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一股名為「東方魔童」的風暴席捲新加坡街頭。

《哪吒之魔童鬧海》(簡稱《哪吒2》)自首映後迅速成為新加坡觀眾的「全民話題」,掀起了一場堪比春節檔的觀影熱潮。
影院爆滿、黃牛票瘋漲、網絡熱議不斷,這部國產動畫究竟憑什麼在獅城引發如此轟動?
01 票房神話
新加坡觀眾「瘋」看哪吒2
3月6日,《哪吒2》上映首日,新加坡各大影院湧入了大批觀眾。
470場排片量位列當日榜首,場均上座率超過95%,單日票房更是高達30萬新元(165萬人民幣),直接打破了新加坡首映日票房紀錄。

這樣的成績不僅讓《哪吒2》登頂新加坡票房榜首,更在短短一周內,新加坡票房總額躋身全球市場的第五名,僅次於中國內地、北美、中國香港和澳大利亞。

電影院經理透露,《哪吒2》首映場次的門票在開售後僅30分鐘就全部售罄。

為了滿足觀眾需求,影院連夜緊急加場,不僅開放了午夜場,還將部分商務會議廳臨時改造為放映廳。更有觀眾凌晨排隊,只為搶到一張「魔童」票。
新加坡影迷紛紛表示:
「 「不看《哪吒2》感覺錯過了時代的熱門話題。」
「 「朋友圈裡全在曬電影票根和IMAX打卡照,太火爆了。」
02 文化共鳴
「Singlish」台詞讓獅城觀眾笑到飆淚
《哪吒2》在新加坡的火爆,離不開其精準的本土化策略。影片中,太乙真人時不時蹦出的「can lah」「walao eh」等地道Singlish(新加坡式英語)台詞,讓新加坡觀眾直呼「太接地氣了!」

新加坡媒體人林志光評價:「Singlish是獅城人生活的一部分,聽到太乙真人說『搞錯啦』時,整個影廳都笑翻了。這種貼心的本土化元素,讓哪吒的故事更容易被本地觀眾接受。」
除了語言,影片中濃厚的東方美學也深深吸引了獅城觀眾。
玉虛宮的至白至純、陳塘關廢墟的熔岩雕刻、天元鼎內的地獄變相圖等震撼視覺場景,巧妙融合了水墨意境與3D特效,營造出既唯美又震撼的畫面感。
許多觀眾二刷後表示:
「「每一幀都像一幅國風壁畫,哪吒的披風、火尖槍的火焰特效,真的太酷了!」
03 社會熱議
「黃牛票」風波與官方點贊齊登場
《哪吒2》的火爆引發了各界關注。
由於票房過於火熱,部分黃牛趁機抬高票價,原價30元新幣(約160元人民幣)的IMAX票被炒至10倍以上,甚至傳出有人出價1500元人民幣卻依然買不到票。

為應對這一現象,發行方迅速採取了「實名制購票+動態加場」的應對措施,並呼籲觀眾理性觀影。
與此同時,這部電影也獲得了新加坡官方的高度認可。
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特意組織了150名當地政商界人士包場觀影。
新加坡文化部官員觀影后評價:
「「《哪吒2》不僅是一部優秀的動畫作品,更是一座文化橋樑,證明亞洲故事完全可以跨越語言與文化的界限,成為全球共鳴的話題。」
04 中國動畫出海
哪吒2的成功背後
《哪吒2》的火爆,不僅是一部電影的成功,更是中國動畫邁向國際市場的重要一步。
影片幕後團隊由4000餘名創作者組成,動用了近140家動畫公司,歷時2000個日夜精心打磨。

技術上,影片擁有1900餘個特效鏡頭,在角色表情、打鬥場面、光影特效等方面達到了國產動畫的全新高度。
劇情上,影片將「我是誰」的哲學命題融入熱血成長故事,讓全球觀眾在炫目的視效之外,也能感受到人物的情感深度。
新加坡國立大學影視研究教授李明達表示:
「
「《哪吒2》證明,中國動畫不再只是『模仿好萊塢』,而是真正走出了一條『中國故事+世界語言』的創新之路。」
05 觀影熱潮延續
從電影熱到「中國熱」
《哪吒2》的觀影熱潮,也悄然帶動了新加坡對中國文化的濃厚興趣。

許多新加坡家長帶著孩子二刷影片,觀眾表示:
「
「孩子看完电影後特別好奇『哪吒』的故事,開始查中國神話,還說暑假要去中國看看哪吒的『故鄉』。」
從影院內的座無虛席,到觀眾對中國文化的濃厚興趣,《哪吒2》無疑在獅城掀起了一場由電影引發的「中國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