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中学生偏偏喜欢留学新加坡

2018年05月09日   •   1千次阅读

留学热近年发生了理性化的改变,很多家长和学子经过‘折中’,既不在小学或幼儿阶段就酝酿出国,也不等到高考或读完本科后,而是选在了‘中学’这个阶段进行出国准备。

为什么中国中学生偏偏喜欢留学新加坡

这个阶段的学子,课业负担相对较轻,可以腾出大量时间精力来接触与‘出国’相关的课程。他们的‘出国预备力’,也比许多盲从者更强。“中学阶段”学子报名留学数量,极其接近“高考后”报读者这个“老牌第一”,大有反超之势。

为什么中国中学生偏偏喜欢留学新加坡

一些家长并不希望孩子受应试教育的折磨,家长对孩子的发展有了比较早的规划,提前为孩子作好出国留学的打算,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中考毕业到新加坡留学的优势

那么相比较于其他年龄段,中学阶段到新加坡留学的优势有哪些呢?

1

双语教育

孩子越小,模仿语言的能力就越强。这个阶段的孩子认知能力以及实际运用的能力比较强,新加坡中西合璧的双语教育,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英文水平。

为什么中国中学生偏偏喜欢留学新加坡

2

因材施教

国外高中一般采用选课制,可以让学生更早地直面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的放矢地选课。学生完全可以根据将来要就读大学的专业和未来从业的方向选择课程,从而大大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也较容易取得高分,进入名牌大学深造。

为什么中国中学生偏偏喜欢留学新加坡

3

不再一考定终生

如果孩子属于平时成绩不错,考试时因为紧张常常发挥不佳的类型,国外高中普遍采用的平时表现持续评估制显然更有助于孩子得到公正的衡量。

为什么中国中学生偏偏喜欢留学新加坡

4

更多高等教育机会

全球范围内学历互相认可程度高,孩子在国外念完本科想选择其他国家继续接受高等教育就很便利,比国内的本科生容易得多,不用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紧贴欧美国家的先进教育理念,绝佳的“黄金跳板”留学国。

为什么中国中学生偏偏喜欢留学新加坡

5

性价比高

相对于其他国家,新加坡的留学费用相对较低。新加坡的教育费用及生活费用相对欧洲来说要便宜30%。

6

适应性

初中阶段留学的优点是长大后对本地的适应性完全就是本地人级别。在各种事物和习惯上都完全不再存在“适应”这一问题。

为什么中国中学生偏偏喜欢留学新加坡

这样一分析,中学阶段留学真的性价比非常高呢~~趁热打铁,现在帮您梳理中考毕业后的学生,有哪些来新加坡留学方式。

方案一:通过参加AEIS考试,直接进入政府中学

新加坡政府中小学国际学生统一入学考试(AEIS)是由新加坡教育部专为有意申请就读新加坡政府中、小学的国际学生统一组织、安排的入学考试,考试时间为每年9月或10月。

顺利通过该考试的国际学生将在次年1月份直接入读新加坡政府中小学。

为什么中国中学生偏偏喜欢留学新加坡

新加坡中学是4-5年制,在中一至中三阶段允许国际学生插班入读。前提条件是国际学生需要通过新加坡政府举办的入学考试(AEIS)考试。

由于新加坡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学校各科目的授课也是用的英语,因此中国学生在参加AEIS考试时,会感到英文的难度较大,对此,中国学生需重点加强考前的培训。

为什么中国中学生偏偏喜欢留学新加坡

万事通老师专为备考AEIS的留学生们,科学规划了一套AEIS摸底测试试卷。

这套测试是在网上在线测试的,会为报名参加测试的考生们设置专属的账号和密码,考生只需在规定的时间内答题,就可以了解自己现有水平,这套网线在线摸底测试,大大的方便了国内准备留学新加坡的学生们,了解自己的知识储备情况。

学生在完成测试之后,会根据学生的试卷回馈一份成绩报告,并为每一位学生制定最科学的考前培训。

方案二:报读1-2年“O”水准课程

新加坡-剑桥“O”水准考试(英文名Singapore-Cambridge 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Ordinary Level Examinations,简称GCE ‘O’ Level)是由新加坡教育部和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局共同主办的统一考试。

考试时间从5月底一直持续到11月中,主要笔试在10月举行,英文口试在8月举行,放榜时间为第二年的1月中上旬。

为什么中国中学生偏偏喜欢留学新加坡

“O”水准优势

经过预科课程的学习,通过“O” 水准考试,便可直接申读新加坡的5所理工学院(新加坡理工学院、义安理工学院、淡马锡理工学院、南洋理工学院、共和理工学院),并可直接拿到新加坡教育提供的80%政府助学金,每年只需支付9000多新元的低廉学费,享受世界一流的国际高等教育。

理工毕业后,可以直接免学分申读国大、南大、雪梨大学、帝国理工等世界顶级名校。对于国内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讲,真是一个通往世界学习的好机会。

为什么中国中学生偏偏喜欢留学新加坡

为了进一步鼓励让外国学生毕业后留在新加坡,2017年年底新加坡移民厅放宽了移民政策,外国学生只要参加了包括“O”水准在内的国考,并满足在新加坡居住2年的条件,就可以直接申请新加坡的绿卡。

这意味着,通过“O”水准考试进入理工学院,在读期间就可以直接申请新加坡的绿卡。

读“O”水准预科,进入理工学院,名校、就业、移民一步到位。

为什么中国中学生偏偏喜欢留学新加坡

方案三:报读新加坡国际中学

近年来,进入国际学校就读的中国学生人数逐年增长,即便如此,在中国很多国际学校的门槛并未降低,优质学校的申请难度更是不小。

新加坡私立大学,我只推荐这5所
新加坡私立大学,我只推荐这5所
2023年09月23日   •   1千次阅读
学医去新加坡有前景吗?如何在新加坡读医学呢?
学医去新加坡有前景吗?如何在新加坡读医学呢?
2023年09月18日   •   1千次阅读
新加坡有更多白领职位空缺,留学生选择专业时可多留意这些行业
新加坡有更多白领职位空缺,留学生选择专业时可多留意这些行业
2023年09月19日   •   1千次阅读
第15届中国学生毕业典礼顺利举办!南洋理工大学将继续促进推广中文硕士课程
第15届中国学生毕业典礼顺利举办!南洋理工大学将继续促进推广中文硕士课程
2023年09月19日   •   6669次阅读
化学生物名列第一!国际奥林匹克竞赛,新加坡学生摘下14金12银2铜
化学生物名列第一!国际奥林匹克竞赛,新加坡学生摘下14金12银2铜
2023年09月22日   •   5616次阅读
新加坡政府中小学2024学年学期与假期安排表
新加坡政府中小学2024学年学期与假期安排表
2023年09月23日   •   5616次阅读
孩子8岁,想就读新加坡政府小学,那这个规划一定记得收藏
孩子8岁,想就读新加坡政府小学,那这个规划一定记得收藏
2023年09月22日   •   5265次阅读
新加坡低龄留学,为什么越早越适合孩子发展?
新加坡低龄留学,为什么越早越适合孩子发展?
2023年09月18日   •   4563次阅读
你知道新加坡留学优势及教育体系吗?
你知道新加坡留学优势及教育体系吗?
2023年09月19日   •   4563次阅读
在国大读景观建筑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在国大读景观建筑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2023年09月19日   •   4212次阅读
【新加坡留学】需要高一、高二开始准备吗?
【新加坡留学】需要高一、高二开始准备吗?
2023年09月19日   •   3861次阅读
NTU攻略 南洋理工大学宿舍盘点
NTU攻略 南洋理工大学宿舍盘点
2023年09月23日   •   3861次阅读
留学专业就该这么选!文科+理科高薪专业推荐
留学专业就该这么选!文科+理科高薪专业推荐
2023年09月22日   •   3861次阅读
最新资讯!新加坡热门国际学校招生要求一览
最新资讯!新加坡热门国际学校招生要求一览
2023年09月18日   •   3510次阅读
新加坡留学 2023年国际生入学AEIS考试结束后,需要注意哪些重要事项呢?
新加坡留学 2023年国际生入学AEIS考试结束后,需要注意哪些重要事项呢?
2023年09月21日   •   3159次阅读
建议收藏!开学在即,新加坡SIM留学入境全攻略
建议收藏!开学在即,新加坡SIM留学入境全攻略
2023年09月24日   •   2808次阅读
热门行业推荐!新加坡公立大学,金融科技/IT专业有那些选择?
热门行业推荐!新加坡公立大学,金融科技/IT专业有那些选择?
2023年09月24日   •   2457次阅读
可以通往世界顶级名校?只有少数家长才知道这所学校
可以通往世界顶级名校?只有少数家长才知道这所学校
2023年09月22日   •   2457次阅读
新加坡小学教育孩子的方式是这样的
新加坡小学教育孩子的方式是这样的
2023年09月21日   •   2457次阅读
国大被“冠名”的大楼背后,原来还有这样的故事?
国大被“冠名”的大楼背后,原来还有这样的故事?
2023年09月18日   •   2457次阅读
移民新加坡生活和工作,孩子可以读哪些名校?
移民新加坡生活和工作,孩子可以读哪些名校?
2023年09月18日   •   2457次阅读
全班考入世界排名前50本科,新加坡基础教育到底“牛”在哪?
全班考入世界排名前50本科,新加坡基础教育到底“牛”在哪?
2023年09月20日   •   2106次阅读
学费申请费减免!新加坡壹世界国际学校、环球印度国际学校申请进行中
学费申请费减免!新加坡壹世界国际学校、环球印度国际学校申请进行中
2023年09月20日   •   2106次阅读
新加坡高校拥有众多课外活动,选ta还是选ta
新加坡高校拥有众多课外活动,选ta还是选ta
2023年09月18日   •   2106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