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就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你以为你控制住了它,事实上它早已蛰伏等待新一波反击。
这两天的巴士转换站跟心理卫生学院感染群就是新的例子。
特别是巴士转换站感染群,总计确诊229人,其中120多个巴士车长。
这真的没事?
新加坡8个巴士转换站感染群
229人确诊,一半是车长
继KTV、裕廊鱼港、各中小学、白沙浮商业城感染群以后,巴士转换站也中招了。
相当于本地娱乐业爆过了、市场爆过了、学校爆过了、商场爆过了,接下来轮到公共运输行业了。
截止到前天,新加坡一共有8个巴士转换站感染群,总计确诊229人,其中至少120人为巴士车长(即巴士司机)!
这8大感染群在地图位置分布如下

(点击可看大图)
各感染的确诊情况是这样的(地图位置从左到右):
1)文礼巴士转换站(前天新增15例) 感染群形成时间:8月29日 总计确诊人数:累计31个病例,其中至少13名车长确诊

2)裕廊东巴士转换站(前天新增3例) 感染群形成时间:8月28日 总计确诊人数:累计24个病例,其中至少15名车长确诊

3)金文泰巴士转换站(前天新增0例) 感染群形成时间:8月27日 总计确诊人数:累计14个病例,其中至少9名车长确诊

4)大巴窑巴士转换站(前天新增18例) 感染群形成时间:8月26日 总计确诊人数:累计70个病例,其中至少33名车长确诊

5)碧山巴士转换站(前天新增2例) 感染群形成时间:8月14日 总计确诊人数:累计26个病例,其中至少23名车长确诊

6)盛港巴士转换站(前天新增0例) 感染群形成时间:8月14日 总计确诊人数:累计24个病例,其中至少14名车长确诊

7)榜鹅巴士转换站(前天新增4例) 感染群形成时间:8月26日 总计确诊人数:累计29个病例,其中至少13名车长确诊

8)淡滨尼巴士转换站(前天新增11例) 感染群形成时间:8月30日 总计确诊人数:累计11个病例,其中多少车长确诊不明

上述实拍图来自Googlemap
从新增病例的情况来看,目前比较严重的有大巴窑、文礼、淡滨尼巴士转换站。
而在巴士站接二连三的“沦陷”以后,很多人关心这几个问题: 巴士转换站为什么会突然爆发?
这么多巴士司机确诊,乘坐公共运输还安全吗? 巴士转换站的感染群规模会发展到多大?不采取措施吗?
普通民众在巴士等公共运输上要怎么自我保护? 咱们来一一看下。
巴士转换站感染爆发原因
本地专家:可能已扩散到地铁
巴士转换站感染群为什么会突然爆发?
更准确地说,巴士转换站的病毒传播链可能潜伏已久,只是我们最后才知道。
最早的巴士转换站感染群是碧山跟盛港,出现于8月14日。

来源:CNA
这意味着,巴士转换站的病毒传播链至少在8月初就已经形成,月中大范围悄悄传播,到月底才形成了两百多人的病例规模。
而在这个传播过程中,回顾整个8月,我们还经历了2轮解封:
8月10日起进入新常态预备期。
初步解封允许5人社交聚会、允许面授补习50人、允许现场表演、大型会议活动、体育赛事,允许按摩、桑拿、理发店等需要摘除口罩服务等等。

(部分)
8月19日起措施进一步松绑。
办公场所允许一半员工回公司工作,旅游景点、游轮、博物馆跟公共图书馆客容量增加到50%、商场展厅同一时间允许更多人进入等等。
巴士转换站本身就是枢纽,解封后人流来往明显更多更频繁。
再加上有网友爆料,巴士转换站内有部分人其实没有那么注重防疫。比如不戴口罩聚集聊天

一个休息室,一堆巴士车长,人都凑在一起。

另外,乘坐公共运输的人一多,高峰期挤不挤得上都是问题。更别说乘客之间人与人之间要保持1米安全距离。

所以综上,巴士转换站爆发疫情离不开这几个原因:个人防疫措施松懈、措施放宽,人流变大。
在我们远非初心的配合下,新冠病毒集齐了天时地利人和。
巴士转换站的感染群规模会发展到多大?不采取关闭措施吗?
巴士转换站的感染群规模到底会有多大?
这里有一个比较欠打但很现实的回复:可小可大。
从现在的已知信息来看,巴士转换站还有挽回的机会。

来源:the new paper
新加坡本地一共有约9500名巴士车长,现在确诊120多人,所占比例约1.3%。
全岛总计大概有25到30个巴士转换站。而现在中招8个。
目前当局的措施是:继续定期检测,哪个巴士/巴士转换站出现确诊,就在受影响区域进行深度清洁跟消毒。
近期还多了一项措施,要求巴士转换站的工作人员们即便接种疫苗,也得单独吃饭,单独抽烟。
也就是说,巴士工作人员现在都是一人堂食。
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减少人与人之间交叉感染。如果一一做到位的话,感染群及时控制住是有可能的。

来源:海峡时报
但关键就在于还有一些不可控因素。
比如巴士转换站的病毒传播方式到底是什么?现在都还不知道。
是通过空气传播?通过冷气系统传播?还是通过密接传播?
再比如,新加坡对于公共运输网络的依赖程度极高。一旦造成传播,那真的是去到了四面八方。
据统计,全岛公共运输网络覆蓋率高达59%。交通站点最密集的地方平均每千里就有16到18个站点。

蓝得发白的区域交通站点密集
线状闭环为公共运输线路密集程度
工作日每天2个高峰期时段,人流最大。平均为早上6点到10点,下午4点到晚上8点。
全岛部分站点平均每天要承接260趟次交通。

这种情况,谁能料到病毒到底是往哪里去?
本地的传染病学专家梁浩楠医生甚至还估计:
“病毒可能已经悄悄地扩散到地铁站。”
“其实会有更多的感染群,有巴士转换站,以后也将可能有地铁站。”
这时候估计会有人想问问,所以都这样了怎么不调整措施,比如关闭受影响的巴士转换站,或者还是默认居家办公?
据另一传染病学专家卢医生表示,“没有必要关闭巴士转换站”。

他的依据是这样:
据去年11月,《自然》杂志对全球各国的防疫措施进行评估,发现禁止小规模聚会、边境管制跟全国封锁可以有效控制疫情。
其中限制公共运输并不是最有效的。
如果人在这个站点感染且离开了,那么封锁这个站点就没意义了,因为潜在感染者会去其他地方散毒。
此外,很多乘客在巴士站停留时间很短,感染几率猜测应该很低。
最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也有过调查,只要公共运输工具包括地铁跟巴士在内有足够通风,那么传染率还是比较低的。

来源:todayonline
听起来言之有理。
只是很明显,两百多人不会是巴士转换站感染群的人数终点。
近几天的无关联病例持续走高,昨天的社区病例统计124起,其中52个是无关联。
我们现在面对病毒除了疫苗以外,能做的就只有自我保护。

这么多巴士司机确诊,乘坐公共运输还安全吗?普通民众在巴士等公共运输上要怎么自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