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ChannelNews Asia 消息,印尼“摩的滴滴” GO-JEK 宣布 1 月 2 日网约车服务拓展至新加坡全岛。2018 年出海速度不尽人意的印尼网约车独角兽,2019 年东南亚扩展计划是否能顺利进行?
在宣布海外扩张消息近半年时间后,印尼网约车独角兽“摩的版滴滴”GO-JEK 终于在 2019 年的第一天宣布:GO-JEK 将从 2019 年 1 月 2 日起将网约车服务拓展至新加坡全岛。
这也意味着在历时 1 个月的 beta 测试后,GO-JEK 的打车服务终于不用局限于 CBD 和中部地区。不过根据GO-JEK 新加坡运营方给出的消息,目前 GO-JEK 在新加坡的运营仍属于测试阶段的一部分。
先前与 GO-JEK 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推进GO-JEK 包括网约车和未来移动支付平台进驻新加坡市场的新加坡星展银行(DBS)和 POSB 银行的用户也将继续享有优先访问权。

2018 年 9 月,据 Bloomberg 报道 GO-JEK计划筹募 20 亿美元资金,用以推进向除印尼以外东南亚市场的扩张。
在 Grab 收购 Uber 东南亚产业,“一统东南亚多国网约车市场”之后,在印尼市场能与 Grab 一较高下的 GO-JEK 迟来的“出海计划”格外引人注目。
不过,在过去的一年中,GO-JEK 海外扩张的进展并没能达到预期的速度。

目前,GO-JEK 已经开始在越南、泰国与新加坡开始运营(或试运营),菲律宾极有可能成为 2019 年的首个扩张目标。除了在泰国等市场遇到行政层面的阻力之外,GO-JEK 的海外进军路线,包括未来一年在新加坡市场的运营,也将面临不少困难。
同样资金雄厚的竞争对手。Grab 在东南亚 8 个市场经营时间更长,兼有最近正在进行中的、最高上线或将达到 50 亿美元的 H 轮新融资轮。GO-JEK 的拓展,是否会掀起新一轮与老对手 Grab,以及众多本地计程车公司的价格战?前两年 Uber 与 Grab 价格战的硝烟还未远去,对于后起的 GO-JEK,“价格优势”烧钱战法或许会让竞争演化成一场相当难打的持久战。
东南亚各市场的独特与不可复制。 目前,Go-Jek 正在尝试赋予“出海”的运营团队提供更多自主权。这一“本土化”的策略是否能够真正在股东与投资方、以及来自本部与对手的竞争压力下,真正地以适合当地市场的运营方式发展?或仅仅停留在“Go-Viet(越南)”“GET(泰国)”这几个不同的名字上?

按需服务与不同的市场需求。在印尼,Go-Jek 的按需服务几乎能覆蓋生活的各方各面。这一复杂的按需服务集合体也是 GO-JEK 与 Grab 竞争东南亚“生活类超级 APP”的最大优势。在宣布进驻新加坡市场时,GO-JEK 曾表达过把按需服务产业链带入新加坡的可能性。如何在新市场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让复杂的按需服务生态系统快速地在新市场落地生根,是 GO-JEK 未来必需面对的一大挑战。
不论是印尼网约车独角兽背后的按需服务生态链,还是能牵出多维度合作的移动支付系统,GO-JEK 想在东南亚其他市场复制印尼的飞速发展,最终还是离不开“网约车”这一基础服务的成功。GO-JEK 网约车进驻新加坡全岛,2019年东南亚两大按需服务巨头之间的竞争是否将进入白热化阶段?小 E将为您继续关注。
你可能还想了解更多东南亚创投资讯:
软银传将向网约车独角兽 Grab 投资 15 亿美元,远超 5 亿预期
印尼“携程” Traveloka 或已收购 3 家东南亚地区竞争对手
东南亚市场报告 | 东南亚数字经济市值 5 年内将翻三番,但行业挑战面临巨大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