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在云端的马拉糕
在添好运餐厅吃到的马拉糕也是这次行程的一大惊喜。第一次吃马拉糕是做百日早餐的时候我自己做的,当时觉得蛮好吃的,后来去香港也没顾得上吃。
现在在新加坡的港式茶餐厅吃到,云朵一般松软轻盈的口感和甜而不腻的猪油糖甜香,太好吃了!临走前特地找了店又吃了一次。

新加坡“麻辣烫”——酿豆腐
新加坡也有自己的麻辣烫,但名字很特别,叫酿豆腐。从国内的客家酿豆腐衍生出来的,在豆腐中添加鱼馅或者肉馅,配上各种蔬菜,鱼丸,肉丸,粉面等。
摊位的摆放和我们的麻辣烫是一样的,拿个小筐,自己选择。不同的是选项里有很多是炸豆腐里面加各种馅料的(适合我这种豆腐爱好者)

汤头可以选择叻沙,清汤或者干拌(我吃得这么素是因为实在每天吃太饱了而且没吃蔬菜)

从游玩上来看,新加坡应该是最适合亲子游的,不仅是动物园、植物园、环球影城,还有很多专门为儿童设计的项目。不太适合一人行,因为就算想发呆也没有合适的地方啊。
美食部分,因为大部分时间一个人出行,所以也没有机会坐在餐厅里点菜(主要还是因为穷lol),错过了辣椒螃蟹,新加坡的一大特色。不过在巴厘岛的时候吃的娘惹私房菜里记得吃过。
据朋友说,新加坡的餐饮很两极化,除了这种街头小贩市场的平民餐饮,就是动辄人均三四百人民币的高级餐厅,包括娘惹私房菜,海鲜大餐,西餐等类型。
不过从单身旅客来说,平民餐饮也是挺友好的。就算不做攻略,打开餐饮app也一样可以搜得到好吃的店。没有虚假的花头,复杂的添加剂,只有真诚的口味。
最早接触新加坡的是张艾嘉2004年主演的一部叫做《海南鸡饭》的电影,一个以美食为载体讲述母亲最终接纳了性取向不同的儿子的故事;回来后正巧也看了最近大火的好莱坞在新加坡拍的《摘金奇缘》。觉得很像描绘了两极化的新加坡生活,而且虽然其中跨越了十五年,但依然讲述的是,平民和豪门,在各自的烦恼中挣扎斗争,而又愿意因为爱,做了最后的妥协。
狮城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