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沒人告訴我,新加坡的小馬路這麼好逛

2024年04月01日   •   3萬次閱讀

Sri Layan Sithi Vinayagar Temple(寺廟)

⏰:7:30-12:00,17:30-20:30

一座建於1925年的印度教寺廟,作為恭錫路遊覽的第一站。五彩斑斕的繁複廟塔非常有特色。印度寺廟,需要脫鞋進入。我們一般遊客不會進去,主要在外面拍拍廟塔。

Kok Sen Restaurant(餐廳)

⏰:12:00-14:15,17:00-21:15(周一休)

傳承三代的老字號煮炒店,從一家河粉攤起家。符合中國胃的米其林,好吃不貴、菜色多樣,我們點了一桌子,真的每一道都好吃,就是需要現場排隊取號有點煩。

恭錫路拍照打卡點:「東亞」轉角小樓Coach門店及壁畫The Working Capitol

著名的「東亞」轉角小樓,現在這裡是Potato Head餐廳,原來的東亞餐室搬到了附近。因為建築外觀早已成為打卡地標,所以沒有變動。

百年建築「The Working Capitol「,是新加坡創意人士和藝術家聯合工作的空間,遊客是可以入內參觀的,有賣一些創意產品和咖啡。

4.【尼爾路 Neil Rd】

恭錫路盡頭的尼爾路,是一條一步一景的街道。

蒙德里安酒店

去年新開業的酒店,裡面的餐飲空間都很厲害:做智利菜的米其林餐廳「Araya」,玻璃花房裡的托斯卡納風情餐廳Bottega di Carna 」,金獎咖啡師坐鎮的「Christina’s」,還有坐擁城市天際線的屋頂酒吧。

Acoustics Coffee Bar(咖啡店)

⏰:8:30-17:30

顏值和美味並存的咖啡店,Brunch做得相當不錯,特色的叻沙意面很值得一試。這家用了用了特別的立式音響,音樂播放效果更立體沉浸,而且是寵物友好的。聽著音樂,看別人擼狗和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真的非常愜意~

The Home&Co(器物店)

⏰:周一-周五11:00-17:00,周六11:00-15:00,周日休

The Home&Co緊挨著Acoustics,推開玻璃門走上二樓,就能好好感受這些美麗的器物啦!店內產品以韓國作家款為主,風格很素雅。三樓有個榻榻米茶室。其實說實話,這些東西在新加坡買沒有價格優勢,但作為線下體驗還是不錯的。

尼爾路的其他好店:

📍Apiary(手工冰激凌店)

12:00-22:00,周五周六12:00-23:00

📍The Coffee Code(咖啡店)

周一-周四11:00-22:00,周五周六11:00-23:00,周日10:00-22:00

5.【水車路 Kreta Ayer Rd】

看到這棟私宅,就可以從尼爾路拐到水車路了。水車路不太起眼,也就一兩百米的樣子,一走進去發現大家都排著隊呢。原來這條路上有一家米其林餐廳和一家米其林餐廳開的蛋糕店。這家蛋糕店被稱作是新加坡最好吃的芝士蛋糕店。

Restaurant Reve(餐廳)

⏰:12:00-15:00,18:30-23:00(周日休)

連續兩年被評為米其林一星餐廳的Reve,午市套餐很有性價比(128/98新幣兩種)。這個價格能在新加坡吃到米其林一星,算得上划算!

Queic by Olivia(甜品店)

⏰:11:00-19:00

新加坡最有名的芝士蛋糕店,是以巴斯克蛋糕出名的「Olivia餐廳」開的甜品專門店。除了芝士流心撻,四種奶酪造型的蛋糕拼盤也很值得一試。如果不想排隊,就打包去外面吃好了,店裡面真的坐滿人。

6.【武吉巴梳路 Bukit Pasoh Rd】

武吉巴梳路是很有內涵的一條文化老街,短短几百米,擁有多間二戰前店屋,保留了富有歷史氣息的會館、音樂社和俱樂部。

世界名廚江振誠開的André,曾被譽為「新加坡最佳餐廳」,也在這條路上(現已關閉)。

新加坡頂級華人俱樂部「頤和軒」

Mandala Club 私人俱樂部

99 Old Trees Durian(甜品店)

⏰:12:00-22:00

好吃到讓人尖叫的榴槤甜品店,比直接吃榴槤還讓人滿足!點單率最高的是榴槤慕斯、榴槤煎蕊、榴槤泡芙。煎蕊topping的榴槤可以選品種,貓山王濃香,金鳳清甜。我自己更喜歡金鳳,有種淡淡的蜜瓜香,榴槤中的小清新。

Homeground+Playground(咖啡店)

⏰:10:00-17:30(周三休)

新加坡手衝冠軍開的咖啡店,Homeground是咖啡店區域,Playground是手沖體驗區域。店鋪有早午餐提供,也售賣咖啡豆和咖啡沖煮器皿。如果想喝一杯優秀的手沖,首選這裡。

草根書室(書店)

⏰:周一&周三-周六12:00-20:00,周二休,周日12:00-18:00

草根書室是新加坡的華文獨立書店兼出版社,由本地作家英培安先生於 1995 年創立(現在已經轉讓)。這裡經常舉辦各種文藝活動,已經成為新加坡的一座文化地標。我去的時候,店裡正在辦一個「物說新語「的舊物展。親眼看到這麼小隻的三寸金蓮,心裡咯噔一下,就像講解詞說的:這雙鞋子,走出了當時女子的命運和韌性,每一步都走得漂亮而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