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竟是隐藏的社会主义?
最近,网络风评一向很好的新加坡开始面临各种质疑,有人说“新加坡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有人说“新加坡已经不适合中产”,还有人表示,“润去新加坡后十分后悔”……
在这些质疑里,新加坡俨然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典型:有钱人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而普通打工人却面临房价高涨、房租高涨,连基本生活都要负担不起的问题。
但是最近内政部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说了,新加坡政府制定的政策,其实是蛮社会主义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图源:南华早报
从市场出发 鼓励竞争,
新加坡:一个资本主义经济体的养成之路
无可否认,新加坡是一个资本主义经济体。
在这里,市场才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新加坡做事的出发点永远是市场。
新加坡政府依靠严密的法律为社会打造了一个公平、稳定的环境,鼓励人们竞争,并毫不吝啬用物质来奖励能力出众者。

根据Sleepseeker的研究,新加坡打工人的工作时长全世界排名第二,为2238小时,比中国还高了64个小时。

在新加坡的食阁,随处能看到六七十岁仍在打工的老人,“新加坡法律不会给人不切实际的期望”,有人网友评价,这不就是典型的不劳动者不得食吗?
甚至就连新加坡官员的薪水也是从市场出发,以“高薪”来抢“贤”:总理李显龙以$220万的年薪高居全球元首收入之首,其他政府官员们的收入也远高于其他国家同行。
至于新加坡的国企,无论从治理结构、人员招聘还是激励机制上来看,走的都是市场化道路,与私企并无不同。

如果连政府官员的薪资都能够市场化,那新加坡还有什么不能市场化的呢?
新加坡内政部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的这段话充分说明了,新加坡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资本主义经济体。
他说道:“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没有天然资源,要创造财富只能靠着与全球竞争。因此除了竞争外,新加坡和新加坡人没有太多的选择。”
从出生到老去都有政府参与,
新加坡“大同世界”初见雏形?
两千多年前,圣人孔子曾经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同”是迄今为止人们所能想像出来的一个社会最和谐的样子:幼有所教,老有所终,鳏寡孤独有所养……
在新加坡,如果仔细观察,总能见到“大同”社会的影子:交通、教育、医疗等基础服务,政府都会在补贴后以低廉的价格提供;在住房问题上,新加坡政府更是负责了80%的廉价住房,这在全世界都是独一份!

一个典型新加坡人的一生是这样的: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能获得政府补贴的现金,上学后有津贴补助,医疗服务有津贴,结婚时有组屋,工作后如果收入低,还能获得现金补贴。遇到通胀影响生活,政府更是不遗余力大撒现金。
难怪尚穆根说:“政府确保大多数人的基本需求得到照顾,只要他们努力工作。所以没关系,你没有达到顶峰,你仍然会过上体面的生活。我认为新加坡的政策实际上相当社会主义。”
幼有所长,
你来生 政府来养
就在今年2月的财政预算案上,黄循财宣布:即日起,新加坡人生孩子到手的婴儿花红现金奖励,从之前的8000新,变成了现在的1.1万新,多了3000新。
此外,用于宝宝教育和医疗的CDA(儿童培育户头),也从之前的3000新变成了5000新,多了2000。第一个和第二个孩子的儿童培育户头配对填补顶限,也将分别上调至4000新和7000新。

此前有统计显示,在新加坡生育两个孩子的家庭在两个孩子13岁以前,一共可以领到价值折合现金16.6万新元的补贴其中也包括婴儿花红、育儿和托儿津贴和所得税减免。 果然是你负责生娃,政府负责养!
幼有所教,
为教育投入大量补贴 中小学学费几可不计
此外,新加坡对于教育的重视那是举世闻名,因此在教育的补贴上也是不遗余力,毫不心疼。
新加坡对儿童提供了大量的学前教育和教育补贴。
政府幼儿园在各项补贴后也就每个月700新元左右,小学、中学学费可以忽略不计,而PR的学费会比公民的学费略高。而且,他们享受的是世界上一流的教育资源!

图源:BBC
除此之外,新加坡的大学还有奖学金机制,并不是很难申请。对于海外留学生也很友好,有专门的财政援助计划,新加坡政府或公司支付80%学费,留学生毕业后只需在新加坡工作3年即可。
去年9月,新加坡6岁及以下的儿童获得政府发放的200元教育补贴,在此之前,7岁到20岁的新加坡籍学生已通过教育储蓄户头或中学后延续教育户头,获得了一次性的200元填补额。
对低收入有娃家庭,有专项补贴使得他们申请全天幼儿园的费用,可以低至3新币/月。
就连膳食津贴也有所上调。就在最近,小学生的膳食津贴从目前的每餐2元增加至2.6元;中学生的膳食津贴从2.9元增至3.5元。高中生的助学金也从每年1000元提高至1200元!
老有所养,
5大计划为老龄化做准备
被称为“养老天堂”
在新加坡,经常能看到一些白发苍苍,甚至连腰都直不起来的老人在辛苦工作。
有网友禁不住说了,新加坡的政府怎么不能让老人在家安享晚年呢?

事实上,新加坡政府对于老人的关怀也是十分到位,仅在今年,就推出了5大计划关爱老年人。包括增加全岛活跃乐龄中心数量、增强对失智症患者的支持,尽力满足国人居家离世的临终意愿,延长年长员工就业补贴计划,增加25康疗花园。
新加坡致力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养老设施十分完善。很多公共运输都可以实现轮椅上下;组屋设有专门的老人休闲活动区......

而且新加坡拥有完善的养老制度。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已经连续12年,被评为亚洲最佳的退休养老制度,在全球排行榜上名列第七。

至于网友们看到的辛勤工作的老人们,那是因为新加坡政府鼓励老人就业,支持乐龄人士回归职场与社会,政府为此还为老年人提供就业培训。而且新加坡政府还曾特意取消允许雇主为年满60岁员工减薪的法律规定,以避免老年人在职场上受到歧视。
就连新加坡李显龙总理都曾表示:“我们也努力满足年长新加坡公民的医疗和退休需求,更好地保障他们的晚年生活。针对那些想要继续工作的新加坡公民,我们会提高退休年龄和重新雇佣年龄。”
居者有其屋,
新加坡人均住房率达91%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多少年来,居者有其屋一直是为政者追求的理想目标。
国父李光耀在上台之初,就提出了“居者有其屋”的想法。并明确表态,“我们将全力以赴去达成我们的目标:使每一个公民的家庭都拥有自己的家”。

在新加坡,政府为了提高组屋的可负担和可及程度,那是下了血本了,甚至不惜为此背上赤字。据建屋发展局数据,居者有其屋的计划在2021/2022财政年,让它蒙受高达38亿5000万元的赤字。

巨额赤字背后,是将近80%的新加坡人能够以低廉的价格购买组屋!其余住在私人公寓有地房产(如排屋、洋房),在加上约10%的人口拥有私宅,新加坡人口的房屋拥有率达到了91%。
而在香港,只有40%-50%的人住在公屋。
有新加坡网友算了一笔账,头期18%用政府补贴来还,每个月用CPF来缴,一个月1200新,夫妻两个人各负担一半。这负担,真是很让人羡慕了!

而且新加坡的组屋价格虽低,各种设施却不廉价,有公共活动空间和大面积的绿地,有风雨连廊连结轻轨站、超市、公共汽车站等公共设施。至于花园、停车位、学习角、足球场等更是不在话下,就连小菜园都给备上了!
小国家社会韧性大,
为抗通胀壕撒$15亿
都说新加坡政府是有钱的“土豪政府”,果然,随着新加坡通胀一路高涨,政府又坐不住了,李显龙表示:“政府了解国人在生活上面对的压力,因此拨出更多资源帮助国人,尤其是低收入家庭和弱势群体。”

为此,新加坡政府推出了多项援助配套,包括额外现金补助、消费税补助券、水电费回扣、保健储蓄填补,以及社区发展理事会分发的邻里购物券等,总价值约$15亿新币。
具体的援助措施如下: 小标题
生活费特别补助
据悉,这笔现金补助只会发给21岁或以上的新加坡人、以及在2022估税年的估税入息不超过$10万元、并且最多只有一套房产的新加坡人。
其中2022年估税入息不超过$2.2万新的,可领取$500新;估税入息介于$2.2万—$3.4万之间的,可领取$400新;估税入息介于$3.4万—$10万之间的,可领取$300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