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因为2002年她演出首部好莱坞电影《皇家威龙》,跟成龙合作,正式进军国际影坛,随后被评为美国好莱坞“春季银幕最难忘女性”,并入围好莱坞MTV电影奖,在全球赢得了新一批影迷,范文芳也成为新加坡女演员中最难忘的一位。

除了范文芳、郭妃丽、陈秀丽等新加坡女星选择在内地拍戏捞金,老帅哥李铭顺还经常客串《一吻定情》《一路繁花相送》等内地影视剧。
广州人戚玉武还去新加坡接演《小娘惹》等剧走红,导致许多内地观众,干脆分不清哪些是港台演员,哪些是新加坡演员。

90年代的新加坡制作环境很好,同样是跟现在内地相似,古装剧远比生活剧更有市场。就拿马景涛、郭妃丽、郑秀珍、李湘萍合作《东游记》为例,该剧被誉为史上最优秀的八仙剧集,吕洞宾与牡丹仙子、何仙姑的虐恋,让人看得如痴如醉。

描写宋太祖和李煜的《绝代双雄》,把权谋宫斗与江湖武侠融合恰到好处,整体评价远高于《问君能有几多愁》(刘涛、吴奇隆版),这在同类题材是一个巅峰。

而《白发魔女传》《塞外奇侠传》《七剑下天山》三部小说的精华部分《塞外奇侠》更是超级武侠大剧,丝毫不亚于港台剧集。

1993年《莲花争霸》,汇集李南星、陈天文、朱厚任、朱乐玲等明星,尽管你可以发现剧情改编东拉西扯,将古龙的《流星蝴蝶剑》和徐克《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改编进行杂糅,但制作精良霸气,故事曲折精彩,被誉为华语武侠经典剧。

罗文的主题曲《江湖路》至今仍会唱“无怨无悔我走我路、走不尽天涯路、在风云之中你追我逐、恩怨由谁来结束。”塔琳托娅演的白玉川虽是大反派,却迷死人不偿命,也成为她个人表演生涯的巅峰。

当然,不能不提的是范文芳和李铭顺版的《神雕侠侣》,在许多内地观众心中,这个版本的经典程度不亚于古天乐李若彤版。

90年代末期,一大批香港无线和亚视的监制、编剧甚至是演员被引进新加坡后,这股带着强烈的“香港意志”的风潮影响着新加坡电视剧的发展,但也宣告这是他们最后的辉煌。

2000年,是新加坡剧的一个分水岭。当时的新加坡政府为鼓励广电与报业作为媒体能相互制衡,出台了一项政策,广电可发行报纸,报纸可做电视。
于是就形成了新加坡新传媒集团(新加坡电视台)与新加坡报业(“u优频道”和“i频道”)两大拥有免费牌照的电视台。政府愿意是两家电视台相互制衡双赢,但结果却是两虎撕咬,两败俱伤。

从香港到新加坡后,身为新加坡电视台新传媒副总裁邓润良亲眼目睹两家电视台兄弟内斗致残,如今再回忆起来,邓润良不无痛惜之情,“两台竞争的时候,最先大家是很积极的制作一些更好的节目,可毕竟市场太小,所以变成在很短的时间里,整个两台(开始)所谓的互斗。”

两台抢新闻抢资讯抢电视剧,完全陷入疯狂的内斗,狠到什么程度呢,最后时任新加坡内阁资政的李光耀发声明“新加坡地方太小,不宜拥有多于一间电视台”,最终的结果是,两家电视台在2004年合并。

事实上,是当时的竞争机制并不成熟才导致恶性竞争,邓润良很遗憾地说,“硬硬生生的给它砍下来,还看不到它的正面效应。”在新加坡做了这么多年电视人,以他个人的看法,“如果那个时候能够多撑两年”,那么结局可能是完全不一样。
但吵来吵去、相互挖墙角、互相诋毁攻击,终于没能让两家电视台有足够力量支撑下去。

最可惜的是,在两家电视台内斗的那几年,新加坡剧真正丢失的是海外市场,《真相》、《力克千年虫》、《流金税月》等口碑不错的剧全部被淹没。
其中《力克千年虫》当年被湖南广电以及昆明电视台引进,郑惠玉、陈汉玮、朱厚任等当时的当红演员,也未能挽救收视。

而合并后的新加坡电视台面临着严重的资金困扰,“砍掉以后,又要从海外买一些很长的很旧的剧集来撑那个时间段,反而是拖低了。”邓先生摇著头说。
在他眼里,用当年的TVB与亚视之争来做比喻都不恰当,至少无线占了上风,并未动摇到根基。之后的新加坡剧,再没有哪一部能像《人在旅途》《莲花争霸》《东游记》那样引起巨大共鸣,甚至是销声匿迹。

从2013年开始连续三年,每年会有一部大剧用来致敬五十年,12年力推的是《唐山到南洋》,李南星、黄俊雄主演,欧萱扮演女一号,本来计划拍三部曲,而他们面临的是,在资金上,他们很难有实力一口气将致敬系列拍完。

当时新加坡红星大奖的入围名单来看,绝大部分是生活剧,《X元素》、《96度c咖啡》、《志在四方》等,像《唐山到南洋》这样的民国剧都很少,古装剧基本灭绝了!从目前局势看,《莲花争霸》《东游记》《神雕侠侣》《塞外奇侠》这些古装顶级大制作,恐怕是新加坡剧的绝唱了。

正如邓润良说,新加坡最辉煌的时候,也是赶不上日剧和港剧的,而它当时唯一的海外市场就是远销中国。内斗之后,新加坡剧元气大伤,而要照顾到各类语种的电视剧,已经只能是为本土化而存在。

邓润良分析说,新加坡有三种主要语言,为照顾到每个语种而做的让步,都成为致命的弱点,“当你手上有100块钱,你把100块钱全部投进普通话的制作,或者是投进广东话的制作,你就很集中。我们是把100块分成三种语言,大部分给华语,一部分给马来语,一部分要给大闽语...台前幕后你要找单一语的人才...所以我们经常给人家觉得演员最弱的一点,不在于他的外形,而在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

合并之后的新加坡电视台有很长一段时间是要靠引进海外的剧来撑,日剧、韩剧,还有国产剧,新加坡都播过。但长期跟海外缺少互动,导致新加坡观众口味单一,当然,像全亚洲都风靡的《来自星星的你》还是很多人追的,但国产剧《步步惊心》即使是放在黄金时段播出,仍收视惨淡,“有一些比较好的那些古装剧好像《步步惊心》,我们都放在黄金时段,但播不好。”

但是,国产剧在过去的五年里惊人的进步是让新加坡电视台方面感到不可思议,“你们进步太快了!进步得太快太快了!我个人来讲,我都掉眼镜!”邓润良如此感慨道。
毕竟在郑晓龙导演《甄嬛传》,于正拍摄《宫锁心玉》《陆贞传奇》《延禧攻略》,李慧珠导演《锦绣未央》,孔笙拍摄《琅琊榜》《大江大河》,王伟导演《白夜追凶》,整体都是精美讲究,反观新加坡电视剧团队现有的制作班底与资金投入,根本难以媲美。

新加坡剧同时也在找新海外出路,但国产剧如此发达,生活剧上找不到共鸣感,新加坡电视台只能从古装剧上去投资参与制作,“我们很难找到时装剧定位两方面都接受。但只要你有钱,你投进去就容易找到一个项目,所以我们几乎是98%都是古装剧。”
邓润良口中的古装剧就包括有范冰冰、周杰主演的《封神榜》,新加坡电视台参与制作,并输送了郑斌辉、曾诗梅两位已经小有名气的演员。可惜的是,这部剧因为翻拍版本太多,在当年并未引起多大轰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