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印象(下)——野性狮城

2020年03月14日   •   3万次阅读

注:文中图片、动图未经说明均为作者拍摄,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一只巨蜥正大摇大摆迎面向我走来 新加坡印象(上)——繁华都市

当你看到这篇推送的时候,我已经回到了哈尔滨的家中。回想新加坡,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莫过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在上一篇推送里,我介绍了新加坡这一国际大都市的热闹喧嚣,这次我将带大家看看我在新加坡所遇到的野生动物。鳄鱼、巨蜥、水獭、猴子和各种鸟类,新加坡到底是花园还是动物园?

作为热带雨林气候的赤道岛国,新加坡一直以“花园城市”而闻名世界,整个国家拥有约50%的绿化覆蓋率。良好的生态系统非常适宜人类居住,同时也为动物们提供了家园。

2018年BBC纪录片《野性都市》展示了世界各地生活在都市中的动物们,其中第一集开头便提到了生活在新加坡市中心的水獭。水獭家族们穿梭于城市中,以捕鱼为生,在这个几乎所有野生动物都受到保护的国度,日子过得悠然自得。难怪有人说,“在新加坡,我想当一只水獭”。

截图来自BBC纪录片《野性都市》

一队骑行的市民正在给水獭家族让路

《野性都市》中的小片段展示了水獭在新加坡城市中的惬意生活。 BBC纪录片《野性都市》片段,视频源自微博

在一个周末的早晨,我在返回公寓路过一个水沟时,只听浩浩荡荡的脚步声从水沟里传来。我低头一看,只见一群水獭正过来觅食,看来是一家子水獭一起出来吃早餐

水獭

平日去学校的路上都会路过这个水沟,不过之前没发现这里还有鱼。水獭家族在这个水沟里大快朵颐,吃得非常痛快。不过水獭吃鱼只吃鱼头,水獭走后总能看到无头鱼尸漂浮在水面上,因此也招致了一些人的反感。

吃鱼的水獭

由于新加坡是一个国土面积非常有限的岛国,四面环海,因此解决淡水问题至关重要。城市里经常能看到一条条水沟,这些水沟会通往蓄水池,然后净化处理循环利用。实际上,凭借着世界上顶级的雨水收集、污水处理和海水淡化系统,新加坡解决了部分淡水需求,并逐步减小进口淡水的比例。

其实新加坡除了水獭,还有许多其他野生动物。比如说,就在我公寓附近的这个水沟,除了水獭我还发现过巨蜥、苍鹭、白鹭等野生动物。

还是那个我上学路上的水沟,有一天早上我看到有人正在拿手机对准水沟拍照,我也凑过去看了看。走近一看发现,好家伙,看到一只体长约2米的巨蜥正缓慢爬行!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野生蜥蜴让我非常兴奋,赶紧掏出手机拍到了如下画面。

体型硕大的巨蜥 由于经常能看到野生动物,我还特意给我的微单相机买了个超级廉价的长焦镜头,以求拍摄到更好的野生动物照片或视频,每天上学的路上看到这些大蜥蜴爬来爬去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另外一只巨蜥

新加坡天气炎热,这只巨蜥正下水游泳,以寻得一丝凉爽,之后又趴在地面晒太阳。这种巨蜥尾部有黑黄相间的环纹,同时黑色环纹上常有小黄斑;四肢强壮,趾上有锐爪;其背面有小黄斑,因此被称为“五爪金龙”。巨蜥在中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非常稀少,没想到在新加坡几乎随处可见。

游泳、晒太阳的巨蜥

由于这个水沟里有鱼,经常会有苍鹭、白鹭之类的大鸟过来捕鱼觅食。

苍鹭也叫灰鹭,是我在新加坡遇到的体型最大的鸟类,经常能在水边看到这种大鸟,其头后的羽冠仿佛是一条小辫子。

苍鹭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相信很多人听说白鹭这种鸟都是因为这句诗。白鹭是一种比苍鹭小一些的中等体型的鸟类,以小型动物和昆虫为食。有一天上学的路上正好看到路边的水沟里有两只白鹭,于是就有了如下的画面。

两只白鹭 就在我所住公寓的楼下也时常能看到一些小动物,比如说树上的这只小鬣蜥。鬣蜥科的动物头背部有细小的粒鳞,外观上与其他蜥蜴有显著区别。

小鬣蜥

一个周末的傍晚,当我回到公寓时发现一只小蜥蜴正在我楼下的草地上捕食,看起来十分有趣。

捕食的小蜥蜴 新加坡植被茂密,因此经常遇到松鼠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一天早晨,我打开房门后发现一只松鼠在我门口,不过正要给它拍照,它就被我吓跑了

树上的小松鼠

在校园里,我也时常能见到野生动物。一天早晨,当我进入实验室,发现窗外正伫立一只犀鸟,令我非常惊喜。犀鸟原本是新加坡土生土长的鸟类,不过因为捕杀和栖息地消失,犀鸟在新加坡绝迹了200年。为了让犀鸟重新回到新加坡安家落户,新加坡还人工修建了一些犀鸟巢穴。经过几年的努力,2009年开始新加坡终于又出现了犀鸟。希望之后能有更多犀鸟回到新加坡。

窗外的犀鸟

壁虎在蜥蜴家族中显得非常娇小,其中包括世界上体型最小的爬行动物,在新加坡十分常见。尤其是夜里,经常能在学校灯下看到捕食蚊子的壁虎。我居住的房间里也经常能看到壁虎,我对壁虎非常友善,希望它们能把我屋子里的蚊子都赶尽杀绝。通常见到的壁虎都是白色或透明的,不过也见到过下面这种颜色较深的壁虎。

校园里的壁虎 有一天从实验室里出来正要下楼吃饭时,发现楼梯上有一只猴子。不过这只猴子没有左手,看来是个小可怜

校园里偶遇的猴子 在新加坡最北部有一个双溪布洛湿地保护区,保留了非常原始的生态环境,同时也有很多动物在此居住。

一进入保护区就能看到门口的屋顶上有很多蝙蝠,众所周知蝙蝠昼伏夜出,我白天去的时候这些蝙蝠还都在睡觉,偶尔会动一动。

屋顶的小蝙蝠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人们对蝙蝠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因为蝙蝠是多种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甚至有人提出了将蝙蝠赶尽杀绝的号召,简直不可理喻。事实上,蝙蝠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乱捕滥杀野生动物破坏生态系统,最终还是要人类来埋单。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对待野生动物敬而远之,摒弃食用野味恶习,打击捕杀、贩卖野生动物才是长久之计。

保护区里经常能看到路边的“当心鳄鱼”警示牌。这里临近柔佛海峡,游客时常能看到湾鳄。湾鳄是一种咸水鳄,是世界上最大的鳄鱼,也是世界是最大的爬行动物(还记得世界上体型最小的爬行动物属于哪类蜥蜴吗?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