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到年底了
当你坐着经济舱从新加坡回国
以为自己是衣锦还乡了

(你眼中的自己,衣锦还乡)
但是在国内人小伙伴眼里
赤道原始人回来避暑了

(别人眼中的你,出土文物)
因为......

在新加坡待久了
回国都听不懂中国话!
最近回国总有一个感触
就是对方说的明明是中文
却好像是一门新的语言
你以为大家在探讨地里收成如何?
其实,他们在探讨股市!

你以为大家在探讨家畜长势如何
其实,大家在探讨创业!

你以为00后的表弟们
在群里发接头暗号和电报密码
其实,他们只是在约饭

(往下拉,有翻译)
你以为国内的闺蜜们
在谈论文学作品
其实,她们是在说化妆品

回国一周,气势全无
完全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
张不开嘴hold不住场
不禁扪心自问:


为什么从新加坡回国的
我们听不懂中文了?
根据多年丢人经历
总结了几点原因如下:
一,国内黑话太多
在各种聚会中经常
听到让人耳熟不能详的话语
俗称是“黑话”(jargon)
【同学聚会】
这充满了哲学气息的行话
我是一句也听不懂
紧脏的我流了一身的椰汁
企业文化,颠覆性,风口,孵化器,自给自足创意,粘度,干活,痛点,生态,安排,阈值(这个念yu,念fa的你lose了),头部,出海,画像,模式,VP,红海蓝海,迭代,裂变,AB轮儿,生态化反,蒙眼狂奔,新零售,互联网下一幕,天使投资人......
椰子每次去趟深圳回来,都拿个小本本
记一些新学的词语!
(赶脚和特么当年学习英语词语一样)

【闺蜜聚会】
闺蜜们要代购的品牌
我根本不知道是什么
他们说的话让我觉得自己
不再是一个精致的猪猪女孩
前男友面膜,黄一白黄二百,种草拔草长草,混干皮、干皮、油皮,假滑,泛白,爆痘、闷痘、斩男色、老鸟期、小黑瓶小绿瓶小白瓶、法兰西一枝花许三多、大葡萄、K乳/理肤泉K乳、水磨......


二,中英文不对标
其实,冷静下来发现
这些词汇我们都懂
只是中文翻译得太有哲学气息了
一时间没认出来
比如同行问你:
“在新零售的战役中
说说你的打法是什么?”
【战役】
战役???我脑海中浮现出
这样的画面

(千军万马,气势恢宏)
【打法】
打法?我把金庸古龙孙子兵法
全在脑海里过了一遍

(我该用屠龙刀还是倚天剑,美人计还是苦肉计?)
后来我发现我翻译错了
Singlish还是学的不够扎实
【战役】不是War,而是campaign
【打法】不是the way to fight, 其实就是Strategy

(仅此而已,就这么简单,千万别想太多)
三,你知识面狭窄
看得懂MRT,HDB
GIRO,ERP,PAP,KKH,AYE......
用的溜otw,lol,ic,pls
这些都是上世纪的缩写方式了
只能在新加坡混一混!
中国00后的缩写
覆蓋的知识面相当的广泛
【拼音缩写】
以为是英文缩写
其实是拼音

(翻译版本)
【混合缩写】
以为是拼音缩写
其实掺杂了日语英文,甚至方言
各种低俗的语言中
蕴含着高端的意味
nbcs = nobody cares(英文)
ky = 没眼力见(日语)
彩虹屁 = 花式吹捧,连屁都能吹出彩虹
基操勿6 = 基本操作不要666


如何才能听懂这些中文?
擦,晕了?
莫急,贴心椰子在此~
有了这些生存指南,回国/海归的你
看起来才不会像个loser

善于分辨,别紧脏
一些人把朴实的话说得很高级
通常就能掩饰自己是傻X
而显得非常的牛X了
怎么分辨呢?
如果这人没白天没黑夜
都在这么说话那就是在装X了
nbcs,你也无需care

善用Singlish黑话
看看上面这些国内小伙伴说的
行话和黑话
基本上做到了改变语言
从而达到了改变世界的气质

那么,在新加坡的椰友
也要善用Singlish黑话
中英基础上加入马来语和方言
才能达到技压全场的效果啊!

还有,能用英文就用英文!
比如,回国后,问你在新加坡哪个单位的?




中文,活到老学到老
最后,你不得不佩服
中文的博大精深
像我们,常年不回国耳濡目染
只能把这些黑话
作为一门新语言重新学习
各位椰友,你能听懂多少?
1
海归创业黑话
【心智占领】
原意:走进你的内心?占据你的思想?内心都走不进去,心智怎么走?
新意:消费升级的竞争中,让用户想到某一品项时,最先想到该品牌/产品。比如说起可乐,就想到可口可乐。
英文:Brand Awareness

【盘】
原意:盘子,就是一种容器。
新意:变成了一个魔性的动词,什么都可以拿来盘,一盘就焕发第二春,比如盘活存量,流量,盘一波资源,有点激活的意思。
英文:原本翻译是Plate,新的用法根本翻译不出来!

【安排】
原意:有计划地安置处理。
新意:这个词本身是拜托和处理某件事的意思,现在是通过这种霸气的表达方式表示,胸有成竹肯定能够完成,安排上!通常搭配妥妥的一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