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加入了
洋气的出国大军
坐了四五个小时的飞机
来到新加坡时却
真心感觉自己emmm
出了个 “假国”!

还是熟悉的配方
还是原来的味道
全是华人脸,吃中餐过新年
心中一万匹骏马奔腾而过!

然而,在英文不好挂科时
我又森森地真切地
感受到了:我在外国!!!
奔腾的骏马追加两万匹

是的,新加坡就是这么
魔性的地方

到底是西方还是东方style?
让你傻傻分不清楚
今天,让我们一起
解开这个“21世纪未解之谜”吧~

语言
中文 VS 英文
从语言还看不出来?
然鹅,新加坡是多语言国家
官方语言英文,中文
马来文,泰米尔语

因为75%的华人说华语
用的最多的就是华语和英文了
西方一面:英文是基础
英文,在职场,政府,学校等
正式场合使用
随处可见的广告

贴在HDB楼下的通知

学校/公司/商店
发来的邮件

政府申请网站

水电费/电话费通知单

都是英文的!
东方的一面:华语是生活
华语,普通存在于生活中
比如小贩中心的招牌

菜市场买东西

指路牌

唐人街牛车水

还有游客区

时常能用到/看到华语

李总理演讲
一般是英文,华语,马来文
同样的内容至少三遍!

总结,英文广泛用于
工作、学习、办事情,很西方!
华语广泛用于
唠嗑、买菜、搞对象,很东方!
(尤其对象是中国人)
那国歌只能用一种语言
看看用中文还是英文
就知道哪种语言重要了呀~!
然鹅,新加坡国歌是马来文的......


新加坡人
“香蕉 VS 鸡蛋”
新加坡华人长这样

但是名字却是这样,Michelle Teo

“香蕉人”,很西方
新加坡年轻一代
从小受英文教育
血统虽是正宗华人
黄皮肤,思想和文化却像西方人
有了外号叫“香蕉人”
外面黄,里面白

他们会说华语但说的不好
打字,看报倾向于英文
听英文歌,看美剧

夫妻也会AA制
晚婚晚育很多丁克
结婚后不和父母一起住
思维很西方

“鸡蛋人”,很东方
“鸡蛋人”就是外皮是黄色
蛋白是白的
但是里面还是黄色!
也就是表面上西化
但内心却保留着中式思维

新加坡人华语说的虽然不好
但是,方言说的666
福建闽南粤语毫无压力

很Kiasu,小盆友
很小就送去各种补习班

唠家常或办公室政治等私密话题
就会不自觉转用中文
在CBD工作的白领也是如此

至于“香蕉和鸡蛋”
哪个比较多,就不好说了~

教育
西方模式 VS
东方传统
模式,很西方
新加坡教育制度
是实行分流制
有点像西方的因材施教

整个教育体系
基本上从英国复刻
除了母语,其他科目都是英文授课

新加坡除了课堂之外
还有着课外活动(CCA)的传统
内容丰富,这很西方

方式,很东方
新加坡的教育却也保留了
亚洲价值观
很注重道德培养

精英教育体制
这种非常重基础教育的方面
又非常的东方

(图源:联合早报)
奖惩分明,甚至保留了“体罚”
有些学校还会公开“鞭刑”学生
这在西方社会科看不到


节日
新年 VS 圣诞节
传统节日
新加坡又东又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