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和柔佛之间旅行的人们可能很快就能在边境两侧享受免护照通关,以及享受数字化的货物清关流程,这些是新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SEZ)正在探索的“早期举措”之一,旨在促进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之间的跨境经济互联互通。

图源:脸书
01 新柔经济特区的背景
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简称新柔经济特区)的构想,是由马来西亚经济部部长拉菲兹于去年7月提出的。他认为,柔佛州和新加坡有着相近的文化和历史,也有着互补的经济优势,可以通过建立一个经济特区,打造一个跨境的经济合作平台,促进两地的互联互通和互利共赢。
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部长李智陞对这个构想表示欢迎和支持。他表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有着深厚的友谊和合作基础,也有着共同的利益和目标,新柔经济特区将有助于促进两地的经济复苏和增长,也将为两地的民众带来更多的就业和生活机会。

图源:8world
三个月后,在新加坡举行的新加坡-马来西亚领导人务虚会上,李显龙总理将拟议中的经济特区描述为“实质性且有前途的项目”,除其他外,此为世界上最繁忙的过境点之一,该项目应为在长堤两侧工作的人们带来更顺畅的旅行。
02 历史性的时刻——两国签署经济特区谅解备忘录
经过半年多的磋商和筹备,两国政府于周四(1 月 11 日)在新山,由新加坡贸工部长颜金勇和马来西亚经济部长莫哈末拉菲兹南利签署了一份关于新柔经济特区的谅解备忘录 (MOU),正式启动了这个项目,并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经济特区协议框架,李显龙总理和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表达了两国对新柔经济特区的高度重视和期待。

图源:8world
新加坡贸易和工业部(Ministry of Trade & Industry,简称MTI)和马来西亚经济部表示,两国将探讨多项“建设”经济特区的举措,包括更迅速地在陆地检查站通关,以及促进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之间的可再生能源合作。
根据谅解备忘录,新柔经济特区的目标是:
促进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之间的经济互联互通,打造一个高效、便捷、安全的跨境合作平台;
发挥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比较优势,吸引和培育高附加值、高技术、高创新的产业和企业,提升两地的经济竞争力和活力;
推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在可持续发展、可再生能源、数字化转型等领域的合作,应对全球和地区的挑战和机遇;
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民众提供更多的就业和生活选择,提高两地的福祉和幸福感。
03 经济特区的前景
新柔经济特区的具体内容和范围,目前还在两国政府的讨论和规划中。根据谅解备忘录,两国将成立一个由贸工部和经济部共同领导的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委员会,负责制定经济特区的框架协议,确定合作的经济领域和经济特区的地理覆蓋范围。

图源:8world
该委员会将向由国家发展部和经济部共同主持的马来西亚依斯干达联合部长级委员会(JMCIM)报告,并在今年下半年向两国领导人提交最新情况。
根据联合声明,两国将“探索建设经济特区的多项举措”,包括以下这些:
柔佛州一站式商业或投资服务中心;
双方实行免护照二维码通关制度 ;
陆路检查站货物清关的数字化流程 ;
共同举办投资者论坛,收集企业对新柔经济特区的反馈 ;
促进马新自贸区可再生能源合作 ;
策划培训以解决经济特区各行业的人才和技能差距 ;
开展柔佛州和新加坡之间的联合促销活动,以促进经济特区的贸易和投资 。

图源:8world
各部委表示:“这些早期举措体现了双方的合作精神以及对新柔经济特区推动经济增长的共同利益。” 双方还同意制定新柔经济特区框架,确定合作的经济领域和经济特区的地理覆蓋范围。
该谅解备忘录还设立了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委员会,由贸工部和马来西亚经济部共同领导。
经济特区联合声明
联合声明称,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依靠柔佛州的强劲增长和新加坡在该地区的重大投资”。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18.9%,到2022年达到1530亿新元。 2022 年,柔佛州的投资额达 706 亿令吉(202.6 亿新元)。 当年1月至6月,新加坡是柔佛州第二大外国投资者,占柔佛制造业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约70%。
新加坡贸工部长颜先生在声明中表示,经济特区“凸显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政府和商界密切合作所能取得的成就, 他说:“这将为双方发挥互补优势、抓住共同发展机遇搭建桥梁。”
拉菲兹补充说:“该项目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可以加强货物和人员的跨境流动,并提高柔佛和新加坡的经济吸引力。我完全相信,这一倡议将预示着我们双边经济关系变革篇章的开始,为我们两个伟大的国家带来无与伦比的互联互通和繁荣。”
周四早些时候,李总理和安瓦尔先生还举行了会面,庆祝新山-新加坡捷运系统(RTS)连接项目双方均达到了 65% 的建设里程碑。 RTS Link 服务预计于 2026 年 12 月开始运营,将连接新山的武吉查加尔 (Bukit Chagar) 和新加坡的兀兰北 (Woodlands North),高峰容量为每个方向每小时 10,000 名乘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