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加入了
洋氣的出國大軍
坐了四五個小時的飛機
來到新加坡時卻
真心感覺自己emmm
出了個 「假國」!

還是熟悉的配方
還是原來的味道
全是華人臉,吃中餐過新年
心中一萬匹駿馬奔騰而過!

然而,在英文不好掛科時
我又森森地真切地
感受到了:我在外國!!!
奔騰的駿馬追加兩萬匹

是的,新加坡就是這麼
魔性的地方

到底是西方還是東方style?
讓你傻傻分不清楚
今天,讓我們一起
解開這個「21世紀未解之謎」吧~

語言
中文 VS 英文
從語言還看不出來?
然鵝,新加坡是多語言國家
官方語言英文,中文
馬來文,泰米爾語

因為75%的華人說華語
用的最多的就是華語和英文了
西方一面:英文是基礎
英文,在職場,政府,學校等
正式場合使用
隨處可見的廣告

貼在HDB樓下的通知

學校/公司/商店
發來的郵件

政府申請網站

水電費/電話費通知單

都是英文的!
東方的一面:華語是生活
華語,普通存在於生活中
比如小販中心的招牌

菜市場買東西

指路牌

唐人街牛車水

還有遊客區

時常能用到/看到華語

李總理演講
一般是英文,華語,馬來文
同樣的內容至少三遍!

總結,英文廣泛用於
工作、學習、辦事情,很西方!
華語廣泛用於
嘮嗑、買菜、搞對象,很東方!
(尤其對象是中國人)
那國歌只能用一種語言
看看用中文還是英文
就知道哪種語言重要了呀~!
然鵝,新加坡國歌是馬來文的......


新加坡人
「香蕉 VS 雞蛋」
新加坡華人長這樣

但是名字卻是這樣,Michelle Teo

「香蕉人」,很西方
新加坡年輕一代
從小受英文教育
血統雖是正宗華人
黃皮膚,思想和文化卻像西方人
有了外號叫「香蕉人」
外面黃,裡面白

他們會說華語但說的不好
打字,看報傾向於英文
聽英文歌,看美劇

夫妻也會AA制
晚婚晚育很多丁克
結婚後不和父母一起住
思維很西方

「雞蛋人」,很東方
「雞蛋人」就是外皮是黃色
蛋白是白的
但是裡面還是黃色!
也就是表面上西化
但內心卻保留著中式思維

新加坡人華語說的雖然不好
但是,方言說的666
福建閩南粵語毫無壓力

很Kiasu,小盆友
很小就送去各種補習班

嘮家常或辦公室政治等私密話題
就會不自覺轉用中文
在CBD工作的白領也是如此

至於「香蕉和雞蛋」
哪個比較多,就不好說了~

教育
西方模式 VS
東方傳統
模式,很西方
新加坡教育制度
是實行分流制
有點像西方的因材施教

整個教育體系
基本上從英國復刻
除了母語,其他科目都是英文授課

新加坡除了課堂之外
還有著課外活動(CCA)的傳統
內容豐富,這很西方

方式,很東方
新加坡的教育卻也保留了
亞洲價值觀
很注重道德培養

精英教育體制
這種非常重基礎教育的方面
又非常的東方

(圖源:聯合早報)
獎懲分明,甚至保留了「體罰」
有些學校還會公開「鞭刑」學生
這在西方社會科看不到


節日
新年 VS 聖誕節
傳統節日
新加坡又東又西!
