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报道包括:
一、冠病病患占用医院20%病床,ICU占用率为23.5%
二、社区治疗设施本月底有3700个床位
三、政府至今召已集约900志愿者支援前线
四、年长者新增、住院病例昨又攀升
五、37万人已接种加强剂;梁玉心教授:借助追加剂维持免疫力
六、儿童新增病例略增,小一至小五生今天须自检
七、昨日通报6起死亡病例

冠病病患占用医院20%病床
卫生部指出,过去几天,新增社区病例维持在每天3000起左右。倍增速度稍微放缓,从三个星期前的每六至八天翻倍,到现在的每10至12天翻倍。尽管传播速度放缓,但仍对医护系统施加很大压力,医护人员已近两年没有休息,如果不是疫苗接种率高,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会更大。
目前,绝大多数病患(98.4%)为无症状或轻症,1.3%需要输氧,0.1%需要ICU监护。
大约7%病患因为出现较重症状,或是有基础病病史担心恶化,因此留院观察。目前,冠病住院病患占用了急诊医院和社区医院大约20%的病床。
ICU占用率为23.5%

ICU病房则主要为未接种疫苗或未完成疫苗全程接种的六旬以上年长者所占用。这个群体占新加坡人口的1.5%,但是使用了ICU三分之二的床位。截至10月8日,ICU床位占用率为23.5%。
尽管当局已增添床位,从今年七月至今,普通隔离病房占用率仍从62%升至85%。
过去三个月,由于自检结果为阳性的病患,前去医院急诊部求诊的,增加了八倍。他们许多人都留院观察,以防万一。公立医院急诊部的非冠病病患求助等候时间因此延长了34%。
隔离病床增加了170%
过去三个月,卫生部与公立医院、社区医院、私人医院合作,把隔离床位从900个增加到2500个,其中包括170个ICU病床,以及100个ICU备用病床。
为了应付疫情,医院推迟了20%非紧急手术和复诊;为了添加人手,医院重新安排一些医护人员上前线,也招聘了一些短期职工。
卫生部指出,由于逾83%全国人口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种,而且98%以上病患为无症状或轻症,居家康复模式是安全和合适的。因此居家康复是目前的默认模式。
社区治疗设施本月底有3700个床位

但是,随着病例增加,老年病患也会增加。他们需要密切监护,居家康复并不适用。因此,卫生部过去两个星期设了五个社区治疗设施,提供1200个病床。到了本月底,社区治疗设施床位可以增至3700个。

政府至今召集约900志愿者
由于医疗机构应付冠病疫情人手不足,政府至今召集到约900名志愿者投入前线抗疫工作。
卫生部昨天(10月8日)发文表示,目前这些志愿者是向医疗护理志愿团队(SG Healthcare Corps)登记的医疗人员或一般民众,均是具备新加坡护理局注册资格但没有任职护士的护理专业人士。
当局将把这些志愿者介绍给公共医院,根据医院的需求以及个人的经验与空档,把他们分配到适合的岗位,包括到冠病治疗设施工作。
根据政府召集志愿者网站上的资料,所需人手包括医生、护士、护理助理、综合医疗保健专员、药剂师、牙医、急救员,以及医疗实验室专员。
这些志愿者将以代班职员(locum)的身份受雇并赚取工资。
有兴趣成为志愿者的,可以在以下网站登记: https://form.gov.sg/#!/6149f2d27eb74e001278690a
10月8日疫情报道 新增3590起确诊病例 连续四天日增3000起以上
现在回顾卫生部昨夜通报的疫情数据。
10月8日通报新增确诊3590起,连续四天日增3000起以上,累计12万零454起,破12万起。

在昨天的新增病例当中,无境外输入,皆为本土病例,其中包括客工宿舍病例765起。

昨天新增本土病例年龄分布
昨天的新增本土病例年龄分布如下:

近14天新增本地社区病例年龄分布如下:

近14天新增客工宿舍病例年龄分布如下:

重症人数合计增11起
截至10月8日中午1200时,ICU重症病房有41人,比前一天增1人;需氧重症307人,比前一天增10人。
ICU重症病患和输氧重症病患的年龄分布如下:

输氧重症和ICU重症合计比前一天增45人,为337人,破300起;其中281人(83%)为六旬以上年长者。
新加坡目前已开近200个ICU传染病重症病床,在用41个。
备用ICU重症病床还有1100个左右。不过,如果被迫开启这1100个ICU床位,将严重影响医疗系统的正常运行。
输氧重症病人使用的是普通隔离病房,并不使用ICU,用的是面罩式呼吸机,无创,无须建立人工气道,不插管。
普通住院病患1216人
普通隔离病房的非输氧病例比前一天增19人,为1216人。按年龄分布如下:

普通隔离病房住院病例当中,0岁至11岁儿童比前一天少1人,有95人,占8%。
在社区治疗/护理/康复中心接受治疗/隔离的轻症和无症状病例增1100起,为2万3739起。

确诊病患昨天从医院出院150人,累计7058人;从社区治疗/护理/康复中心隔离之后病愈2304人,累计8万7951人。
死亡病例新增6起,累计142起。
过去14天普通隔离病房的住院人数是这样的:

尽管普通病房住院人数增幅相对来说不大,但是它绝对数高,对医疗资源也会形成压力。
过去14天社区治疗/护理/康复中心的接受治疗/隔离人数是这样的:

前两天略有下降 年长者新增、住院病例昨又攀升 过去14天,61岁以上新增病例(见下图)变化如下:

10月8日,六旬以上新增病患合计619人,比前一天增12人。
普通隔离病房的61岁以上住院病患合计794人,比前一天增16人。

年长者转重症的风险较高,尤其是未有疫苗保护的。
截至10月7日,逾60万名六旬以上年长者已接到当局的加强针接种邀请,近49万人已预约接种或已接种;从10月2日起,新加坡开始陆续邀请50岁至59岁人群接种加强针。
37万人已接种加强剂
截至10月7日,新加坡人口85%已接种至少一剂疫苗,83%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种。
在国家疫苗接种计划下,一共459万7008人接种了辉瑞/复必泰、莫德纳疫苗,累计接种937万4827剂,比前一天增1万9195剂,包括1万4706剂加强针。
已接种加强针的累计37万1953人。
至于世卫组织批准紧急使用的其他疫苗(科兴、中国国药),则累计11万零169人接种,接种剂量为20万8934剂,比前一天增1789剂,包括首剂、第二剂、加强针以及首剂施打mRNA疫苗,第二剂改用灭活疫苗的。
梁玉心教授:借助追加剂维持免疫力
国家传染病中心主任梁玉心教授于10月7日,在新加坡保健与生物医药大会的第二场讨论会上强调,新加坡人需要接种第三针疫苗来加强针对冠病的防护。
她表示,新加坡的感染冠病人数较少,因此没有形成自然免疫防护,因此疫苗很重要。同时数据显示,新加坡从接种年长者和医疗人员到现在已经超过八个月,目前有足够的证据显示疫苗在预防重症方面是有效的。
过去28天新增病例 病情轻重与疫苗接种的关系
在过去28天内,新加坡新增4万9658起本土病例,其中4万8857人(98.4%)为无症状或轻症,659起(1.3%)曾为/现为输氧重症,66起(0.1%)曾为/现为ICU重症,累计76人(0.2%)死亡。百分比数据四舍五入。

输氧重症和ICU重症合计725人,约50.3%未接种疫苗或未完成疫苗全程接种,约49.7%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种;死亡72人,其中52人(68%)未接种疫苗或未完成疫苗全程接种,24人完成疫苗全程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