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 ChannelNews Asia 消息,印尼「摩的滴滴」 GO-JEK 宣布 1 月 2 日網約車服務拓展至新加坡全島。2018 年出海速度不盡人意的印尼網約車獨角獸,2019 年東南亞擴展計劃是否能順利進行?
在宣布海外擴張消息近半年時間後,印尼網約車獨角獸「摩的版滴滴」GO-JEK 終於在 2019 年的第一天宣布:GO-JEK 將從 2019 年 1 月 2 日起將網約車服務拓展至新加坡全島。
這也意味著在歷時 1 個月的 beta 測試後,GO-JEK 的打車服務終於不用局限於 CBD 和中部地區。不過根據GO-JEK 新加坡運營方給出的消息,目前 GO-JEK 在新加坡的運營仍屬於測試階段的一部分。
先前與 GO-JEK 建立戰略合作關係、推進GO-JEK 包括網約車和未來移動支付平台進駐新加坡市場的新加坡星展銀行(DBS)和 POSB 銀行的用戶也將繼續享有優先訪問權。

2018 年 9 月,據 Bloomberg 報道 GO-JEK計劃籌募 20 億美元資金,用以推進向除印尼以外東南亞市場的擴張。
在 Grab 收購 Uber 東南亞產業,「一統東南亞多國網約車市場」之後,在印尼市場能與 Grab 一較高下的 GO-JEK 遲來的「出海計劃」格外引人注目。
不過,在過去的一年中,GO-JEK 海外擴張的進展並沒能達到預期的速度。

目前,GO-JEK 已經開始在越南、泰國與新加坡開始運營(或試運營),菲律賓極有可能成為 2019 年的首個擴張目標。除了在泰國等市場遇到行政層面的阻力之外,GO-JEK 的海外進軍路線,包括未來一年在新加坡市場的運營,也將面臨不少困難。
同樣資金雄厚的競爭對手。Grab 在東南亞 8 個市場經營時間更長,兼有最近正在進行中的、最高上線或將達到 50 億美元的 H 輪新融資輪。GO-JEK 的拓展,是否會掀起新一輪與老對手 Grab,以及眾多本地計程車公司的價格戰?前兩年 Uber 與 Grab 價格戰的硝煙還未遠去,對於後起的 GO-JEK,「價格優勢」燒錢戰法或許會讓競爭演化成一場相當難打的持久戰。
東南亞各市場的獨特與不可複製。 目前,Go-Jek 正在嘗試賦予「出海」的運營團隊提供更多自主權。這一「本土化」的策略是否能夠真正在股東與投資方、以及來自本部與對手的競爭壓力下,真正地以適合當地市場的運營方式發展?或僅僅停留在「Go-Viet(越南)」「GET(泰國)」這幾個不同的名字上?

按需服務與不同的市場需求。在印尼,Go-Jek 的按需服務幾乎能覆蓋生活的各方各面。這一複雜的按需服務集合體也是 GO-JEK 與 Grab 競爭東南亞「生活類超級 APP」的最大優勢。在宣布進駐新加坡市場時,GO-JEK 曾表達過把按需服務產業鏈帶入新加坡的可能性。如何在新市場尋找合適的合作夥伴,讓複雜的按需服務生態系統快速地在新市場落地生根,是 GO-JEK 未來必需面對的一大挑戰。
不論是印尼網約車獨角獸背後的按需服務生態鏈,還是能牽出多維度合作的移動支付系統,GO-JEK 想在東南亞其他市場複製印尼的飛速發展,最終還是離不開「網約車」這一基礎服務的成功。GO-JEK 網約車進駐新加坡全島,2019年東南亞兩大按需服務巨頭之間的競爭是否將進入白熱化階段?小 E將為您繼續關注。
你可能還想了解更多東南亞創投資訊:
軟銀傳將向網約車獨角獸 Grab 投資 15 億美元,遠超 5 億預期
印尼「攜程」 Traveloka 或已收購 3 家東南亞地區競爭對手
東南亞市場報告 | 東南亞數字經濟市值 5 年內將翻三番,但行業挑戰面臨巨大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