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azy Rich Asians 看过了吗?
去新加坡的飞机上,我看了,很应景。
整部电影最大的彩蛋是,发现女主的有钱女朋友的家,真实地是一个朋友的朋友家,我的这个朋友借他的朋友家办了wedding party,我那么有幸参加,这应该是鄙人跟有钱人靠得最近的一次了吧。
余生都会越走越远了大概。哈哈哈。
新加坡,在大家的印象里又是怎样的存在呢?诚然,如 Crazy Rich Asians 那般光彩夺目,明艳照人,新加坡是有钱人的新加坡。看到很多网红博主去一次就必要介绍当地的米其林餐厅,然后顺带吃个路边摊,会自作多情地留一句,丰俭由人,显得有多懂新加坡的风情似的。
可是拜托,大多数的新加坡人并不知道江振诚是谁(尽管我个人非常欣赏他),也真心不 care 哪家法国的餐厅来了又走了,多少间餐厅排名世界 Top 50。真正懂得欣赏她的人,会知道她的根基在甘榜 (马来语:Kampung,意思是“小村子”) ,在接地气的小贩中心里,在朴素又粗野的 hawker food 里。那些路边摊不是米其林的 side kick,他们才是新加坡的大主角。
原谅我即使写篇游记/食评也容易较真,因为想把自己在乎的事情做好,才会那么受不了有些人的不知所谓。也只希望吸引到跟我有同样执念的人。That's all!
Sorry to say,在我看来,那些高大上的料理简直有违克勤克俭的新加坡精神。
什么是 hawker food 呢?
hawker 的中文是小贩。在新加坡全岛,尤其是人口密集的社区里,会有一大间开放式的(所谓开放式,因为没有空调,但屋顶是有的

)小贩中心(hawker centre)。在这样子的中心里,通常有一间间、大约几十间的小贩摊位,售卖各种食物,几乎每间小贩中心都会有卖的:鸡饭、虾面、炒米粉、鱼圆面、印度炒面、马来卤面,很多很多,通常还有几摊卖些饮料,点心,好像潮州的粿、油条、包子、咖喱饺、甜品、仙草、豆花水。而这些非常日常的食物,价格也非常低廉,基本上就是老百姓从早餐到宵夜都离不开的。通常相对熟食的这一边,旁边都会有另一区域卖蔬菜水果和鸡鸭鱼肉。再再综合一些的小贩中心里还有一些便利生活的摊位,例如裁缝啦、五金店啦、卖纸钱纸房子的啦

。总归是个很有生活气的场所。然后这些再普通不过的食物,就称为 hawker food!
我反正单方面宣布,新加坡有这些 hawker food 就够了!
在小贩中心里,我们都叫摊贩 auntie, uncle。“auntie,我要一碗肉脞面,3块钱的,要面薄,要甜酱不要辣。”
个人订制是这么来的。
现在,鸡饭俨然已经是新加坡 hawker food 的名片了,有跟 Gordon Ramsay 比赢过的鸡饭摊,有最便宜的米其林鸡饭摊。
鸡饭我想放一放再写。在我心中,鸡饭终归还是太神圣,你可以随随便便吃一顿两顿,但不能随随便便地说啊。
很多年前,吃过一次在马六甲的、被某老饕推介的鸡饭粒,真是大跌眼镜。好歹马六甲我也去吃过五六七八次了,鸡饭粒我有自己的收藏,竟还是踩雷在权威手上。
审慎再审慎,想推介几道可能还不为大家太熟悉的 hawker food。与之他们,我是有感情的。
卤面 Lor Mee

这一碗卤面,我在 instagram 跟了一阵了。我自以为这个摆盘一定是有设计过的。
摊主 uncle 煮完面,淋上卤摆上料,传给 auntie,auntie 询问我的口味后,堆上辣椒酱、蒜蓉、小辣椒碎和小葱段,最后的这些 garnish 的布局我感觉生动至极。破碎的碗口和没有抹干净的碗沿,漫不经心地零落,却都是极好的。
我接过这碗面,心里已经很高潮了,不枉费我坐了五小时飞机和一个半小时巴士加地铁。看久了精心布置的法餐摆盘,不觉得这碗奔放又粗野的卤面更楚楚动人么?让我选的话,我反正会翻卤面的牌子,反复翻。

有些卤面的卤里面是有大肠和大肠味的,这碗没有,只是清甜的猪肉汤,加了五香粉,用鸡蛋和黍粉调出厚度,我认为成果是平衡得不错的,配上黄面。而他们家配的料真的可谓壮观了,云吞吃得出是当天炸的,五香和鱼饼也都很新鲜,鲜有的传统的卤面会加一点点小块炸鱼片,他们倒好,上了一整片妖冶的炸鱼皮,爽!
且小碗3块、中碗4块、大碗5块的价格,让人真的很赞叹劳动人民的智慧,这碗面的精气神,让你吃完就可以直接去地里“锄禾日当午”了有没有。
Keng Heng Teow Chew Lor Mee |
505 Beach Road, Golden Mile Food Centre, Singapore 199583
这间小贩中心是非常有代表性的,里面至少还有一摊虾面也很值得一尝。

椰浆饭 Nasi Lemak

这段日子我的最爱是椰浆饭。椰浆饭,next to 鸡饭,又是一道专注于 basic 的食物。所谓 basic,只有两样事,椰浆饭和 sambal 酱。
椰浆饭,要松软但不能湿答答,浸润了椰浆和斑斓叶的香气;配上偏甜口的 sambal 酱,甜、咸、鲜、辣得到平衡,就是上乘的椰浆饭。
而其他的标配:江鱼仔,花生米,黄瓜,炸鸡翅(还有别的选择),有时候对好的饭来说,反而是 distraction 多过 complement。
感谢国内的快递,也能买到东南亚的斑斓叶了,这在十年前大概是无法想像的。

等待斑斓叶运输的过程中,我已经来煞勿急地煮了一次椰浆饭,用了最简易的电饭煲方法。
(三人份)
300克米
200克椰浆(我用的是低脂的市售椰浆,如果用新鲜榨取的,或者厚的市售椰浆,要酌情增减用量)
160克水
一撮盐
一起放进电饭煲,像寻常煮饭那么操作,饭煮好跳到保温状态的时候,可以放进打好节的斑斓叶,闷一会儿。

接下去要潜心研究怎么制作 sambal 酱,材料已备齐

最近看到一个非常有诚意的 blogger(www.foodcanon.com),专写新马的料理。mark 一个他的 sambal 酱 recipe:
原料
500克红葱头
500克洋葱,切条
50个干辣椒
50个新鲜辣椒
200克江鱼仔
5大勺糖
5大勺椰糖
1小勺盐
3大勺罗望子酱
500毫升油
方法
1. 搅碎红葱头和辣椒。
2. 炸江鱼仔。约1-2分钟。待用。
3. 加热炸过鱼的油,炒搅碎的红葱头泥,约10分钟。
4. 加入搅碎的辣椒酱。
5. 加入糖、椰糖、罗望子酱和盐,尝味道、调味。
6. 微沸15分钟。调味。
7. 加入洋葱和炸过的江鱼仔。再煮5分钟,关火。

这碗椰浆饭出自某个很有名气的店,没有想要推荐。
最上面开头那碗亲测还行,来自:
Village Nasi Lemak Bar |
57 Circular Road, Singapore 049412
腰子面线 Mee Sua

这个不能算是很典型的新加坡 hawker food,但却也是隐匿在邻里的一碗小面食。
新加坡的华人以祖籍福建省居多,他们对腰子和面线的处理,跟台湾的蚵仔面线(不过一个是腰子,一个是大肠)如出一辙,可贵的是,这一口腰子没有一点骚味,且真的配得上说是脆滑爽口。而且在腰子的口感刚刚好的同时,他们的面线也是一点也没有糊烂。恩,我不清楚蚵仔面线是不是意在糊烂的面线,但也许我吃到的都是预煮好的,个人会更欣赏这样子有口感的用筷子吃的面线。
很多时候我在魔都想念这个味道,找了半天会叫一碗酱爆腰子拌面,却是另一副模样。

有些东西在那里很久很久都不会变,可有些事情你只是一转身就变了,朋友说,你吃个腰子面线,干嘛灌大家鸡汤呢,可人家的腰子面线真的是鸡汤底的。
那天,新加坡的常规天气。想想魔都的阴雨绵绵,再晒也是享受。
回家后又读了一下李光耀生前的访谈录,发现他小时候就住这附近一带,意外地走了一段伟人可能也走过的路,致敬,我觉得这样的巧遇好幸福。

Seng Kee Black Chicken Herbal Soup |
467 Changi Rd, Singapore 419887
印度豆饼 Dosa /印度香米饭 Biryani Rice

Biryani Rice 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印度族的 hawker food。
坦白说近来我才慢慢学会了欣赏他,这碗饭里有丁香、有八角、有孜然,有茴香籽,且都是完整的一颗颗一粒粒在饭里,这香气真的不怎么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