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投掷运动铁饼名将黄德炎(左一)在自传体新书《最后一金:体育与抗癌之路》发布会现场,讲述他的体育生涯与抗癌历程。(林明顺摄)
曾经创下夺得10面东运会金牌辉煌纪录的本地“铁饼巨人”黄德炎出书,回顾运动生涯,也记下抗癌的心路历程。他说:“我人生最重要的金牌,是最后这面战胜癌症的奖章。”
新加坡铁饼前名将黄德炎星期六(12月14日)在新加坡体育城举行新书发布会,介绍自传体著作《最后一金:体育与抗癌之路》(The Last Gold James Wong: An Odyssey Through Sports and Cancer)。
黄德炎16岁进入国家田径队,在1999年文莱东运会上以59米50的成绩刷新东运铁饼纪录,至今无人能破。他在运动职业生涯中,共获得九面东运会铁饼金牌,一面东运会链球金牌,成绩不俗。
这本书由我国男子400米跑前运动员邱健松执笔。黄德炎的这位老队友在发布会上回忆说:“我曾建议他写书记录运动生涯,可他一直没行动,直到他告诉我,‘我得了癌症,我们开始吧’。”

有关本地“铁饼巨人”黄德炎(右)的自传体新书,由他的老队友我国男子400米跑老将邱健松(左)执笔。(林明顺摄)
黄德炎透露,2023年1月10日,也就是他生日当天,发现自己的尿液呈现深黄色,很不寻常。后来经过一系列检查后,他确诊患胆管癌二期,即胆管中长了一个两厘米大的肿瘤,必须做手术切除。
“我听到这个诊断时,大脑一片空白。第一个想法是,为什么会是我?”
不过,他很快便调整了心态,积极地为手术做准备。他在2013年退役,2018年停止常规训练,因此术前体重达133公斤,医生建议他减重以帮助康复。
黄德炎的主治医生是樟宜综合医院外科部门主任与高级顾问赵家兴临床副教授。这位医生说:“我们天天接诊病人,不断向他们重复提醒要调整饮食,适当做运动,但他却是第一个真的拿着计划来找我的病患。他事无巨细地向我确认适当的训练强度、食物应几克重。”
患病后重拾规律运动
患病后的黄德炎重拾规律运动,从每天步行两公里到跑步五公里。四个星期后,他减掉了约七公斤。“我仿佛找回了备战东运会的感觉。”
2月24日,经过漫长的11个小时,医生与医护团队为他成功切除了肿瘤。回忆当时,黄德炎笑着说:“我在麻醉前跟赵医生说,‘不要有压力,我正在写自传,看好你哦’。”
这名身高1米91且驰骋赛场多年的名将在赛场上每次踏入投掷圈时,总是一派胸有成竹。在抗癌搏斗场上,他一样沉稳迎战。
邱健松说:“他是个魁梧又坚强的人,要敲开他的心门,让他说出真实的心路历程不是容易的事。我的办法是让他写日记,记录抗癌的感受和思绪。”
术后,黄德炎经历了八轮的口服化疗,每天得服下12颗药丸。“从第四个疗程起,化疗的副作用开始显现,不仅掉头发、肚子涨、皮肤也会剥落,用手捡东西时感觉很疼。”

这本新书也发行了100本慈善限量版,现已为新加坡防癌协会筹集了超过6万元善款。(林明顺摄)
医护团队和家人的支持给了他很大的动力。他说:“以前我一人投掷,现在我与病魔抗争,但在这两种情况下,我都有团队和家人在我背后,很感谢他们。”
这本新书发行了100本慈善限量版,至今为新加坡防癌协会筹集了超过6万元善款。
黄德炎体内如今已没有癌细胞。他说:“患癌不等于被判死刑,随着医学发展,我们都有希望战胜它,每一个抗癌者都是勇士,都值得一面人生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