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谷工作室《Boy》2022 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不能前往新加坡的小伙伴也可以通过1月20日开启的线上博览会观看ART SG,绝对让你一饱眼福。
(线上博览会网址:https://www.artsy.net/fair/art-sg-2023/artworks?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wechat&utm_campaign=fair)
02 再度聚焦新加坡艺术市场
其实在去年我们就已经有关注新加坡艺术市场的成长了,详情请看:新加坡成为下一个市场中心的可能性有多大?近半年,新加坡一直在艺术界发光发热,狮城拍卖的成功、第七届新加坡双年展的举办等各类艺术盛事让人目不暇接,种种信息都释放着市场成熟的信号,伴随着ART SG的开幕,众人将目光再度聚焦于新加坡。

2022年8月28日拍卖会现场

娜塔莎·通蒂 《火焰中的花园;恻隐的空白》2022年,第七届新加坡双年展“娜塔莎”展览现场
ART SG自2018年宣布成立后经历了许多波折,导致展会三度推迟至今。无论是展会规模、资源配置,还是参展商的申请条件(画廊必须拥有永久的展览空间,定期举办策划展览,并且有代理艺术家)等多方面来看,ART SG似乎都在向进入国际顶级艺术博览会的梯队卯劲发力。
而规模盛大的ART SG不禁让人想起了在2011年至2018年举办的“艺术登录新加坡”,它曾一度被认为是可与香港巴塞尔抗衡的最重要的亚洲艺博会之一。

2016年艺术登陆新加坡现场 图源:sagg.info
2019 年,“艺术登陆新加坡”在正式开幕的前一周突然官宣取消,令参展商们措手不及,曾经被给予厚望的一个大型艺博会就此消声。每年都如期举行的新加坡艺术周是因为“艺术登录新加坡”带来的群体效应而推出的活动。与“艺术登陆新加坡”不同,ART SG由香港巴塞尔艺博会最大金主之一的瑞银集团举办和巴塞尔艺术展母公司MCH集团投资,显然给了参展商们更稳定的保障。
与ART SG同期举行的还有本土展会S.E.A. Focus,与国际顶级艺术博览会为目标的ART SG相比,S. E. A. Focus展会以东南亚艺术为核心,定位更接近“小而精”的艺术市集。S.E.A. Focus项目总监余美惠(Emi Eu)认为,这两个展会并不冲突,S.E.A. Focus更像是地区画廊和非盈利机构的中间人,为他们提供了平台。而ART SG展会则是为了将画廊和买家相连接,都是艺术生态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两个展会的结合,也进一步完善了新加坡艺术市场的生态链。

S.E.A. Focus展会 图片来自S.E.A. Focus
作为画廊和拍卖行都在关注的新兴市场,新加坡有怎样的优势?继香港、首尔之后,新加坡能成为国际性艺博会的举办地,离不开新加坡的国际性地缘优势和政策的扶持。在2010年开放的新加坡自由港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的亚洲首个艺术品储藏室,为藏家提供了具有私密性、安全性和税收优势的艺术品仓储服务,以及2022年4月起新加坡通过简化防疫政策来为经济复苏“提速”,这些都为ART SG的顺利举行奠定了基础。
除了市场的发力,新加坡的艺术在近十年内发展迅速也少不了政府的支持,新加坡政府一直积极扶持艺术产业。2012年,由政府牵头将吉门营房园区改造为艺术园区后,便吸引了13家画廊入驻,其中就包括香格纳画廊。除了一直致力于东南亚艺术的老牌画廊,也不断有新的艺术机构陆续入驻新加坡,进一步推动了东南亚艺术市场的发展。
1月6日,白石画廊入驻新加坡,这是白石画廊在亚洲开设的最大空间,也是亚洲最大的画廊之一,拥有超过13000平方英尺的展厅,由享誉国际的日本建筑师隈研吾操刀设计,白石画廊新加坡空间将成为亚洲最大的画廊综合体之一。

白石画廊新加坡空间现场 图片来自白石画廊 作为全球领先的私人银行与财富管理中心,新加坡在过去十年间始终屹立于东南亚财富创造的中心。除此之外,新加坡拥有亚洲最活跃的艺术圈层与市场,与北京、雅加达、马尼拉、曼谷、吉隆坡和河内等之间有着紧密的金融和生活纽带。新加坡的新兴收藏家群体亦不断壮大,为艺术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基础。有着政府的支持和经济、科技的加持,加上在这10年间的积累,新加坡的艺术生态链已经逐步趋向于完整,并实现了以自身为中心,向周边地区辐射。
此届艺博会将引领国际艺术群体齐聚新加坡,巩固新加坡在国际艺术生态中的特殊地位,并持续发现东南亚及世界各地一流的当代艺术作品。而新加坡是否能抓住这次机遇,迎来再一次的飞跃与成长,让我们艺博会后见分晓。
03 新加坡艺术周观展指南
除了首届新加坡艺博会,新加坡艺术周还在各个独立和艺术家运营的艺术空间中举办一系列多元化的项目,新加坡的艺廊同样充满了创造力。以下是在此期间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精彩展览。
“我爱新加坡”
白石画廊新加坡空间
2023年1月6日—2月5日

展览现场
本展览是白石画廊代理艺术家的集体亮相,也将是亚洲最大体量的首次亮相。展出84位艺术家的百余件重要作品,大多出自具体派和战后艺术家手笔的美术馆级别作品,其中包括对日本具体派兴起有巨大影响的今井俊满和堂本尚郎,众多“具体艺术协会”的代表艺术家以及战后艺术家草间弥生等的作品。
“:D”
三潴画廊(Mizuma Gallery)
2023年1月13日—2月19日

《Driftless Flowing Motion》 indieguerillas © indieguerillas,图片由艺术家和新加坡三潴画廊提供
展览“:D”是indieguerillas2021年在三潴画廊东京空间展览的延续,进一步推动了这对印度尼西亚夫妇艺术家组合对传统爪哇主题和流行文化的日常生活探索。展览中的9件新作品包括了绘画、墙面装置和雕塑,标志着艺术家代表性风格更趋成熟。
“Unpacked”
香格纳画廊(ShanghART Gallery)
2023年1月7日—3月12日

《 I Put a Spell on You》(2009),表演于德国希德斯海姆的河边,麦拉蒂·苏若道默,图片由艺术家和新加坡香格纳画廊艺廊提供
小型回顾展“Unpacked”聚焦印度尼西亚艺术家麦拉蒂·苏若道默的艺术作品,通过艺术家的一个新的装置作品及一系列的讲述表演(performance-lectures),重新审视及呈现其1990年代末到2010年代初期间创作的一些较短的作品。苏若道默关注身体和它所处文化环境之间的关系,将她对特定主题和现象的观察(例如她作为一名印度尼西亚妇女在德国的移民经历和精神上的体验)转化为表演仪式和姿态。
“So this is what it feels like to be free”
FOST艺廊
2023年1月7日—3月4日

《Sans the Face 13》(2020),汪春龙,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原来这就是自由的感觉”是新加坡艺术家汪春龙在FOST艺廊最新个展的标题。展览中的三件新作品都采用了扩大的视角来探讨图像制作的变形作用,并进一步推进了汪春龙对于身份和人际关系主题的持续调查。在“Sans the Face”系列(2019年至今)中,汪春龙拍摄了100多张陌生人的人像,他要求这些人在他按下快门前用超大的便利贴盖住脸,模仿了使用便利贴遮挡网络摄像头的方式。
“Pictures from the Wayang Spaceship”
大田秀则画廊(Ota Fine Arts)
2023年1月7日—2月26日

左:《Number 4》(2022),黄汉明;右:《Number 3》(2022),黄汉明,图片由艺术家和新加坡大田秀则画廊提供
中国街头戏剧(或称哇扬戏)成为了展览“Pictures from the Wayang Spaceship”的关注焦点,这是黄汉明十多年来在中国的首次个展。黄汉明的同名摄影拼贴画系列将科幻小说和未来的比喻与传统表演类型的媒体历史交织在一起,是和他在新加坡美术馆(Singapore Art Museum)展出的哇扬太空船(Wayang Spaceship)装置作品一起创作出来的。
“grrrraaanularrrrrrr”
STPI画廊
2023年1月14日—2月16日

蔡艾芳《Pathway #2, Steadfast》,2022 Genevieve Chua / STPI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STPI – Creative Workshop & Gallery, Singapore
作为本地“龙头”画廊的STPI带来了新加坡艺术家蔡艾芳的个展“grrrraaanularrrrrrr”。蔡艾芳曾于2011年和2019年在STPI驻留,本次新展展出了她2021年以来的实验成果,包括一系列造型画布创作(shaped cavases)、砂纸作品和水泥构成物。
如果你有幸前往新加坡,不妨拿上这个观展手册去打卡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