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伤事故一起都嫌多,31家来自化工业的企业昨日(1月20日)承诺在职场上提供更安全及健康的工作环境,以迈向零工伤愿景。
国防部兼人力部高级政务部长扎吉哈透露,从2017年至今,本地化工业的工伤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和全国工伤率相比,平均低约三成。
2021年上半年工作场所安全与卫生报告数据显示,发生在工作场所的致命事故从2020年下半年的13起增加至23起,同期的工伤事故也从6293起增加至6411起。
扎吉哈今早在工作场所安全与卫生理事会、新加坡化学工业理事会及石油化工业协会联合主办的首届工作场所安全与卫生企业领袖会议:化工企业公约(ChemPact)上致辞时说,零工伤愿景是一个持续不断的长期运动,要达成零工伤目标,需要各界包括企业管理层和公司上下每位员工的实际参与。
他提醒,尽管化工业在工作场所安全与卫生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绝不能满足于现状,一旦缺乏警觉或疏忽,就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扎吉哈以2015年一家裕廊化学厂实验室爆炸造成一死数伤为例,指该厂未能审查安全程序导致事故发生,即便负责人事后被控,员工丧命的悲剧也无可挽回。
数个化工相关企业领导人也在会议上,分享如何善用科技及从公司内部流程着手,全面贯彻零工伤的安全意识。
主要为裕廊岛石化公司提供专业化学清洁服务的CYC国际公司,使用机器人取代传统人力处理石化废物和清洗工厂设施,该公司执行长蔡瑞碘受访时透露,由操作员远程操作机器人,可减少工伤风险,同时也升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