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一股名为“东方魔童”的风暴席卷新加坡街头。

《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自首映后迅速成为新加坡观众的“全民话题”,掀起了一场堪比春节档的观影热潮。
影院爆满、黄牛票疯涨、网络热议不断,这部国产动画究竟凭什么在狮城引发如此轰动?
01 票房神话
新加坡观众“疯”看哪吒2
3月6日,《哪吒2》上映首日,新加坡各大影院涌入了大批观众。
470场排片量位列当日榜首,场均上座率超过95%,单日票房更是高达30万新元(165万人民币),直接打破了新加坡首映日票房纪录。

这样的成绩不仅让《哪吒2》登顶新加坡票房榜首,更在短短一周内,新加坡票房总额跻身全球市场的第五名,仅次于中国内地、北美、中国香港和澳大利亚。

电影院经理透露,《哪吒2》首映场次的门票在开售后仅30分钟就全部售罄。

为了满足观众需求,影院连夜紧急加场,不仅开放了午夜场,还将部分商务会议厅临时改造为放映厅。更有观众凌晨排队,只为抢到一张“魔童”票。
新加坡影迷纷纷表示:
“ “不看《哪吒2》感觉错过了时代的热门话题。”
“ “朋友圈里全在晒电影票根和IMAX打卡照,太火爆了。”
02 文化共鸣
“Singlish”台词让狮城观众笑到飙泪
《哪吒2》在新加坡的火爆,离不开其精准的本土化策略。影片中,太乙真人时不时蹦出的“can lah”“walao eh”等地道Singlish(新加坡式英语)台词,让新加坡观众直呼“太接地气了!”

新加坡媒体人林志光评价:“Singlish是狮城人生活的一部分,听到太乙真人说‘搞错啦’时,整个影厅都笑翻了。这种贴心的本土化元素,让哪吒的故事更容易被本地观众接受。”
除了语言,影片中浓厚的东方美学也深深吸引了狮城观众。
玉虚宫的至白至纯、陈塘关废墟的熔岩雕刻、天元鼎内的地狱变相图等震撼视觉场景,巧妙融合了水墨意境与3D特效,营造出既唯美又震撼的画面感。
许多观众二刷后表示:
““每一帧都像一幅国风壁画,哪吒的披风、火尖枪的火焰特效,真的太酷了!”
03 社会热议
“黄牛票”风波与官方点赞齐登场
《哪吒2》的火爆引发了各界关注。
由于票房过于火热,部分黄牛趁机抬高票价,原价30元新币(约160元人民币)的IMAX票被炒至10倍以上,甚至传出有人出价1500元人民币却依然买不到票。

为应对这一现象,发行方迅速采取了“实名制购票+动态加场”的应对措施,并呼吁观众理性观影。
与此同时,这部电影也获得了新加坡官方的高度认可。
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特意组织了150名当地政商界人士包场观影。
新加坡文化部官员观影后评价:
““《哪吒2》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动画作品,更是一座文化桥梁,证明亚洲故事完全可以跨越语言与文化的界限,成为全球共鸣的话题。”
04 中国动画出海
哪吒2的成功背后
《哪吒2》的火爆,不仅是一部电影的成功,更是中国动画迈向国际市场的重要一步。
影片幕后团队由4000余名创作者组成,动用了近140家动画公司,历时2000个日夜精心打磨。

技术上,影片拥有1900余个特效镜头,在角色表情、打斗场面、光影特效等方面达到了国产动画的全新高度。
剧情上,影片将“我是谁”的哲学命题融入热血成长故事,让全球观众在炫目的视效之外,也能感受到人物的情感深度。
新加坡国立大学影视研究教授李明达表示:
“
“《哪吒2》证明,中国动画不再只是‘模仿好莱坞’,而是真正走出了一条‘中国故事+世界语言’的创新之路。”
05 观影热潮延续
从电影热到“中国热”
《哪吒2》的观影热潮,也悄然带动了新加坡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

许多新加坡家长带着孩子二刷影片,观众表示:
“
“孩子看完电影后特别好奇‘哪吒’的故事,开始查中国神话,还说暑假要去中国看看哪吒的‘故乡’。”
从影院内的座无虚席,到观众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哪吒2》无疑在狮城掀起了一场由电影引发的“中国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