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m Seng Han博士 (左) 和Goh Wei Jiang博士 (右) ,Craft Health的联合创始人
“我们在工作中都看到了病人在服药时的困难。患者通常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按时按点地服用特定药物很麻烦。我们的想法是,利用3D打印技术,将不同的药物和营养补充剂混合并定制成一片药,每天服一次就好。”Goh Wei Jiang说。
他们开发的3D打印机能够根据需要,及时改变药片中的活性成分,以及每种活性成分的释放速度。
通过GRIP项目的训练,两支创业团队都熟悉了创业的各个流程,其中包括从产品设计到市场验证,从业务建模到战略制定,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和许可。
对商业思维不足的创业者来说,这些课程非常有启发。Lim Seng Han博士说,“Wei Jiang拥有MBA学位,我没有商科背景,甚至完全不懂‘股权’和‘可转换票据’这些术语的含义,为期三个月的‘初创企业速成课’以及研讨会帮助我提升了商业知识水平。”
他们还表示,GRIP所带来的帮助并不仅限于此。他们还可以利用国大的资源,如实验室设施和企业秘书服务;有机会与业内人士建立关系,听取他们对商业计划的宝贵建议;还能获得相应的宣传和媒体曝光,从而有助于初创企业获得投资者和行业合作者的青睐,以及其他参与者的支持。
刚完成为期一年的GRIP项目,BeeX和Craft Health正准备搬迁至校外的新办公地点,招聘更多员工,并为自己的发明申请专利。
他们准备在未来一至两年内推出试点产品,并希望届时能够看到更多像他们这样由深度技术研究人员转型的创业者。
“科学家就是要致力于找寻更好的解决方案,为今天带来颠覆性创新产品。是时候证明自己了,要让科研计划变成现实!” Grace Chia说。
推动区域流动性
许多国大的本科生都参加过NOC海外学院项目,并利用这段经历实现创业志向,类似的成功案例举不胜举,Carousell(旋转拍卖)和99.co正是众多成功案例之一。
自2002年第一批NOC的学生前往硅谷学习以来,该项目的合作伙伴已扩展到全球十余所院校,其中包括两个新增设的两个地点:
1. 东南亚:同学们有机会在3个月的实习期跨越印尼和越南的四个城市;
2. 中国深圳:对国大本科生和研究生开放。
“在NOC 2.0战略下,国大研究生群体(约10,000人,占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将更充分地参与到该计划之中。研究生群体的加入,扩大了我们的深层次技术人才培养库,”梅彦昌教授表示。
实习结束后,GRIP的学员还可以通过各种活动与母校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保持联系,获得关于创业方面的更多见解。
创办BeeX的Grace Chia在大学本科阶段,就参加了在北京的海外学院项目。她在北京实习期间,了解到外国企业在中国的经营方式。随着BeeX打入中国市场,这些经验都将派上用场。
Grace回忆说:“实习期间,我的老板告诉我现金流是最重要的。因此,我和 Eng Wei决定先将BeeX存在脑海里,等我们拥有足以支持未来两三年正常运作的资金,才开始启动。GRIP提供的10万新元正是Beex的启动资金。”
自2011年至今,BLOCK71已经从默默无闻成长为如今科技生态系统的建设者和全球连接者,并在四个国家拥有7个海外机构。其中6个分支机构位于东南亚和中国,3个分别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雅加达和日惹(NOC海外学院所在城市)。
BLOCK71的创业者可以利用这一生态网络进入新兴市场,了解和获得市场需求,与全球初创企业社群建立联系,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国大企业机构和合作方的资源与人脉。

数据分析与商务智能公司Holistics的联合创始人兼执行长Vincent Woon (工商管理2008)就是BLOCK71创业群体中的一员。
2015年,Holistics 在BLOCK71新加坡正式创立。两年后,它成为了首批入驻BLOCK71雅加达的创业公司。
Holistic至今仍以BLOCK71雅加达为基地。Holistic的第三个海外办公室设立在越南胡志明市,这也是另外两位联合创始人Thanh Dinh Khac(工程学2009)和Huy Nguyen(计算机 2012)的家乡。
曾参与NOC硅谷项目的Vincent Woon表示,“BLOCK71新加坡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经济实用的办公地点,还提供了与其他创业者互动交流的空间。在这里,我们从其他创业者身上获益良多,比如获得产品的使用体验反馈、口碑推荐和客户支持。”
Holistics到BLOCK71雅加达设立办公室时,也获得了非常多的支持。
加入我们!
国大校友在全球拥有超过31万个社群,在推动大学的 I&E 2.0愿景方面能够发挥强大的作用。你是否愿意做出贡献?以下建议也许会给你带来启发:
1
如果您是初创企业的创始人:
选择国大初创企业跑道
国大企业机构的大部分创业服务都属于“国大初创企业跑道”,这是一个综合的孵化器兼加速器计划,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如办公空间、咨询导师、专业服务、人际网络和资金等。
加入国大创业村 (NEV)
NEV于2017年启动,旨在利用大学、校友和在校学生之间的关系,培育一个活跃的创业社群。NEV会举办内部交流活动,让初露头角的创业者有机会与经验丰富的校友进行互动,建立联系。
“我们拥有不同的职业背景和专业领域,大家可以互相启发,为彼此打开大门。”连续科技创业者、NEV联合创始人Kelly Choo (计算机2008)表示。

NEV内部交流活动为国大初创企业提供了自荐并与经验丰富的校友建立联系的机会
2
如果您能够提供资金支持:
投资一家国大初创企业
作为风险投资公司SeedPlus的合伙人、天使投资人,NOC硅谷校友Foo Tiang Lim(工程学2010)为很多科技型创业企业提供了帮助。他投资的两家公司,共享电动滑板车运营商Neuron Mobility和金融科技企业Xfers,都是由国大校友创立。
“在工作和生活上,我从母校社群获益良多。对我来说,回馈社群、帮助NUS新一代的创业者是件有意义的事。“Foo Tiang Lim说。
3
如果您在海外:
创立一支创新创业基金
“国大校友会海外分会可以设立一笔投资基金,用来投资学校的初创企业。他们也可以发起奖学金计划,资助本国有兴趣的学生和研究人员来国大接受创新创业方面的培训。”梅彦昌教授说。
在梅彦昌教授的领导下,进一步催化并整合BLOCK71的计划将逐步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加速器计划即将启动,面向参与到BLOCK71新加坡的初创企业和个人创业者。
梅彦昌教授表示,博士创新项目也在讨论中,该项目要求博士候选人“找到未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通过这些举措,我们将培养优秀、精通科技的企业家,并建立知识产权数据库,创业者可以利用它来影响全球社会与经济。”

截至目前为止,2,800多名国大本科生参加了NOC海外学院项目,这些校友共创建了超过660家公司。自2011年以来,Block71为600多家科技型初创企业提供支持,国大企业机构生态系统每年诞生300多家在孵企业
“创业型大学”
过去三十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在创新创业领域取得了很多令人自豪的成就,孵化了许多在地区内广受好评的初创公司,例如:被收购的Zopim和TenCube,成功上市的 Biolidics和Unum。
展望I&E 2.0,梅彦昌教授强调以教育为中心的宗旨始终如一。
他说,“孵化器固然重要,但我们关注的重点是人才培育,而非实体空间。新加坡有能力培养一流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我们需要确保他们高质量的科研成果能够造福社会,无论是在新加坡,还是在全世界。”
铺设一条从实验室到市场之间的道路,能够加速科研人员的创新成果商业化,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甚至改变世界。
借鉴有“创业型国家”之称的以色列,梅彦昌教授说,“当有人会冲着新加坡国立大学创业实力慕名而来时,说明我们已经是实至名归的‘创业型大学’了。”
文章英文版原载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官网,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
原题为THE THINKING BEHIND ‘SINGAPORE INC.’
作者:Wanda Tan
翻译:李柏慧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