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没人告诉我,新加坡的小马路这么好逛

2024年04月01日   •   3万次阅读

Sri Layan Sithi Vinayagar Temple(寺庙)

⏰:7:30-12:00,17:30-20:30

一座建于1925年的印度教寺庙,作为恭锡路游览的第一站。五彩斑斓的繁复庙塔非常有特色。印度寺庙,需要脱鞋进入。我们一般游客不会进去,主要在外面拍拍庙塔。

Kok Sen Restaurant(餐厅)

⏰:12:00-14:15,17:00-21:15(周一休)

传承三代的老字号煮炒店,从一家河粉摊起家。符合中国胃的米其林,好吃不贵、菜色多样,我们点了一桌子,真的每一道都好吃,就是需要现场排队取号有点烦。

恭锡路拍照打卡点:“东亚”转角小楼Coach门店及壁画The Working Capitol

著名的“东亚”转角小楼,现在这里是Potato Head餐厅,原来的东亚餐室搬到了附近。因为建筑外观早已成为打卡地标,所以没有变动。

百年建筑“The Working Capitol“,是新加坡创意人士和艺术家联合工作的空间,游客是可以入内参观的,有卖一些创意产品和咖啡。

4.【尼尔路 Neil Rd】

恭锡路尽头的尼尔路,是一条一步一景的街道。

蒙德里安酒店

去年新开业的酒店,里面的餐饮空间都很厉害:做智利菜的米其林餐厅“Araya”,玻璃花房里的托斯卡纳风情餐厅Bottega di Carna ”,金奖咖啡师坐镇的“Christina’s”,还有坐拥城市天际线的屋顶酒吧。

Acoustics Coffee Bar(咖啡店)

⏰:8:30-17:30

颜值和美味并存的咖啡店,Brunch做得相当不错,特色的叻沙意面很值得一试。这家用了用了特别的立式音响,音乐播放效果更立体沉浸,而且是宠物友好的。听着音乐,看别人撸狗和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真的非常惬意~

The Home&Co(器物店)

⏰:周一-周五11:00-17:00,周六11:00-15:00,周日休

The Home&Co紧挨着Acoustics,推开玻璃门走上二楼,就能好好感受这些美丽的器物啦!店内产品以韩国作家款为主,风格很素雅。三楼有个榻榻米茶室。其实说实话,这些东西在新加坡买没有价格优势,但作为线下体验还是不错的。

尼尔路的其他好店:

📍Apiary(手工冰激凌店)

12:00-22:00,周五周六12:00-23:00

📍The Coffee Code(咖啡店)

周一-周四11:00-22:00,周五周六11:00-23:00,周日10:00-22:00

5.【水车路 Kreta Ayer Rd】

看到这栋私宅,就可以从尼尔路拐到水车路了。水车路不太起眼,也就一两百米的样子,一走进去发现大家都排著队呢。原来这条路上有一家米其林餐厅和一家米其林餐厅开的蛋糕店。这家蛋糕店被称作是新加坡最好吃的芝士蛋糕店。

Restaurant Reve(餐厅)

⏰:12:00-15:00,18:30-23:00(周日休)

连续两年被评为米其林一星餐厅的Reve,午市套餐很有性价比(128/98新币两种)。这个价格能在新加坡吃到米其林一星,算得上划算!

Queic by Olivia(甜品店)

⏰:11:00-19:00

新加坡最有名的芝士蛋糕店,是以巴斯克蛋糕出名的“Olivia餐厅”开的甜品专门店。除了芝士流心挞,四种奶酪造型的蛋糕拼盘也很值得一试。如果不想排队,就打包去外面吃好了,店里面真的坐满人。

6.【武吉巴梳路 Bukit Pasoh Rd】

武吉巴梳路是很有内涵的一条文化老街,短短几百米,拥有多间二战前店屋,保留了富有历史气息的会馆、音乐社和俱乐部。

世界名厨江振诚开的André,曾被誉为“新加坡最佳餐厅”,也在这条路上(现已关闭)。

新加坡顶级华人俱乐部“颐和轩”

Mandala Club 私人俱乐部

99 Old Trees Durian(甜品店)

⏰:12:00-22:00

好吃到让人尖叫的榴梿甜品店,比直接吃榴梿还让人满足!点单率最高的是榴梿慕斯、榴梿煎蕊、榴梿泡芙。煎蕊topping的榴梿可以选品种,猫山王浓香,金凤清甜。我自己更喜欢金凤,有种淡淡的蜜瓜香,榴梿中的小清新。

Homeground+Playground(咖啡店)

⏰:10:00-17:30(周三休)

新加坡手冲冠军开的咖啡店,Homeground是咖啡店区域,Playground是手冲体验区域。店铺有早午餐提供,也售卖咖啡豆和咖啡冲煮器皿。如果想喝一杯优秀的手冲,首选这里。

草根书室(书店)

⏰:周一&周三-周六12:00-20:00,周二休,周日12:00-18:00

草根书室是新加坡的华文独立书店兼出版社,由本地作家英培安先生于 1995 年创立(现在已经转让)。这里经常举办各种文艺活动,已经成为新加坡的一座文化地标。我去的时候,店里正在办一个“物说新语“的旧物展。亲眼看到这么小只的三寸金莲,心里咯噔一下,就像讲解词说的:这双鞋子,走出了当时女子的命运和韧性,每一步都走得漂亮而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