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病例一个月暴增22倍,新加坡到底发生了什么

2020年04月20日   •   2万次阅读

一个月前,新加坡被认为是世界上应对疫情的典范样本之一。

最令欧美国家鼓舞的是,这个城市国家似乎没有采取严格的、民众无法容忍的封锁措施,就成功控制住了疫情蔓延。

然而事实证明,新加坡应对病毒方式更像是一场赌博——你可能会小赢几把,然后输一把大的。

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自3月17日以来,新加坡的新冠确诊病例从266例增加到5992例。

一个月内,暴增22倍!

在美国和欧洲灾情严重的国家,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新增病例,相比之下新加坡的数字并不令人震惊。

但要知道,新加坡的人口只有570万,面积仅有700平方公里——比纽约市还要小。

新加坡还具有许多大国没有的优势,它的陆地邻国只有一个,就是马来西亚,这意味境外输入病例很好管控。

新加坡还拥有世界一流的卫生系统,并且以政策法律严苛著称,这对于疫情控制无疑作用巨大。

那么,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源头指向了那些人口拥挤、卫生条件较差的外籍劳工宿舍,政府明显低估了病毒在这一群体中的传播速度——尤其是城市没有有效封锁的情况下。

1、正常运转的城市

开始的时候,作为一个小小的岛国,新加坡赢在了起跑线上。

当第一个输入病例出现后,新加坡建立了隔离区,启用了追踪程序,确保隔离病患并找出所有密切接触者。

同时,政府加强了公共防疫知识的宣传普及,鼓励市民采取各种措施预防。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感染科主任戴尔-费舍尔(Dale Fisher)指出,最重要一点是:“新加坡没有让阳性患者返回社区。”

费希尔说,只要检测呈阳性,哪怕患者很少症状或根本没有症状,也必须住院治疗,而不是进行居家隔离 。

通过广泛检测并隔离所有具有潜在传染性的人,新加坡做到了,在保持相对开放的状态下城市照常运转。

费舍尔上个月写道:“在新加坡,我们希望生活继续正常进行。”

“我们希望企业、教堂、餐馆和学校保持开放,这是城市应有的模样,我们会一直这样做,直到疫苗上市或找到有效治疗方案。”

这种做法与香港形成鲜明对比。

香港与新加坡人口相近。自二月以来,香港政府关闭了公立学校,鼓励公务人员在家办公,尽管并未颁布禁足令,但上个月输入病例开始增加后,香港的管控措施进一步升级。

目前看来,香港在应对第二波疫情上更加积极,也更加有效。

同样面对输入病例激增,新加坡仅关闭了学校和一些非必要工作场所。

反应迟钝的后果是,新加坡新增病例曲线陡然上升,周四新增病例为728例,创单日最大增长。而当日香港的新增数字是4。

周五,新加坡新增病例942例,再破单日最高增幅纪录。

2、飙升的曲线

四月中旬以来,新加坡的疫情开始攀向高峰。

在政府的检测范围外,有大量聚集性感染正在发生。

与其他国家相比,新加坡宽松的防疫举措,只在隔离和追踪海外输入病例时有效。

一旦此措施失败,病毒的扩散速度将比那些严格封锁、保持社交隔离的国家更快。

新的聚集性感染,与新加坡庞大的外籍劳工群体有关,特别是那些居住在狭窄宿舍中的外劳。

他们大多数来自南亚,在最初的大规模检测中,他们似乎被忽视了。

目前,尚不清楚病毒是这些外籍劳工带来的,还是本地传播感染。而可以确定的是,外劳们恶劣的居住环境,让居家隔离几乎不可能实现。

新加坡律师、前外交官汤米-科姆(Tommy Koh)月初就警告道:“这些宿舍就像一颗定时炸弹,正在爆炸。”

“新加坡对待外劳的方式不是第一世界,而是第三世界。政府允许雇主用没有座位的平板卡车运输劳工。他们住在拥挤的宿舍里,像沙丁鱼一样,十二个人挤在一个房间里。 ”

科姆补充说:“新加坡应该把这当作一个警告,我们应该像第一世界国家那样对待外籍劳工,而不是以现在这样卑鄙的方式。”

在外劳确诊病例激增后,新加坡政府推出了所谓的“断路器”措施,以阻断社区传播,对居民的社交安全距离加强管控。

18日下午,李显龙总理在脸书贴文说,政府正在阻断外劳宿舍里的病毒传播链,减少病例数量,但需要一些时间才能见效,预计未来数日会出现更多外劳病例。

3、远没到放松的时候

表面看来,新加坡和香港采取了相似的防疫策略,都在保持城市正常运转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境外输入病例。

为何两者现在差距巨大?

香港之所以能更轻松地做到这一点,是因为这座城市从未完全放松过,而新加坡在第一波疫情得到控制后有所松懈,结果病毒立即还以颜色。

需要注意的是,香港和新加坡之所以采取相对宽松的防疫策略,有很多前提条件,例如人口规模小,民众愿意听从政府指令,且地理位置特殊便于管控。

然而即使这样,新加坡也搞砸了。

4月16日,新加坡总理夫人、政府投资公司淡马锡控股执行董事何晶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新加坡低估了新冠肺炎疫情并为此付出代价。

“我们尝试用对付非典的方式对付新冠肺炎,我们低估了它。”

新加坡的二次爆发,对世界其他国家是一个沉痛的教训,那就是过早放松。

一个城市或国家,除非百分百确定不再有外部输入病例,或者可以百分百做到有效跟踪和控制输入病例——那是不可能的,就不能说自己安全了。

即使本地病例已经清零,也不意味着危险已经过去。

岛国新加坡尚且如此,那些疆域广袤、边界开阔疏散的城市和国家,更不可能与世隔绝。

在全世界疫情消失前,没有一个地方是真正安全的。

新加坡已经用事实证明,过早放松会适得其反。

发帖时间: 新加坡新闻

555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6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阅读
每月生活费13000新币!新加坡火到发烫,中产们,这你受得了么?
2025年05月05日   •   8379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新币攻破5.6关口!大选倒计时,抢占政策+汇率“黄金交叉点”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
新加坡保险:住院/重疾/指数寿险如何守护你的未来
2025年04月29日   •   3078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