁汤一起烹制而成,通常还加入一勺叁峇辣椒酱,撒一些叻沙叶片作为点缀。在新加坡加东区有相当著名的Katong Laksa,以面条被剪碎可以直接用汤匙吃而闻名。点了叻沙的同时可以点一个鱼肉乌打,搭配食用极为美味。
印度菜
印度菜一般分为北印度菜和南印度菜。北印度菜通常以酸奶烹制,餐馆的菜单多为温和的咖喱菜、滑腻的酸奶菜、烤制的食品、印度烙饼、小扁豆、甜点以及乳制甜食。而南印度习惯使用椰子汁来调和辣菜,餐馆里提供素食印度薄饼(Thosai)以及椰浆咖喱杂菜。个人感觉北印度菜较南印度菜而言料理的步骤更多,运用的香料更多也更考究。往往较高档的印度餐厅提供的都是北印度菜系。
印度薄饼 Thos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